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阴谋:恩人变仇人,曾经的好兄弟成为赖昌星的最大敌人

历史海大富 2024-11-04 03:33:12

赖昌星这人,从乡下穷小子一路爬到了商界巅峰,呼风唤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终又落得个逃亡海外,沦为走私罪犯,最终引渡回国,如今牢中独自消磨岁月。

这般命运如戏剧一般,翻腾起伏、峰回路转,真比寻常的故事更加荒诞离奇。

小学不过三年级水平的赖昌星,竟能搭起那座远华帝国,设计出震惊四海的走私大案。

倘若说这是命运的作弄,不如说是他一手写就的人生悲喜剧。

“红楼”阴谋:恩人变仇人,曾经的好兄弟成为赖昌星的最大敌人

赖昌星的走私帝国

赖昌星这一生,倒像是随了戏台上的角色,人物,背景,情节俱全,只是换作现实,便多了几分荒诞。

他自小出身乡野,粗布衣裳未换,已悄然成了个不安分的少年。

待到改革的风潮刮起,正值市场经济秩序未立稳之时,走私的缝隙自然便为他打开了些许门路,他不偏不倚,认准了这条“来钱”之道,决心在这般混乱中一搏。

远华集团横空出世,几乎是赖昌星一手炮制的“惊世之作”。

三日一艘万吨油轮,悄然闯关卸油;每日二十余个集装箱的香烟悄然落地;八千余台汽车在黑夜中流向四方;地下钱庄的汇款,一年便数亿。

远华集团的手法更是花样百出,伪造品名,谎称汽车为“低税值”化工材料。

专案组一查便是触目惊心,三千余辆走私车,案值达17亿,税款逃了10亿。

这等“壮举”,竟也被赖昌星以一己之力做到,不免令人称奇。

赖昌星有他的“招数”。

他不声张地网罗一线干部,却从不让其发话,仅是默许不知,便保他顺风顺水。

其二,拉拢了十八位辞职的海关老将,熟知进出口流程、脸熟关口,利用得巧妙非常。

这二招施展下,远华走私的暗道便越开越宽。

金钱美色铺路,成批的干部一声倒下,赖昌星的远华帝国也日渐膨胀,竟成为建国后第一大经济犯罪案件。

赖昌星当时可谓手眼通天。

某些部门还特意为他颁发了一张特别牌照,此牌一出,横行无阻,桥费、路费一概免除,几乎凡是有人把守的地方,他皆能随意进出。

到了1998年春节联欢晚会,公安部的活动中,他竟堂而皇之地坐上了贵宾席,前排一亮相,众人皆惊。

这殊荣非凡,却不过是他数百万赞助的报偿罢了。

赖昌星深知,走私钱来得快,却也来得凶,欲在官道畅通无阻,自然得靠“银弹”铺路。

对贿赂之道,他素来拿捏精准。

毕竟这是一桩“以一博十”的生意,能投一分便赚十分,何乐而不为?

单是1997年春节,他馈赠给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礼金”便高达2000万元。

可以说,当年远华集团鼎盛时,赖昌星几乎成了厦门海关的“地下党组成员”。

而海关情报处长蔡海鹏,竟是赖昌星亲自举荐至关长杨前线才得以提拔,内外勾连,真可谓“通天”之术。

赖昌星的得意之作

赖昌星的“护身术”早已修炼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然而最为惊世骇俗的,不是他的行贿手段,而是那一套精心织就的官场网络。

