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庙里供奉着188位中国帝王,哪些帝王能入选?为何没秦始皇?

惜筠说历史 2024-01-04 17:50:05

历代帝王庙和太庙、孔庙并称为明清北京三大皇家祭祀庙宇,也是我国现存唯一的祭祀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的明清皇家庙宇。这里面供奉着中国古代上至三皇五帝下至明朝的188位帝王,而在这期间中国存在过四五百位帝王,只有不到一半入选了。

哪些帝王入选了?哪些帝王没有入选?标准是啥?像大家熟知的秦始皇、晋武帝、隋文帝为啥没有入选呢?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下。

历代帝王庙是明太祖朱元璋首建于南京的,后来嘉靖皇帝再建于北京,等到清朝入关后,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位皇帝也对其给予了极大关注,有的还进行了修缮、改建。因此,入选标准几经变化,甚至有的帝王还被反复挪入挪出,这背后反映的是明清两朝皇帝所拥有的不同的历史观、民族观、统治理念,以及所面临的不同的政治形势。

一、明太祖朱元璋首建历代帝王庙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深感历代帝王开基创业之不易,所以决定建历代帝王庙进行祭祀,建成后,还亲自前去祭祀。那要选择哪些帝王呢?他的入祀标准是:大一统王朝的开国帝王且有功德于民。

明太祖朱元璋

因此,初步选取的帝王共18位:首先是三皇:伏羲、炎帝、黄帝,其次是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皇五帝一直都有不同的说法,但是显然当时的君臣认可的是上面这种说法。三皇五帝是所有帝王的始祖,所以必须得有他们。

其他的就是:夏禹、商汤、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

后来认为,周文王虽然为开创周朝奠定了基础,但是毕竟其生前名义上一直都是商朝的臣子,所以把他挪出去了。唐高祖虽然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但是唐朝能有天下,主要是唐太宗的功劳,于是也把他挪出去了。

另外,此次增加了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不过,后来历代帝王庙失火被焚毁了,于是重建,在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竣工了。此次重建完成后,又把隋文帝挪出去了,于是历代帝王庙最终剩下了16位帝王。

那为啥要把隋文帝挪出去呢?他不也是大一统王朝的开国帝王吗?而且你还会发现,秦朝也是大一统王朝,秦始皇作为开国皇帝,而且还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为啥没有入选呢?同样的,西晋也是大一统王朝,其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为啥也没有入选?

关于这一点,朱元璋在命人撰写的《敕建历代帝王庙碑》里特意解释了:“秦、晋及隋,视其功德,不能无愧,故斥而不与”。就是说虽然这三个王朝都是大一统王朝,但是在功德上有瑕疵,所以不能入选。

具体有啥瑕疵,史料上没有明确记载。不过,在当时主流的观念里,秦朝一向有暴秦之称,结果二世而亡。西晋完成统一后没多久就陷入了内乱,致使五胡乱华,开启了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也没出现什么优秀的皇帝。

而隋朝,隋文帝篡夺了外孙的江山,还清洗了北周皇室,随后的隋炀帝更是一直都被当成是暴君的典型,隋朝也是个短命王朝。可能朱元璋才会觉得它们在功德上有瑕疵,和其他大一统王朝比不了。

隋文帝杨坚

在朱元璋所选取的帝王里,还有元世祖忽必烈,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奇怪。朱元璋曾以“驱除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元朝是异族政权呀,为啥要祭祀它的皇帝呢?和现在一些人想的不同,朱元璋是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的,这一点从朱元璋的很多言行里都能看出来。

元世祖忽必烈

朱元璋认为忽必烈建立元朝,完成了统一,且有功德于民,应该得到祭祀。朱元璋承认元朝作为中国的合法政权的存在,目的在于昭示明朝继承元朝统治的合法性,明朝取代元朝那是天命所归,当然也就拥有了正统地位。

二、嘉靖帝在北京再建历代帝王庙,并将元世祖忽必烈挪出

明太祖朱元璋给历代帝王庙定下的祭祀的这16位帝王,一直都没变过,直到嘉靖时期。到了嘉靖时期,此时明朝早已迁都北京,于是对历代帝王的祭祀改为了在南郊天地坛举行郊祀大典时附祭,对于位于南京的历代帝王庙,则是让南京太常寺的官员来祭祀。

