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黄羊糖厂,西北人民甜蜜的回忆,如今已荒废20多年

忆三线岁月 2024-11-16 04:52:14

在广袤的西北大地上,甘肃武威黄羊糖厂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无数人的甜蜜回忆与辛勤汗水。然而,时光荏苒,这座曾经辉煌的糖厂已荒废20多年,留下的只有斑驳的厂房和沉默的机器,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黄羊糖厂的故事始于1958年,那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时代。经中央轻工业部批准,黄羊糖厂在武威市黄羊镇拔地而起,成为甘肃省第一家大型机制糖基地。工厂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最初由于时局动荡,国外专家的撤离让项目一度陷入停滞。但四年后,即1960年,糖厂重新焕发生机,被接手并继续建设。1966年下半年,黄羊糖厂正式投产,标志着西北地区制糖工业的新篇章。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黄羊糖厂不仅满足了当地人民对糖的需求,还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糖厂最鼎盛时期,职工加上家属可能超过了2000人,整个厂区热闹非凡,机器轰鸣,甜菜车排成长龙,等待进厂加工。那些年里,黄羊糖厂不仅生产出了优质的白砂糖,还带动了周边农业的发展,农民们纷纷种植甜菜,期待着每年秋季的丰收季节。

黄羊糖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有一群特殊的人群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知青。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许多知青从城市来到农村,支援当地建设。黄羊糖厂也成为了他们挥洒青春和汗水的地方。他们参与了糖厂的建设和生产,与当地工人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难,为糖厂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与此同时,为了保障糖厂的原料供应,1965年在糖厂附近还办起了一个农场。农场与糖厂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当时黄羊镇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知青们不仅在糖厂工作,还积极参与农场劳动,种植甜菜,为糖厂提供稳定的原料来源。那段艰苦而充实的岁月,成为了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记忆之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传统制糖工业逐渐失去了竞争力。2000年8月,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文,对甘肃黄羊糖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关闭政策性破产。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惊了整个黄羊镇。长期以来,糖厂拖欠职工的债务较多,在破产时都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引发了职工们的不满和抗议。

2002年4月26日,武威市政府调集了大量警力镇压了职工的抗议活动,这一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也深深伤害了职工们的心。尽管后来经过多次信访和努力,部分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但糖厂已经走到了尽头。

自破产以来,黄羊糖厂逐渐荒废。曾经繁忙的厂区如今空无一人,机器被尘封,厂房破败不堪。那些曾经见证过糖厂辉煌岁月的老厂房和老设备,如今只能隔着大门遥望,成为了一段历史的见证。农民们也不再种植甜菜,那些曾经排成长龙的甜菜车也早已不见踪影。

对于许多黄羊镇的老居民来说,黄羊糖厂不仅仅是一个工厂,更是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他们记得那些年糖厂的繁荣景象,记得甜菜丰收的季节里空气中弥漫的甜香气息,记得那些在糖厂工作的日子和与工友们的深厚情谊。

然而,当他们再次踏入这片荒废的厂区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酸楚。那些曾经熟悉的场景如今已变得陌生而荒凉,那些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厂房如今只剩下寂静和沉默。他们不禁感慨万分,时光荏苒,物是人非,那些甜蜜的回忆如今只能留在心底。

黄羊糖厂已经荒废多年,但它在西北人民心中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它见证了那个时代的奋斗与拼搏精神,也承载了无数人的甜蜜回忆。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黄羊镇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产业和项目不断涌现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黄羊糖厂这片荒废的土地上将会诞生出新的奇迹。但无论未来如何发展,黄羊糖厂的历史和记忆都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它将成为一段永恒的传奇,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不断奋斗。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