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了,我们从小到大都听说过这一句谚语,那就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听的多了也就都以为是事实。然而这完全是站在东吴的立场上来说的,也是完全错误的,首先什么是借?借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地方原来是属于孙权的,然后刘备从孙权手里借用荆州,之后再还,这叫借。
可是事实上在这之前我们的大魏吴王孙十万从来没有拥有过荆州,这又怎么谈的上是借呢?其实孙权一直到赤壁之战那一年,孙权也才刚刚击败江夏太守黄祖,而且还没有完全的占据整个江夏郡。一直到赤壁之战之后孙权才完全占领江夏郡和南郡的部分地区。也就是说孙权在赤壁之战之后也只是占据了荆州的不到两个郡而已。而且从法理上来讲荆州本就应该是刘备的,所以根本谈不上是借,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咱们就先来看看所谓“借荆州”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借荆州的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之后,当时曹操吃了败仗之后退到了北方,曹操的威胁暂时解除了,然后孙刘这二位也就开始都各怀鬼胎了,都琢磨着怎么尽量的扩充势力,这个时候东吴这边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周瑜为代表的主张消灭刘备吞并整个荆州的。一派是以鲁肃为代表,主张继续联合刘备来对抗曹操的。本来是周瑜这一派占据上风的,然而不幸的是周瑜不久之后因病去世了,由鲁肃来接替他的位置。
这个时候的刘备屯兵于公安,以土地稀少不利于发展为由,向孙权请求都督荆州,孙权接到这个请求之后就问当时东吴的大臣们应不应该答应刘备的要求,此时只有鲁肃极力主张借给刘备,理由首先是曹操虽然经历了赤壁之败,但实力仍然强劲,东吴无法单独对抗,所以还是应该继续联刘抗曹。二是东吴刚刚得到荆州,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在荆州无论是声望还是号召力都比不上在荆州待了好几年的刘备;三是利用刘备在荆州的声望,把荆州借给刘备,然后刘备的实力增强之后有利于分散曹操的注意力,这样能够减轻东吴的抗曹压力。经过鲁肃的这番劝说之后孙权也就听从了鲁肃的建议,就把荆州借给了刘备,以此来继续维持孙刘联盟对抗曹操。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刘备借荆州的故事了。
然而借荆州这个说法本身就有一定的问题,首先当时的荆州那可不是像现在的湖北省荆州市这样一个普通的地级市,当时的荆州基本上包含了今天的湖北省和湖南省全境,以及河南省南部的一大片面积。一共有七个郡,分别是南阳郡、南郡、江夏郡、 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和桂阳郡。赤壁之战之后荆州是被三个人瓜分了,北边的南阳郡和南郡的襄阳都在曹操的手里,这让刘备怎么借?江夏郡在孙权的手里也没有借,所以刘备借的只是南郡的江陵而已。
至于荆州的其他四个郡,武陵郡 长沙郡 零陵郡和桂阳郡那是刘备自己打下来的,本来就是属于刘备的,就更算不上借了。
然而即便是江陵也很难说的上是借,我们再来看看荆州的历史,首先在赤壁之战之前荆州是属于荆州牧刘表的。刘表死了之后他的第二个儿子刘琮是接班人,但是赤壁之战之前的刘琮已经投降曹操了,那么荆州也就应该是属于刘表的另一个儿子刘琦了。所以说刘备在打下荆州的南方四郡之后就上表朝廷让刘琦当荆州刺史,后来刘琦去世之后,刘备才接替刘琦成为荆州刺史。
所以从这个继承关系上来看,荆州本来就是应该属于刘备的,所以与其说是刘备借荆州,不如说是刘备讨荆州更恰当,所以刘备自己也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借荆州,他认为荆州本来就应该是他的,而且从法理上来说刘备讨荆州的时候也是荆州名义上的拥有者了。之所以说是借荆州,就是因为那个时候不是一个讲道理的时代,谁有实力把土地打下来,那么这块土地就是谁的,所以前面虽然刘琦做了荆州刺史,表面上应该是荆州真正的主人,但是咱们的大魏吴王也不可能把当时已经到手的江夏郡和南郡拱手让给刘琦,刘皇叔也不可能把那荆州的四郡真的交给刘琦管理。
刘琦死了之后,刘备再向孙权开口讨要江陵的时候,孙权由于鲁肃的劝说继续保持孙刘联盟,才把江陵让给了刘备。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之所以有借荆州的说法,也就是因为由于赤壁之战之后当时荆州的江陵被孙权占据了而已,其实无论是从继承关系上还是从法理上来说,整个荆州本来就应该是刘备的,孙权也从来没有过整个荆州,自然根本也就谈不上什么借。
然而这个时候的孙权虽然想要联合刘备对抗曹操的这个原因愿意把江陵让给刘备,这也是因为当时的刘备实力很弱的缘故以及想对抗曹操的缘故,等到刘备夺取益州之后,孙权立马就坐不住了,开始向刘备索要荆州,刘备这个时候自然也就不愿意给,所以也就因此发生了吕蒙白衣渡江袭取关羽,孙刘联盟破裂,然后兵戎相见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