嘉靖皇帝在取得“大礼议”的胜利后,十分热衷于礼制改革,厘定了不少祭典制度,改建或新建了一批皇家坛庙。他认为历代帝王庙远在南京,不方便皇帝亲自祭祀,而在北京祭祀历代帝王也只附属于南郊的祭祀,很不正规。于是,决定在北京新建历代帝王庙。

嘉靖皇帝

嘉靖十一年(1532年),历代帝王庙在北京建成,当年八月,嘉靖皇帝亲自祭祀。相比于南京的历代帝王庙,此次建成的北京历代帝王庙规格更高,历代帝王庙的正殿——景德崇圣殿,采用了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故宫太和殿就是这种屋顶样式),殿内有柱子60根,全都是金丝楠木,地上铺的是专供皇家御用的“金砖”。

不过,与南京的历代帝王庙不同,北京的历代帝王庙只设神位不设塑像,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那样子,这些帝王只有牌位。

在建庙期间,有大臣上奏,请求停止祭祀元世祖忽必烈,结果被礼部驳回了,理由是:在元朝的皇帝里,元世祖最为贤明。而且按照《春秋》的意思:“夷狄而中国则中国之”,就是说夷狄进入中国,采用了华夏的礼仪文化,那就变为中国了,历朝也都有“优崇胜国”的传统。太祖皇帝当初想必也是这样考虑的,才把元世祖放入历代帝王庙里祭祀,现在都100多年了,应该遵循祖制。于是,嘉靖皇帝就没有从历代帝王庙里把元世祖挪出去。

然而到了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又有大臣上奏说“元以夷乱华”,请求从历代帝王庙里撤出元世祖忽必烈的神位,这次嘉靖皇帝同意了,下令照此办理。

这次嘉靖皇帝之所以同意,是因为当时蒙古鞑靼各部不断入侵明朝北部边疆,民族冲突日益加剧,打又打不过人家,就只能把气撒到了元世祖身上。

这背后也反映了“华夷之辩”逐渐占了上风,明初的正统论最看重的是“混一寰宇,绍正大统”的大一统,谁能一统天下最重要,而不太在乎这是不是由夷狄完成的。而明朝中期以后的“华夷之辩”则强调的是正统之“正”,这个正是血统纯正,得是汉人,不能是夷狄,中华大一统的视角就逐渐被血统论所取代了。

这样,历代帝王庙里祭祀的帝王就从16位变为了15位,一直到明朝灭亡都没有再变过。

三、多尔衮增加北方少数民族帝王,顺治帝希望增加历代守成贤君

清朝入主中原后,继承了明朝对历代帝王庙的祭祀体制。不过入祀标准开始有所变化,简单来说就是门槛越来越低,范围越来越大,导致历代帝王庙里供奉的帝王名单不断变化。

当时顺治皇帝年幼,由睿亲王多尔衮摄政,他下令将明太祖朱元璋的神位从太庙移入了历代帝王庙里,因为太庙现在要开始祭祀清朝的祖宗了,那肯定是不能继续留着明朝的这些皇帝们了。明朝是大一统王朝,朱元璋又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所以挪入历代帝王庙里特别合适。估计朱元璋肯定没想到,自己当初定的这个标准,结果最后给用在自己身上了。

多尔衮

清朝的统治集团是满族人,他们对历代帝王庙里以汉人为中心的帝王谱系感到不满,于是多尔衮首先下令恢复了元世祖忽必烈在历代帝王庙里的祭祀。明面上的理由是因为:根据清朝继承的明朝的历代帝王庙的入祀标准来说,得是大一统王朝的开国帝王且有功德,元世祖完全符合这一标准,你看最早的时候明太祖朱元璋不也是同意的嘛,只是后来才被嘉靖皇帝给挪出去了,现在我恢复了。

