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夺取天下不能忽略大舅哥吕泽的功劳

平民历史 2024-03-20 02:12:59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史记·外戚世家》

那些荣登大宝的国君,不仅自身品德美好,大概也离不开外戚的帮助。“继体”是指嫡子继承先帝之正体而立者;“守文”则是指遵守先帝法度的国君;“受命帝王”则是指受天命开创基业的国君;“外戚”则是指妻族或母族。

外戚对于帝王兴起的襄助作用,司马迁还举例予以证实:涂山氏之于大禹,有娀氏之于殷商,姜原之于周。随后司马迁又承认了秦以前没有记载而比较粗略,对于吕后家族帮助刘邦建汉的功绩却避之不谈。

“今吕氏雅故本推毂高帝就天下,功至大,又亲戚太后之重”——如今的吕氏一族本来支持高祖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功劳是非常大的,何况如今又有太后的尊贵。在《荆燕世家》中,这句话是齐人田生为营陵侯刘泽谋求王位的劝说辞,言外之意透露了吕氏一族在刘邦夺天下的作用。

虽然司马迁既没有替吕氏一族单独列传,也未收录在《外戚世家》,但是仍可以找到吕氏一族建功立业的蛛丝马迹……

吕氏兄弟战功卓著

“吕后为人刚毅(果断勇敢,残酷),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在《吕后本纪》中,司马迁肯定了吕氏襄助刘邦建汉,诛杀大臣多是吕后所为。理解这句话可以分为两层意思:其一,吕后在建汉及稳定汉朝社会秩序的功劳;其二,吕后稳定汉朝社会秩序,突出吕后诛杀功臣。

对于第二种理解,一般认为有替刘邦洗白诛杀功臣之嫌。而第一种理解则不能忽视了外戚势力的作用,即吕氏一族的战功。“吕后兄二人,皆为将”,吕后有两位兄长,均是行伍出身。但是,关于吕氏两兄弟的战功却被一笔抹杀了,既没有单独传记,《吕后本纪》、《外戚世家》也未能收录。

“长兄周吕侯死事,封其子吕台为郦侯,子产为交侯”,刘邦的大舅哥周吕侯吕泽为国事而死,至于何时、何事司马迁却语焉不详,且吕泽之子并未袭爵,即吕台、吕产没有继承周吕侯。“次兄吕释之为建成侯”,二舅哥吕释之的记录则更为简洁。

从《吕后本纪》来看,几乎很难发现吕氏两兄弟的战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吕氏兄弟没有战功,再看《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吕泽“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入汉为侯。还定三秦,将兵先入砀。汉王之解彭城,往从之,复发兵佐高祖定天下,功侯。”

吕释之“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击三秦,汉王入汉,而释之还丰、沛,奉卫吕宣王、太上皇。天下已平,封释之为建成侯。”

吕氏兄弟起兵成谜

对比吕氏兄弟的战功,很明显吕泽要高于吕释之。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刘邦成为汉王,吕泽也得到了侯爵封赏。这说明吕泽战功卓著。当刘邦重返关中平定三秦,吕泽率兵进入刘邦曾经驻扎之地——砀,而吕释之则率兵返回沛县保护吕公及刘太公——即刘邦的家眷。

前205年,刘邦彭城失利,队伍溃散士兵四散,成了光杆司令。“往从之”说明刘邦投奔了吕泽,“复发兵佐高祖”则是指吕泽调拨了兵源补充刘邦队伍。这也意味着吕泽率领了一支实力强大的队伍,可能与彭越、黥布、韩信等异姓王相似。

在《高祖本纪》中,吕泽此功绩再次记录,“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汉王从之,稍收士卒,军砀。”而吕释之保护家眷不利,刘邦被项羽打败,沛县也遭楚军侵扰,所以“家室亦亡,不相得”。

从“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很难判断吕氏兄弟何时、何地起兵,大概是被删改了。然而,在《绛侯周勃世家》中有一句话可以推测吕氏兄弟于宛朐起兵。“攻都关、定陶,袭取宛朐,得单父令”——周勃在刘邦沛县起义之后,率兵四处征战,攻下了都关、定陶,又偷袭攻占了宛朐,俘虏了单父县令。

