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孙吴版本的白帝城托孤吗?

符海史话 2024-06-26 11:50:12

我相信无论是看《三国演义》还是读《三国志》的人都对刘备在白帝城对诸葛亮托孤的这一段不陌生。

事件的背景是这样的,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219年, 刘备在汉中之战中斩杀曹操名将夏侯渊,击败曹操、占据战略要地汉中。在这样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刘备的部将关羽孤军北伐曹魏,虽然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围曹仁于襄阳,达到了军事上的最高峰。

但是这导致了荆州后方的空虚,而东吴就趁荆州的空虚,违背了湘水划界,在背后对关羽倒戈一击, 吕蒙以白衣渡江乘机夺取荆州,主要是其中的江陵和公安,最后关羽败走麦城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失荆州”使得刘备元气大伤,蜀汉政权也开始走下坡路。

经历了东吴背刺之后的两年,刘备称帝之后御驾亲征。尽起全国之兵打着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去讨伐吴国,爆发了夷陵之战,然而不幸的是被陆逊击败,兵败之后退到白帝城。

在白帝城的刘备因为失败是又羞愧又愤怒导致一病不起,然后召诸葛亮等人托孤。据《三国志》中记载,刘备对诸葛亮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这段对话的意思就是,刘备对诸葛亮说,论才能你比曹丕强得多,能够定国成大事,我这个儿子如果能辅佐,你可以尽心辅佐,如果他不是当皇帝的料,你可以代其自立。并且刘备还把刘禅叫到跟前来对他说,你和丞相共事,应该把诸葛亮当父亲看。这就是著名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诸葛亮这时也被这番话感动得泪流满面,回答说:“我一定尽我所能去中兴大汉,为了大汉竭智尽忠,直到死那一刻。”

这段故事我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但是大家却对另一段和这个类似的事件却并不熟悉,其实早在此之前,孙策去世的时候也曾经上演过类似的一幕。

孙策这个人是非常能征善战的,到达江东之后迅速平定了江东的各方势力之后就割据于江东了,然而不久之后孙策就被刺杀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当孙策到江东的时候,有个吴郡太守叫许贡,秘密的给汉献帝写了一封信,信里面对汉献帝说,孙策骁勇善战,和项羽非常像,应该把他早点召回中央,不能让他留在江东以致后患。

然后这件事就被孙策知道了,孙策是立志要割据一方的,不肯再寄人篱下,所以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大怒,就把许贡给杀掉了。然而许贡是有一些门客的,这些门客就潜伏起来想替许贡报仇。孙策这个人非常喜欢打猎,而且很喜欢独自打猎,身边不带任何侍卫,然而有一次外出打猎的时候,就被这些潜伏在孙策经过的地方把孙策给打伤,孙策回来之后不久就死了。年仅二十六岁。

死之前自然也要托付身后事,据《三国志》中吴书一和《吴历》记载,这个时候他叫来了孙权,亲自给他配上印绶,对孙权说:“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卿不如我;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我不如卿。”

翻译过来也就是论打仗你不如哥哥我,但是举贤任能,治理江东我不如弟弟你。

然后又叫来了心腹张昭,对张昭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孙权不能成事,那么你张昭也可以取而代之,而如果我军终究无法在乱世中立足,那你就带领我军往西投靠最为强大的势力,也不必再有所顾虑。

在这里我不猜测这二位说这些话的时候是否出于真心实意,我们单单从这两个人所说的话来看,孙策对张昭所说的话其实和刘备对诸葛亮所说的话没什么区别,都表现了对自己继任者的不放心,以及对自己的心腹的绝对信任。也都体现了他们二人的心胸宽广,不嫉贤妒能,不拘泥于自身一家一姓之私利。

然而这两件事大多数人都只知道刘备和诸葛亮而忽略了孙策和张昭,其实这也很正常,由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突出蜀汉的正统地位,导致了白帝城托孤被大肆渲染,再者张昭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名气确实比诸葛亮差的太远了,而且后来的张昭在赤壁之战前老是劝孙十万投降,这也导致了张昭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太好以及两个人在各自阵营中的地位以及作用不同。

孙权称帝之后大宴群臣,将称帝的功劳归功于周瑜,这个时候张昭也想给孙权上贺表歌功颂德一番,然而这个时候,孙十万却对张昭说:“如张公之计,今已岂食矣。”可见当时张昭在东吴阵营的地位远不及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了。自然被提及的次数相比较诸葛亮来说要少的多。

其实在我看来,这两件事不仅说明了这两位君主的心胸宽广,更说明了当时的他们各自面对的形势使他们不得这样做,他们二位也都是明白人,两个人都留下了一个烂摊子,既有内忧又有外患,继任者由于年龄的原因又难以独当一面,所以有上面的两次青史留名的托孤美谈。

说道这里我不禁想再多说几句,白帝城托孤这种事能成为如今人尽皆知的故事,主要是因为我国古代的人太注重这种封建伦理了,然而我们不禁要问,这种伦理真的都是好的吗?正面的吗?在和平时期自然有助于社会稳定,但是在国家危难之时也会成为英雄的掣肘。

我在这里举个例子,同样是在汉末三国时期,当时的曹操希望突破汉初高祖刘邦设下的非刘氏而不能王者的限制,而又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所以当时他手下的董昭就对曹操提议说:“宜修古封建五等。”太祖曰:“建设五等者,圣人也,又非人臣所制,吾何以堪之?”董昭曰:“自古以来,人臣匡世,未有今日之功。有今日之功,未有久处人臣之势者也。后太祖遂受魏公。

翻译过来就是董昭提出建议:“应该研究古代的制度建置分封五等爵位。”太祖说:“建设五等爵位的是圣人,又不是做大臣的所能制定的,我怎么能担当得起呢?”董昭说:“自古以来,大臣辅佐天下的,谁也没有建立过像今天您这样的功绩。即使有您这样的功绩的,也没有长久居于臣子的地位的。

董昭这番言论虽然被后世的很多史学家批评,批评他献媚于曹操,助长曹操的篡汉之心。我不否认董昭的这番话有献媚于曹操的倾向,他是否是奸佞小人我也不做评价,但是我认为董昭和刘备以及孙策在这方面都是明白人,天下分崩,汉室倾颓,诸侯并起,生灵涂炭。吕思勉大师谈到这件事的时候也引用了古诗中的菁华已竭,褰裳去之来形容,曾经的辉煌既然已经不在,现在的大汉君主已经不再有保境安民的能力,那么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能够使天下重归安定,那又何必拘泥于一人一姓利益之得失?又何必拘泥于礼法呢?

只可惜我国古代的社会伦理都将这种事称为篡逆,称为大逆不道,我在这里说的容易,但无论是曹操、诸葛亮还是后世的英雄他们如果真想这样做的时候却又何其难!

0 阅读:0

符海史话

简介: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