#甄嬛传#华妃,一个高傲的不可一世的深宫妃嫔,曾经是皇帝的最爱,像甄嬛那样,独霸皇帝了好多年。
随着兄长年羹尧战功不断显赫,年家的势力日益雄厚,当然这仍是皇帝天恩浩荡的结果,无在乎是要嘉奖有功大臣,继续好好为朝廷卖命。然而前朝后宫紧密相连,后宫的华妃亦随着哥哥战功赫赫,荣宠日益攀升。
华妃开始沉醉在皇帝给她的独份恩宠里,却渐渐忘了“美人易老”,芳华永远是后来居上的危机,直到酷似纯元的甄嬛进宫,成为后起之秀时,华妃终于有了危机感,意识到皇帝的宠爱,不再是情浓之时的海誓山盟。
华妃为了固宠,打压其他的妃子,依仗着自己协理六宫的特权,迫害了许多无辜的生命。但最后华妃因为种种原因,被皇帝褫夺封号,降为答应,然后被禁足在翊坤宫内,与皇帝不复相见。

华妃最后以失败者退出后宫争宠的战斗中,其实,她未尝不是一个可怜人,一个可怜的女人,一生只爱皇帝,最终被新宠夺走夫君,抛弃了的弃妇。
其实华妃有手中握着好多好牌,她和端妃一样是武将之家,只要能够做好自己的本分,摆正自己的角色,也可以像端妃那样安稳地过一世的。那么华妃为什么却把一手的好牌打的稀巴烂呢?
1、不懂拉拢强大的对手,却树立太多的敌人华妃一出场,就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傲气仿佛生来就有,这是人家的底气,有这个资格。一来皇帝对她的宠爱是独一份的,二来其哥哥在外征战,立下汗马功劳,妹妹自然也深受眷顾。这可谓是华妃的高光点了。
在后宫中的权力,华妃之上就是皇后,但皇后似乎并不得皇帝心之眷顾,两人之间,更多的是尊重,相敬如宾。华妃何其聪明,肯定也顿晓一二,再加上兄长的战功,华妃时时摆出对皇后都不屑一顾的姿态来。
对皇后如此,对其它的嫔妃就更加可见一斑了。这样的一个人,第一次见面都要拒人以千里之外,怎么能得到人心呢?

相信没有谁会喜欢跟这样的一个人继续交往,最后成为知心朋友。曹贵人有点例外,那是因为曹贵人曾得到华妃的帮助,又屈于华妃的淫威之下,与她结党,共同对抗其它妃嫔,也是无奈之举。
其实,甄嬛刚入宫,华妃要是个聪明人,就可以拉拢甄嬛,成为一党,以甄嬛的聪慧能干,抵得上是个曹贵人,但华妃对甄嬛除了打压,就是无止境的找茬儿,最终让甄嬛一党都恨之入骨,只盼她一死为快。华妃最后那压死骆驼的一根草,就是甄嬛的纵火,这就是她不懂拉拢人心最好的证明。
华妃的眼光是很差的,她那一党派的丽嫔,最后差点儿供出她;蠢笨的余莺儿没能给她帮上一点忙;就是曹贵人吧,还可以,就是最后也倒戈相向,是以除之而后快。
华妃不但不懂得拉拢人心,而且还树立了好多敌人,甄嬛就自不必说了,皇后这棵大树,本来不好相交,却早早被华妃得罪了!她手下的那些宫人,也是把人不当人看。
皇后派给她的福子,她没好好利用,要是甄嬛绝对可以利用打压对方,像浣碧倒戈曹贵人,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华妃硬生生地把曹贵人逼得倒向了甄嬛一方,她用木薯粉喂温宜,使她吐奶,以此让皇帝经常来探望,获得宠爱。作为母亲,谁能允许别人这样去伤害自己的骨肉?曹贵人为此与华妃离了心!
这是华妃最失策的一步,得罪了自己的军师,谁还会舍命为你谋划?