元世祖忽必烈

但实际上清朝统治者想的是,他们自己也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因此需要借此给自己寻找统治的历史依据,加强自己的政治合法性。还有就是清朝入关,蒙古人帮了很大的忙,满蒙联盟那是国策,恢复对元世祖的祭祀,有利于争取蒙古人的认同,巩固双方关系。

其次,多尔衮还新增加了4个人,这4个人全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帝王。分别是: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金世宗完颜雍。

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

理由是:元世祖能得天下,最早是因为元太祖的功劳、打下的基础,所以得有他。而宋朝的时候,辽朝与金朝先后占据北方,与宋朝南北并立,且宋朝曾经纳贡于辽、称侄于金。说白了就是,宋朝算不得是完全的大一统王朝,当时还有辽朝、金朝呢,既然历代帝王庙里有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那就同样也得有辽朝和金朝的开国皇帝,要不然说不过去。

这里面可能比较特殊的是金世宗完颜雍,他虽然是金朝的皇帝,但不是开国皇帝,不过,金朝却是在他的手里达到了鼎盛,金世宗号称“小尧舜”。

多尔衮这样做的目的和他恢复元世祖祭祀的目的是一样的,清朝与他们同属北方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他希望借此打破华夏中心论,以证明自己以异族身份统治天下的合法性。

经过多尔衮的这一番操作后,历代帝王庙就有21位帝王了。

顺治皇帝亲政后,曾亲自祭祀历代帝王庙。他对汉文化比较感兴趣,也一直努力学习汉族皇帝治国理政的经验。

顺治皇帝

在顺治十七年(1660年)六月,他接纳了汉族大臣的建议,觉得历代帝王庙里供奉的都是开国帝王,没有守成贤君,于是下令增加“商中宗(太戊)、商高宗(武丁)、周成王、周康王、汉文帝、宋仁宗、明孝宗”七位在守成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帝王们,进入历代帝王庙里享受祭祀,并下令撤出多尔衮所新增的辽朝、金朝、元朝的皇帝们,认为他们不符合大一统标准,功业也不如其他帝王。

在做出这个决定后没几个月,顺治皇帝就驾崩了。康熙皇帝即位,由于年幼,四大臣辅政,这四个大臣都是满洲权贵,对汉文化没啥好感,他们否定了顺治的这个主张,恢复到了多尔衮时期,至此,历代帝王庙里供奉的仍然是21位帝王。

四、康熙帝:“凡曾在位,除无道被弑、亡国之主外,应尽入庙崇祀”

康熙皇帝即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历代帝王庙所供奉的21位帝王的人选、入祀标准没有更改过,只是对历代帝王庙进行修葺而已。

直到康熙六十年(1721年),此时离他驾崩只有不到两年了。可能是因为做皇帝做得太久了,深知做皇帝之艰辛与不易,他开始十分关注历代帝王庙的入祀问题,为历代帝王庙制定了新的入祀标准。

康熙皇帝

之前的入祀标准主要是大一统王朝的开国帝王且有功德,而康熙认为历史上的前代帝王,他们的后代子孙现在基本都找不到了,而如今统治天下的人,继承的正是他们所创建的功业。所以,我们要尊崇祭祀历代帝王,不能只祭祀开国帝王,那些守成的帝王也很重要,不能厚此薄彼。

而且很多文人争论前朝帝王的是非功过,一些评价也有失公允,这导致每朝入祀的帝王不过一两位而已。所以康熙规定:“凡曾在位,除无道被弑、亡国之主外,应尽入庙崇祀”,也就是说,只要不是因为无道而被杀或亡国的帝王,都应该进入历代帝王庙,享受后人的祭祀。

另外,对于亡国之君也要具体分析。康熙举了个例子,比如明朝灭亡,并不是由于崇祯的过失导致的,而是因为万历、泰昌、天启这三个皇帝,即使崇祯后来励精图治,也挽救不了。因此,崇祯可以享受祭祀,但是万历、泰昌、天启不行。

之后礼部大臣建议偏据一方的王朝的皇帝不入选,康熙同意了。于是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夏,礼部拿出了新的入祀名单,相比于之前增加了143位,达到了164位。

