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撤换美军主战鹰派,美乌关系起伏,中美关系面临哪些变数?

环球热点解码 2025-03-16 18:36:37

在当今波谲云诡的国际政治舞台上,美乌之间的利益博弈、美国军方的高层震荡以及中美关系的微妙走向,共同构成了一幅复杂而多变的政治图景。这些事件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深刻地改变着全球政治格局的发展态势。美乌之间围绕矿产协议的谈判充满戏剧性。特朗普的特使凯洛格前往基辅签署协议,却遭泽连斯基拒绝,引发两国领导人激烈互怼。特朗普大骂泽连斯基是 “独裁者”,泽连斯基则回呛特朗普困于 “俄罗斯的信息茧房”。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双方又传出接近达成协议的消息。原来,特朗普施展 “极限施压” 组合拳:以切断星链服务威胁削弱乌军战斗力,借媒体发声意图摧毁泽连斯基的政治根基,还让副总统警告泽连斯基勿诋毁自己。长期依赖西方援助的乌克兰,在这场博弈中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任由美国拿捏。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政治也掀起波澜。特朗普上台一个月后,在清理白宫内部民主党势力、借助马斯克的 “政府效率部” 处理经济腐败问题后,将改革之手伸向军方。他下令撤换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朗,由丹?拉辛?凯恩接任,同时罢免另外 5 名高级官员,其中包括拜登提拔的首位女性海军作战部长。外界普遍认为,这是特朗普对拜登政府 “觉醒运动” 的有力反击。拜登执政时过度追求 “政治正确”,重用少数族裔,仅布朗是黑人这一点就令特朗普难以接受。此次军方人事变动引发轩然大波。五角大楼数万名文职雇员面临被辞退风险,白宫内部有人指责特朗普此举违反宪法,可能损害美国战备能力。但特朗普态度强硬,他绝不容忍与 “觉醒运动” 有关或和前国防部长奥斯汀有牵连的人在军中任职。对于凯恩的任命,美国国内也存在诸多质疑。凯恩已退休,美国历史上尚无退休将领出任军方最高层的先例,且他从军生涯最高仅至中将,不符合常规任职路径。但特朗普用人向来不循常规,在他看来,凯恩能助力整顿军方,推动 “让美国再次伟大” 的目标实现,这就足够了。

值得一提的是,2020 年特朗普落选后,时任参联会主席马克?米利曾向中国致电,保证美军不会挑起外部冲突,这一行为被特朗普指控为叛国。今年特朗普入主白宫后,撤下了米利的画像。不过,特朗普的这些军方人事调整对中美军事沟通影响有限。中美已建立的军方对话机制依然存在,中方始终强调保持对话、避免军事误判。只要特朗普不在中国核心关切问题上挑衅,即便新上任者需要重新熟悉谈判流程,影响也在可控范围之内。在外交与军事策略上,特朗普上台后的表现耐人寻味。他对国内经济问题和自身政治弊病的关注远超军事领域。上台一个多月,仅与菲律宾举行过一次象征性联演,更多的是采用关税制裁和口头威胁手段。在涉台问题上,美军虽派军舰窜航台湾海峡,但特朗普更在意从台当局获取经济利益。一旦局势失控,他大概率也只会对中国加征关税,捞取经济好处。

事实上,特朗普让主战鹰派下台后,明确表达了 “想与中国达成更广泛协议” 的态度。拜登留下的诸多难题,迫使特朗普不得不暂时放下全面围堵中国的战略,计划先解决欧洲事务,再与中国展开新一轮博弈,目前对中国的制裁多为试探性举措。可以说,当下中美关系比拜登时期更为复杂,特朗普行事风格独特,更具挑战性。未来,随着美国内部整顿的推进,中美在经贸、外交、军事等领域将如何互动,充满不确定性,国际社会正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