党、政、军、情,几乎各个部门,各个阶层的官员,都被他逐一拉下水,一时间成为了他的“护法”。

在这个网络中,那座“红楼”尤为显眼,传闻中,这栋建筑的奢靡程度不亚于皇宫,而它的“风流事迹”更令人咋舌。

这栋位于厦门湖里区的红砖小楼,七层高,远远看去,仿佛一座平平无奇的机关招待所,实则内里别有洞天。

1996年,赖昌星投入上亿巨资,精心建造了这座“红楼”。

外表或许质朴无华,然而一旦迈入其中,映入眼帘的却是奢华至极,堪比任何五星级酒店。

红地毯铺地,红灯笼高挂,甚至门窗、墙面、家具,皆为大红之色。

这座“红楼”正如其名,赤红如血,四处透着一种艳丽之美,似是昭告来客,这里红运当头,心满意足。

再往里走,一楼接待大厅右侧,便是一幅“红运当头”的书法墨宝,大抵意在向来宾传递吉祥,然而此处的“红运”却无鸿运的朴素,而是暗含淫靡的诱惑。

二楼设有十余间小舞厅,红木桌椅静待佳宾,而五楼的标准客房内,双人床皆铺上红绸被褥,花纹妖娆,仿若入梦之景。这里俨然一座纸醉金迷的乐园,吃喝玩乐一应俱全。

尤其那四十余名从江浙一带精挑细选的妙龄女子,高挑窈窕,均在1.65米以上,能歌善舞,且善于“按摩”。

她们便是红楼的“秘密武器”,神通广大,弹无虚发。

那些身怀贪念的急吼吼之徒,抑或装模作样的“谦谦君子”,入了红楼便无一漏网,悉数被赖昌星所擒,俯首称臣,心甘情愿地为他效犬马之劳。

红楼,真可谓是赖昌星的庇护所,也是他的得意之作。

《厦门远华大案》大概描述了这样一个情节:

有一回,上头来了位首长,赖昌星亲自驾车赴机场迎接,把红楼上下布置得如皇宫般金碧辉煌,首长的吃喝住行都在红楼安顿妥当,地方官员只得在一旁干瞪眼,连递杯水的机会都没捞着。

眼看这“地主之谊”无从尽,地方官只得低声下气地去赖老板面前求情,央求他“让出”一天,权当给地方官们些许表现机会。

赖昌星自然是满面笑容地拍了板:“行啊!没问题。”

一时间,倒好似他成了东道主。

除了红楼,这位赖老板的“防弹奔驰”更成了外界谈资。

据说,这辆黑色奔驰原是国家领导人的专车,后在拍卖会上被赖昌星以1200万元一举拍下。

这位“急不可耐”的赖老板,当即把车开回厦门,得意之情不言而喻。

有人说,赖昌星每年把走私所得的半数乃至七成都用来“疏通关系”。

厦门海关从上至下被收买的官员竟多达160余人,占全海关总人数的13%。

而海关并非其唯一目标——远华集团的触手更是延伸至党政机关、司法部门、口岸单位、经济管理机构和金融领域,凡是能为他“开路”之处,无一幸免。

赖昌星还频频出资请高官前来“调研”,彼此称兄道弟,把官员们的子女、亲属安插进公司。

那些人尽管日常无事可做,却年年有厚实的薪资进账,倒像是拿着“白条”收取丰厚的酬劳。

真兄弟还是真仇人?

世间万物,纵然编织得再密,装饰得再华丽,终究难免百密一疏。

1999年4月的北京,春寒料峭,乍暖还寒。

一封洋洋洒洒七十四页的举报信悄然递上高层。

信中言辞令人心生不安。

信后附有六十余页证据,内容之详尽,细枝末节无一遗漏,勾勒出一个阴暗的真相。

这份举报直指赖昌星,称其在厦门深掌通关大权,鲸吞“两油”与香烟,肆意牟取暴利,俨然成为走私界的“霸主”。

而信中细致列举的二十余名涉案要员,犹如平日里高高在上的“谦谦君子”,竟在这张无形的大网中无一幸免。

原来那伪装的风光背后,隐藏的却是无尽的贪婪与堕落。

赖昌星亦早知举报者的身份,那人正是远华集团的副总,出身于军人家庭,父亲官至军长。

他于九十年代进入厦门特区,欲在这片热土上寻求财富之路。

而赖昌星的崛起,亦与他鼎力相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赖昌星在厦门的迅速崛起,令这位副总索性投奔,成为远华集团的核心领导层之一。

自1994年至1998年,他与赖昌星“甘苦与共”,几乎参与操控了远华集团的所有走私活动。

两人之间,除了事业上的合作,竟还暗藏共同的嗜好,热衷于赌博。

澳门的葡京大酒店,曾留下他们豪赌的影子,俨然风光无限。

可有一次,副总在葡京赌场中深陷泥潭,巨款如水流入黑洞。

于是他让赖昌星汇款相救,赖初时慷慨应允,然而当金额一再增加,赖的态度却渐渐冷淡。

正当副总屡次求援无果,心中难免生出怨怼,便想起赖昌星与他共同拥有的“远华”资产,声称至少应得三成。

两人翻脸后,副总自此决意独立门户,创建了一家贸易公司,重操旧业,走起香烟等走私生意。

然而,赖昌星本是这方水土的霸主,哪能容得下他人来分一杯羹?