看这个名单就知道,入祀的主要是三皇五帝和夏商周及汉唐元明这些大一统王朝的,符合标准的创业与守成之君,未完成大一统的王朝中,只有宋、辽、金的相关皇帝入选了。

康熙对这个名单基本认可,但也表示还需要详细斟酌一番,然而这个工作还没来得及做,康熙就驾崩了。

康熙所制定的新的入祀标准,超越了各种功德的纷争、狭隘的民族界限,创立了大历史的帝王祭祀观,使历代帝王庙的祭祀制度发生了质的飞跃,给后来雍正、乾隆时期祭祀历代帝王庙定下了基调。

五、雍正帝:除开国帝王外,守成之主也很重要

康熙皇帝驾崩后,即位的雍正皇帝下令立刻按照礼部所制定的名单去办,于是赶在年底之前就落实了。雍正对他父亲所制定的这个入祀标准,尤其是除了开国帝王,也要重视守成之君,非常认同。这与雍正自己身为守成之君,在位期间兢兢业业、励精图治的自身情况是分不开的。

雍正皇帝

此后他还曾亲自书写了《历代帝王庙碑》碑文,这个碑现在就在历代帝王庙的东南碑亭里,在碑文里,他极力强调治国守业君臣的重要性,认为历代王朝开国之后,只有出现那些英明睿智的守成之主,才能最终使天下国泰民安,实现太平盛世。

雍正对历代帝王庙非常重视,他在位13年,5次亲祭,还对历代帝王庙进行大规模修缮,现在历代帝王庙的正殿——景德崇圣殿内天花所绘的片金坐龙彩画,就是此次大修的遗留。

而雍正如此重视,也是想借此维护清朝统治的合法性。自清朝入关以来,满族统治的合法性遭到华夏中心正统论的严重挑战,华夷之辨为其争论的焦点,很多人想通过清朝是异族人——满人所建立的,来否定清朝统治的合法性,认为清朝入主中原是“以夷变夏”。

雍正从自身立场出发,当然十分反对这种观点了,甚至亲自写文章批驳,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下有德者居之”,论的是德而不是“何地之人”,满族作为中国的内在民族,当然有权管理和统治中国。而且从德行上来说,清朝的统治没有那么不堪,比明朝后期的黑暗统治好多了。

他还认为,圣人不排斥夷狄,夷狄只要进入中国,采用华夏的礼仪文化,那就是中国,因此他劝大家要摒弃民族偏见,不仅是对满族的偏见,还有对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的偏见。

根据他的这种观点,历代帝王庙里供奉辽朝、金朝、元朝的皇帝自然也就是合理的了,清朝的统治也就是合法的了。

六、乾隆帝:“中华统绪,不绝如线”

在乾隆皇帝即位的当年,乾隆认为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孙,继承大统,在位四年,俨然天下共主,于是下令将其神位挪入历代帝王庙里进行祭祀,并追赠谥号为“恭闵惠皇帝”,朱允炆的明惠帝称号就是这么来的。至此,历代帝王庙里的帝王达到了165位,此后长时间没有变化。

建文帝朱允炆

乾隆只是下令修缮历代帝王庙,把正殿——景德崇圣殿顶的黑色琉璃瓦和绿色瓦边,全部更换为最高等级的黄色琉璃瓦,外檐改为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彩画,建筑规制和故宫的乾清宫差不多。另外,在庙门前修建三孔石桥,东西各立下马碑。

直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从这一年开始,乾隆对于历代帝王庙的入祀标准,进行了更改。

乾隆皇帝

他十分认可康熙皇帝当初所制定的入祀标准——只要不是因为无道而被杀或亡国的帝王,都应该进入历代帝王庙,享受后人的祭祀。但是觉得当年制定名单的大臣没有深刻领会康熙的旨意,以至于遗漏了不少,于是,乾隆陆续提出了几点要求:

1、哪怕帝王只在位一两年,也应该选进去,以便完整展现历代帝王谱系,不因帝王在位时间短而忽视其历史功绩。

2、当初康熙曾对亡国之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拿崇祯皇帝举例子,但是大臣们没能照此类推,以至于将东汉的桓帝和灵帝也选进去了。乾隆认为,东汉的灭亡并不是汉献帝造成的,而是桓帝和灵帝造成的,所以应该把他们两个踢出去。

同样的,金朝的灭亡也不是源于金哀宗,金哀宗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可是金朝早已积重难返,此时做什么都是徒劳的了,因此应该把他增进去。还有,唐宪宗削平藩镇,居功至伟,在位时期号称“元和中兴”,最后被宦官所杀并不是因为他无道,所以也应该选进去。

3、乾隆提出了“中华统绪,不绝如线”这个观点,也就是说中华的治统序列就像一条没有中断的线一样,传承有序、一以贯之,从三皇五帝一直到清朝,从来没有断过。

因此,在中华帝王谱系中,不仅要有正统王朝的帝王,还要有偏安之国的帝王。康熙时期,有大臣提出把偏安之国的帝王排除出去,这是不对的。况且如果真的按照这个标准的话,辽朝、金朝不也是偏安之国嘛,没有实现大一统,为啥把他们选进去了呢?这容易遭人非议。

而且分裂割据时期的帝王那也不乏英明的君主,比如五代时期后周世宗柴荣,那是五代第一英主。还有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也都是英明之主。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时期的一些帝王虽然得国不正,但是他们的子孙能够守成和实行德政,不应该被忽略,还是要酌情选入一些的。

所以,乾隆要求大臣全面领会康熙谕旨的精神,秉持公正的原则,不要有南北中外之分,不要存民族、地域的偏见,重新调整历代帝王庙里的历代帝王谱系。

于是,相关大臣迅速讨论,达成了共识,上奏乾隆,得到了乾隆的认可。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下令新增帝王25位,并撤除了东汉桓灵二帝的神位,至此,历代帝王庙里供奉的帝王增加到了188位,这个数字和人选直到清朝灭亡再也没有变过。

乾隆新增的25位帝王

经过这次调整后,历代帝王庙里所供奉的帝王,上至三皇五帝,下至明朝,朝代前后相接,更能体现“历代”这一词语的含义,也实现了乾隆所说的“中华统绪,不绝如线”这一原则。

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乾隆通过这次调整“贯彻了他自己的历史观,不是以大一统的辉煌时代为核心的史观,而是中华统绪一脉相承的史观,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国恢宏壮阔历史的史观,是各民族英主群星璀璨的史观。”

“可以说,对包括历史上各少数民族王朝在内的历朝历代帝王的奉祀,既表明了清统治者以正统自居的立场和不分华夷、天下一家的观念,也反映出一代王朝对自古相传的中华统绪的认同和接续。” “而清统治者本身,则无可争议地成为这一统绪的当然继承者。”

我们能明显看出来,乾隆所制定的这个入祀标准是一个底线标准,被选入历代帝王庙里的帝王只能排除最差的,但是不能说明在里面祭祀的都是做得特别好的帝王。因此,乾隆才提出了历代帝王庙的祭祀要义是“法戒论”,就是说对于入祀帝王不要盲目推崇,要效法其功德,引戒其教训,学习他们好的一面,警惕他们坏的一面,法戒并重。

乾隆还语重心长地告诫其后世子孙,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要以自己不进入历代帝王庙为警惕,要有惶恐之心。因为只有你灭亡了,后代的王朝才会把你们王朝的皇帝的神位挪入历代帝王庙,你就成前朝了。

乾隆的这个愿望算是实现了,因为直到现在,清朝的皇帝都没进去。不过和他想的不太一样,清朝最终还是灭亡了,但是继之而起的是中华民国,这标志着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帝制就此终结,民国也就没必要把清朝皇帝挪入历代帝王庙里了。

参考资料:

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相关展览

许伟《历代帝王庙的来龙去脉》《明清皇帝与历代帝王庙》

邓涛《明清帝王民族观和历史观的异同——从历代帝王庙帝王祭祀角度出发》

陆益军《清朝历代帝王廟史观透析》

黄爱平《清代的帝王庙祭与国家政治文化认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