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众首款增程车量产版亮相广州车展,续航能力提升,智能化配置全面升级

柯泽讲车 2025-04-28 01:21:22

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还能“支棱”起来吗?

面对电动化的浪潮和价格战的狂轰滥炸,一众合资品牌可谓是压力山大。

说白了,现在不是“躺平”的时候,得想想怎么突围!

这不,上汽大众就想出了个新招——增程,还整了个ID. ERA概念车,打算靠它来重塑合资品牌格局。

过去,合资品牌玩的是“拿来主义”,德国大众那边有啥好车,咱就引进过来,稍微改改适应中国市场。

这叫合资1.0模式。

但现在不行了,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变了,需求更高了。

上汽大众也明白,得来点真格的!

于是,他们开始搞合资2.0模式,啥意思?

就是完全基于中国市场需求,从零开始研发一款面向全球的产品。

ID. ERA就是这么来的,从一开始就瞄准全球标准,还得符合德国大众的开发流程。

为啥要搞增程?

傅强说了,上汽大众希望各种能源形式都玩转,纯电、燃油、增程、插混,一个都不能少。

就像打牌一样,手里牌越多,选择就越多,灵活性就更大。

你品,你细品,这话没毛病!

这增程车,说白了就是个“充电宝”。

现在买增程的用户,大部分还是以纯电为主,家里或者公司都有充电桩,充电方便。

但万一没电了呢?

增程器就派上用场了,解决你的后顾之忧。

增程车也不是完美的。

亏电油耗是个大问题,性能表现也会打折扣。

上汽大众也承认,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痛点。

说起插混市场,那可是越来越热闹了。

不仅合资企业,自主品牌也纷纷入局。

比亚迪现在是插混市场的扛把子,占了三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但傅强觉得,一个企业要长期保持3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难!

除非你能形成技术壁垒。

ID. ERA的设计也很有意思,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像车身线条的灵感就来自中国山水画,内饰还用了竹纤维。

这叫啥?

本土化!

得让中国消费者看着顺眼,用着舒服。

还有那个智能座舱,上汽大众也没少下功夫。

他们和中国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了一套全新的智能座舱系统,语音交互、智能导航、娱乐功能,一应俱全。

据说,这套系统会率先应用在ID. ERA量产版上,让它更具竞争力。

上汽大众还计划在2026年推出全新纯电平台车型,续航里程更长,性能更强。

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在电动车市场大干一场!

光有好的产品还不够,还得和经销商搞好关系。

傅强也说了,要加强与经销商的合作,共同应对市场挑战。

经销商才是最了解市场和消费者的。

虽然ID.家族车型在2024年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但特斯拉等品牌也在虎视眈眈。

价格战打得火热,上汽大众也得小心应对。

傅强在2023年就积极参与了上汽大众内部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讨论,提出了不少建议。

看来,他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相当重视。

上汽大众也得面对现实。

增程车的亏电油耗问题,消费者可是很在意的。

上汽大众得拿出真本事,解决这个痛点,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说起上汽大众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那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经超过30%,这意味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但与此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比亚迪、特斯拉等品牌都在不断推出新款车型,抢占市场份额。

上汽大众的ID.家族车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竞争对手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以ID.4 CROZZ为例,这款车型在2023年的累计销量为8.2万辆,而特斯拉Model Y的累计销量则超过了45万辆。

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为了提升竞争力,上汽大众不仅要推出新款车型,还要在技术研发上下功夫。

2023年,上汽大众的研发投入达到了120亿元,其中大部分都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

在市场营销方面,上汽大众也需要更加精准地定位目标客户。

ID.家族车型的主要目标客户是年轻消费者,他们对智能化、个性化有着更高的要求。

上汽大众需要通过创新的营销方式,吸引这些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上汽大众的增程战略,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还是迫不得已的尝试?时间会给出答案。

ID. ERA到底能不能让上汽大众“翻身”,重塑合资品牌格局?咱们拭目以待!

0 阅读:8

柯泽讲车

简介: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