不久之后,副总便被逼得走投无路,孤身一人浪迹海外。

然则,他心中明白,这一生,赖昌星永远是他挥之不去的梦魇,无法释怀的仇怨。

此人对赖昌星的关系网与走私手法可谓如数家珍,早在举报信寄出之前,他便已通过中间人与赖昌星摊牌。

无非让其是花钱息事宁人。

这位举报者心中难以平静,赖昌星狂妄,而他却比赖更加狂妄。

他意图让赖明白,自己就是那个举报者,想必必会自乱阵脚,终究得屈服于他,对他开出的价钱甘愿照单全付。

然而,赖昌星对此毫不在意,愤怒之下,声称这人简直不是东西,摆出一副鹿死谁手的架势。

曾有人劝谏赖昌星,三件事不可轻言赌:一是女人,二是赌博,三是举报信。

可赖对此毫不在意,怒火中烧,恨不得将钱扔了、烧了,也绝不肯给那王八蛋一分分毫。

当然,赖昌星心中自有他的道理。

他坚信,自己多年编织的庞大关系网,完全可以罩住那封举报信,令其无声无息。

他决意与举报人抗衡到底,直到最后一刻。然而,他显然低估了中央对待走私的决心与力度。

1998年,全国大势已然倾斜,走私现象已对国民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因原油走私,3700口油井被迫关闭。

中国石化总公司半年内竟亏损逾三十亿元。

打私会议后,全国上下开始掀起打私风暴,那些走私的重灾区亦无不受到中央的密切关注。

此时,福建地区的“两油”与香烟的销售仍旧火热,普通百姓虽无须细究,皆可判断出福建乃是走私的发源地。

海关的情报部门估算,全国走私油品中竟有三分之一源自福建。

专案组成员后来与厦门本地的普通百姓闲聊时,常听他们抱怨:远华走私,这可是公开的秘密啊!早查早好,何至于牵连那么多人!

1999年初夏,赖昌星在北京的信息网络中迅速捕捉到一个重磅消息:中央将组织打私专案组直奔厦门。

他神态从容,似乎这不过是场小风波,波澜不惊。

他放言道:“中央来人处理此事,自是需要当地的配合,岂有何惧!我不信他们能把我如何,来多少我一并搞定!”

他那层层叠叠的关系网是他所依赖的护身符。

赖昌星心中清楚,谁能拒绝贪财与恋色?即便是中央专案组,难道真有金刚不坏之身?

他毫不避讳地想:即使中央前来,查不到实质证据,又将如何?

赖昌星的走私生涯波澜起伏,曾经历无数风浪。

然而,他总是凭借那张金钱铸成的关系网,逃脱于千难万险之间。

面对中央专案组的来临,他不仅从北京和沈阳聘请了法律顾问与律师,为自己与专案组的较量增添“法律援助”,还通过手中掌握的记者、主持人,写信申诉,声称远华被诬陷、遭到冤屈。

甚至,他放出风声,威胁要“灭掉”中央专案组的主要负责人。

真正的转折出现在某个风高云淡的午后。

福建省原公安厅副厅长庄如顺,这位赖昌星的“哥儿们”,冒着断送自己政治前途的风险,冒然向他传递了一条绝密情报:中央专案组准备动用国家机器抓捕他。

就在那一刻,赖昌星的心中如同万马奔腾,知道自己彻底玩完了。

他明白,凭借自己那微薄的势力,与国家机器所代表的力量抗衡,简直如同以卵击石,绝无可能。

最终,赖昌星只得如丧家犬般仓皇出逃加拿大,一逃就是十多年。

在这漫长的十二年中,中国政府始终不曾懈怠,坚决要求将他引渡回国。

2005年,在中国政府的强烈关注与加拿大有关部门的认真审查下,赖昌星的“难民”身份被彻底否定。

2009年,中加会谈中,中方更是提出要尽快遣返此案首要嫌疑人,以了结远华特大走私案。

2011年,正值中国领导人访问加拿大,外交部正式表态要求将赖遣返,接受法律的裁决。此番努力终于迎来了转机——赖昌星被遣返回国,终结了这漫长的逃亡岁月。

2012年,赖昌星终于受到了正义的审判,法庭宣判其无期徒刑,终身剥夺政治权利,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至此,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走私之王”终究跌落尘埃,落得个悔不当初的结局。

参考资料:海韵著. 厦门远华大案 查缉赖昌星走私犯罪集团纪实[M]. 2001

远华烟云:赖昌星的55年人生路邱亚虹戴哲宇

1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