宛朐为曹县,单父则是单县,两地相距不远。在《高祖本纪》中,司马迁明确“单父人吕公”,即吕后之父为单父人。这意味着吕氏在单父拥有人脉资源,如此吕氏两兄弟与周勃里应外合起兵响应刘邦顺理成章。

“死事”遮掩吕泽之死

从《高祖功臣侯榜年表》中来看,吕泽于高祖六年(前201年)正月与张良、萧何、灌婴、周勃等一起受封,仅比曹参、夏侯婴、靳歙等晚了一个月。

在《外戚世家》中,司马迁宁可记录窦太后之弟窦广国被拐卖的经历,却对吕泽“死事”(为国事而死)语焉不详。

虽然,徐广在《史记集解》中明确吕泽死于高祖八年(即前199年),谥号为令武侯,后来吕后当政又追谥为悼武王。至于死于何事以及死因似乎又是历史之谜了。

对照《高祖本纪》:“八年,高祖东击韩王信余反寇于东垣”——刘邦在东垣平定韩王信叛军余孽。这一年仅收录了这一条,也就是说平叛韩王信是当年最大的事件,由此推测吕泽将军很可能死于平叛之中。

但是,起兵灭秦及楚汉之争比平叛难度要大得多,吕泽躲过了灭秦及楚汉战争,却死于平叛难道很值得怀疑,更何况司马迁没有留下任何历史记录,而且周吕侯的爵位也未能恩荫后代……疑问越琢磨越多。

再看《高祖功臣侯榜年表》,“以赵将从起邺,至霸上,为楼烦将,入汉,定三秦,别降翟王,属悼武王,为大司马。”这是阳都侯丁复的侯功记录,其中“属悼武王”意味着丁复是吕泽的部将。除了阳都侯丁复之外,东武侯郭蒙、曲城侯蛊逢、阿陵侯郭亭均“属悼武王”。吕泽的四位部将封侯,这证明吕泽在军中较强的影响力。

所以说“复发兵佐高祖定天下”这份功劳很重!而功高又震主,对吕泽死于意外并不难猜测。

废立太子权势之争

刘邦觉得刘盈懦弱仁慈,不符合帝王气质,而戚夫人之子刘如意更像自己。所以,“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

司马迁提到刘邦多次想废立太子,“大臣多谏争”、“赖大臣争之”、“大臣固争之,莫能得”……刘邦的构想被朝臣一次次阻挠,从《留侯世家》、《吕后本纪》、《张丞相列传》来看刘邦屈从于功臣将相,但是在太子废立背后绝对不能忽视了以吕泽为首的吕氏势力。

当吕泽于高祖八年(前199年)故去之后,“汉十二年(前195年),高祖欲以赵王如意易太子”(《刘敬叔孙通列传》)——刘邦再次意欲以赵王刘如意替换刘盈。“吕后恐,不知所为”(《留侯世家》),吕后此前对废立太子并未恐慌,毕竟可以依靠吕泽。而今吕泽死去,吕后不知该怎么应对了。

于是有人建议吕后找张良出主意。“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留侯世家》),吕后命建成侯威逼张良谋划一下。建成侯为吕释之,而吕泽是周吕侯,此错为司马迁有意为之还是字体近似疏忽呢?此时吕泽已死,大概率为吕释之。其中“劫”字为强逼、威逼的意思。

张良被逼无奈,让吕后以太子名义邀请商山四皓出山。当刘邦发现自己未能邀请的人都在辅佐太子,便知这是民心所向,太子地位难以撼动。于是对戚夫人说:“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即使吕泽死去,吕氏势大也难以撼动了。

结束语:

刘邦带着遗憾归西,太子刘盈、太后吕雉相继掌权当政,尤其是吕后当政期间吕氏已完全掌控了军政大权。当吕后辞世,周勃、陈平、灌婴等功臣集团随即联手推翻了吕氏,且将吕氏一脉斩尽杀绝。

周勃、陈平功臣集团与王室集团再三权衡,选择了远离政治核心的代王刘恒即位称帝。刘恒作为庶子继位,必然要清除嫡子的历史印迹,故而战功卓著的吕氏不仅没有体现,还作为叛臣贼子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所以,司马迁撰写《史记》也不能突破这个界限,只能从字里行间隐约透露实情。

0 阅读:0

平民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