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这玩意儿,真能让人高枕无忧,还是说,一不小心就得“人在囧途”?
前阵子,赵女士在西安高速上就体验了一把什么叫“速度与惊吓”。
那天阳光明媚,赵女士开着心爱的小米SU7,寻思着体验一把传说中的领航辅助系统。
谁知道,刚过收费站,这车就像脱缰的野马,直奔路障就去了。
要不是赵女士眼疾手快,一脚刹车踩到底,估计就得在高速上“喜提”事故了。
这事儿一出,网友们都炸锅了,纷纷表示对智能驾驶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
其实,小米汽车出事儿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还记得雷总亲自上阵直播演示自动泊车吗?
结果,车子愣是没听话,在众目睽睽之下“翻车”了。
当时,弹幕上就有人调侃:“雷总,你这车是来搞笑的吧?”还有更吓人的,一辆小米SU7疑似刹车失灵,直接怼上了前面的车。
车主当时就懵了,说自己踩刹车都踩到底了,车子愣是不减速。
这要是换成其他人,估计得吓出心脏病来。
智能驾驶,说白了就是个辅助工具,可有些车主却把它当成了“万能钥匙”,恨不得在车里睡大觉。
这种行为,简直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毕竟,科技再发达,也抵不过一个“万一”。
更让人无语的是,不少小米SU7车主吐槽,说这NOA功能用起来简直就是“人在囧途”。
变道犹豫不决,超车磨磨唧唧,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操作。
还有些车主抱怨,说自己订车等了老半天,结果不是交付延迟,就是订单被莫名其妙地改了。
这让人不禁要问,小米汽车的售后服务到底靠不靠谱?
当然,最让人气愤的还是小米官方的回应。
赵女士把事故经过发给售后,结果对方一句“你买的是基础款,没有激光雷达,识别不了路障”就把责任撇得干干净净。
这意思就是说,买低配版就活该倒霉呗?
这话说出来,简直就是往消费者心口上捅刀子。
要我说,小米汽车这波操作,简直就是“店大欺客”。
卖车的时候吹得天花乱坠,出了事儿就甩锅给消费者。
这种态度,谁看了不生气?
其实,智能驾驶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个“半成品”。
虽然能减轻驾驶员的负担,但离真正实现“无人驾驶”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在技术还没完全成熟的情况下,过度依赖智能驾驶,无异于“刀尖上跳舞”。
更何况,智能驾驶的责任边界还存在争议。
如果因为智能驾驶系统的问题导致了事故,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
是车企?
是技术供应商?
还是驾驶员自己?
这些问题,都需要法律法规来明确界定。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智能驾驶。
毕竟,科技进步是必然趋势。
随着激光雷达技术的普及和算法的不断优化,智能驾驶的安全性肯定会越来越高。
但是,在智能驾驶真正成熟之前,我们还是要保持一份清醒和谨慎。
说到底,智能驾驶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提升驾驶体验,用不好就会伤人伤己。
所以,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牢记安全第一,不要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一个“半成品”。
记住,开车这事儿,安全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