本来以利益聚到一起的人,都不好相处,更何况曹贵人那样冰雪聪明的人,早看透了华妃只是利用她和温宜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至于曹贵人自己的感受,那就自己去消化吧!所以曹贵人的倒戈也是必然的。
2、不懂低调做人,处处奢华高调华妃出生名门望族,有优渥的生活,从小养尊处优,锦衣玉食,没有受过苦,可能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低调”。
到了宫里,又有皇帝的独宠,朝堂上哥哥的战功赫赫,华妃可谓是风光无限,恨不得将自己的得意尽现给每一个嫔妃,让她们去羡慕嫉妒,哪还想到什么低调?
正因如此,华妃在好几次,宫中大肆提倡节俭的时候,华妃还是金玉满堂彩,还说是她娘家的贴布。别人避之不及,她倒好,还把自己娘家的丰厚拿出来炫耀,丝毫不怕别人诋毁她娘家。
宫中嫔妃的月例有限,以华妃那种铺张浪费的势头,那银子可不得太多,华妃自己要打点上下,还要打扮自己,不得已只好以想巴结哥哥而不得的大臣入手,狠赚了一笔,却让年羹尧在皇帝面前难做人。
更可气的哥哥还是那种持功自傲的人,从没有居安思危的高瞻远瞩,更不会有“伴君如伴虎”的警惕之心,只是一味地仗着自己的战功,向皇帝提要求。再加上在外面的种种结党营私的行为,受弹劾也是迟早的事。

哥哥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快让华妃在皇帝的心里没有后顾之忧。而华妃自己多次与甄嬛交手,反被算计,一次次在皇帝心里产生了毛躁和不堪重用的影响,最后完全失宠。
皇帝几次都对华妃做的错事,没有重罚,使得甄嬛一党很不服气,因为被害的太狠,所以恨也狠,这也是华妃不得人心的严重后果。
华妃手握着几张好牌,她完全可以重新获宠,即使因为哥哥的原因,皇帝自己内心也对她存着一份心软。
好牌一:自己脾气性格惹皇帝喜欢
甄嬛未进宫前,华妃是最受宠的。
作为一个皇帝,整天面对着朝堂大事,殚精竭虑的处理完,后宫才是他的消遣所在。皇帝当然希望嫔妃们也可以给他轻松愉悦,而华妃就是这样的好所在。
小厨房里永远有皇帝爱吃的各式菜肴和点心,华妃又会在皇帝面前使使小性子,撒撒娇,博得皇帝一笑。皇帝呢,自然也乐得其所!
撒娇的女人最好命,华妃对皇帝可是一等一的好。脸上藏不住事儿,心里也没有太多的算计,后来的许多事儿,应该都是曹贵人的杰作,这也是皇帝喜欢华妃的一个重要原因!
好牌二:娘家势力强大
这一点的时间性是很大的,也就是在年羹尧没饭犯事之前,平定西北那段时间,对华妃是有利的,过后就开始连累她了。
华妃这个时间段,在曹贵人的策划下,正对付着甄嬛,结果被甄嬛每次都击败,反而在皇帝造成扑风捉影的坏印象。虽然最终并没有重罚,但这些事是累加到以后,可以要华妃下地狱的。

好牌三:皇帝用欢宜香,不让她有孕,对她是有亏欠的。
对一个后宫女子,用这样的方式去对待,可谓是很残忍了。谁都知道孩子对后宫女人的重要性,何况是华妃这样的人。
但是华妃始终相信皇帝是爱她的,宠她的,才会把后宫别人没有的欢宜香给她用,只是自己不争气,无福气,却丝毫没怀疑皇帝的别有用心。倒也是傻得可爱!
写在最后华妃,是一个令人又恨又怜的复杂角色。她出身显赫,容貌倾城,深得皇帝宠爱,本可以在后宫稳坐高位,却最终落得个凄惨下场。
在后宫这个封闭的权力场中,华妃为了固宠,逐渐迷失自我。她将皇帝的宠爱,视为生命的全部意义,将后宫嫔妃的争宠,视为你死我活的战争。她不择手段地打压其他嫔妃,甚至不惜伤害无辜,逐渐丧失了人性中最基本的善良与同理心。这才使皇帝一次又一次对她失望!
在争宠的过程中,华妃的性格发生了可怕的变化。她从一个骄傲但尚存善意的女子,变成了一个残忍无情的魔鬼。她可以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毫不留情地迫害其他嫔妃,甚至对怀孕的嫔妃下毒手。
华妃的失败是必然的。她对皇帝宠爱的的病态追求,让她树敌无数。当她失去皇帝宠爱时,所有的敌人都开始反扑。她曾经引以为傲的家世,反而成了催命符。
在最后的时刻,华妃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处境。她意识到自己不过是皇帝手中的一枚棋子,所谓的宠爱,不过是权力的幻影。这种觉醒来得太晚,但至少让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找回了一丝人性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