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学会活在当下,才能真正摆脱焦虑。
上节课我们讲了要想成功就要高能要事,也就是在最旺盛精力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情。
有人每天忙得没时间,事情多到做不完,想做事总是被分心干扰不能专注,也有的人选择躺平、娱乐,什么也不想做,那我们我们如何才能够去做重要事情呢?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叶武滨时间管理100讲》系列的第5讲《大脑是CPU不是硬盘》。
中国的三大哲学思想体系,儒释道,洋洋洒洒,反反复复,唠唠叨叨,始终在讲一件事——活在当下。当下就是时间。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只有当下我们能感受到。
那为什么我们思维脑,即常说的大脑,每时每刻都有无穷的念头呢?为什么我们总是心猿意马无法活在当下呢?
因为很多人错误地使用了大脑。
美国人大卫艾伦有一个重要的观点:
大脑是CPU不是硬盘。
也就是说大脑是用来思考的,而不是用来记忆的。
可是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用大脑来记忆事情,于是大脑被各种琐事塞的满满的,事情一多我们还会忘记。
只要这个事情没有完成,就会引起我们的关注,让我们产生焦虑,然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就会被分心,不专注就无法拿到结果。
那怎么才能清空大脑呢?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要把大脑里所有的想法全部用系统记录下来,就可以清空大脑了。
但记录要记住下面4个原则,你才能彻底清空大脑。一切、快速、手边、可靠。
①一切:把一切可以想到的杂事都收集记录下来,大到拯救地球,小到今晚买酱油。把一切的杂事通过记录的方式,赶出我们的大脑。
②快速:我们手边最好有一个可以随手记录的笔记本,想要记录的时候就可以快速的写下,或者我们可以选择记录在手机app上。无论用什么方式就是要想到的就可以马上记录下来。
③手边:就是指记录的这个笔记本或电子设备就在自己伸手够得到的地方,避免在到处乱找。
④可靠:我们要固定选择一个可靠的记录方式,虽然你可以用纸和笔,但是记完可能就丢了,最后找不到,所以最好是记录在自己的手机的专属app上。
当然了我们把它记下来只是第一步,我们需要进一步把这些事情分类,以确保重要的事情得以发生。那么具体该怎么分类?按照哪些原则?要使用哪些工具?我们下节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