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华院士灵堂曝光!花海摆成核潜艇,遗照置中间,挽联让人泪目

侃文的柯静 2025-02-10 10:56:39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2月7日,一则关于黄旭华院士的讣告登上了热搜,顿时举国悲痛。

享年99岁,因病逝世的黄旭华,是我国研制第一代核潜艇的4位总师之一,而他的离去,也正式标志着这四位工程师全都不在人世,更标志着一个传奇时代的谢幕。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将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全国道德模范......黄老一生无数至高荣誉披身,却选择为祖国隐姓埋名三十载,甘心为祖国当“无名英雄”。

然而在核潜艇问世后,黄老也依旧为人低调、心系祖国,直接拿出了1100万个人奖金,作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奖励基金,为我国科研事业引入更多“活水”。

在五年前黄老接受媒体的采访时,95岁的他回忆往昔三度湿了眼眶,第一次为核潜艇研究人员的众志成城,本着“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决心,十年就让中国成为了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而第二次落泪,则是因为30年未曾踏入故土、62岁的他“浮出水面”衣锦还乡时,母亲已经93岁,自己父亲去世也没能去看一眼,心中对家人有还不完的债,每年冬天他都会带着母亲亲手给她织的围巾。

至于第三次落泪,则是感慨时光无情的流逝,虽然他理应颐享天年,但黄老却依旧心中挂念着祖国的发展,决心在几年时间总结几十年的研究经验献给后人,他不畏惧死亡,却害怕后人在科研路上遇到坎。

每每黄老回忆起研究核潜艇的历程,整个人都变得神采奕奕,因为那是他一辈子的事业,也是他一生贯彻到底的理想。

为国“深潜”30载

黄旭华院士出生在1926年的广东汕尾,上小学时正逢日寇的铁蹄践踏着我国,看到当时积弱成疾的中国只能忍受着日本的狂轰滥炸,黄旭华从小就产生了用科学救国的理想。

上大学时候,黄旭华毅然选择了造船专业,虽然新中国在当时已经成立,但百废待兴,没有多少发言权,依旧在具备核武器的大国夹缝中生存。

再加上上世纪50年代,美国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成功下水,各国纷纷加大核武器的研究力度,黄旭华深刻意识到了中国只能靠“硬实力”说话。

正在黄旭华为国忧患时,1958年的一通电话改变了他的命运,电话那头告知要让他前往北京出差,简单收拾一下即可。

当时34岁的黄旭华已经从大学毕业十年,并没有多想就前往了目的地,到了后才知道自己要参与核潜艇研究,支部书记为了确认他的思想觉悟,提出了三点:

第一就是强调黄旭华是被选中的人,深受国家信任,而第二点则是提醒他这项工作因为性质特殊,需要极强的保密工作,进去后就不许中途退出,至于第三点,就是一辈子只能当无名英雄,即便功成,也不能名就。

在支部书记询问黄旭华能否接受这些苛刻的条件时,他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能适应,而且是自然适应。”

就这样,黄旭华和团队成员一起摸着石头过河,没有计算机就用算盘和尺子、不能生产合标零件就一遍遍测量修改、没掌握核心技术就多失败几次......

大家就是用这些“土方法”,让我国的核潜艇“万丈高楼平地起”,经过16年艰苦卓绝的研究,1974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终于得以问世!但黄旭华却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回到家乡。

虽然已经完成了理想,但我国核潜艇事业却依旧有很多未完成的难题,而黄旭华因为深耕领域多年,作为“领头羊”不能首先卸任,此后,他又为为祖国默默奉献了十余载。

在1988年,黄旭华的团队要测试核潜艇的极限下潜深度,很多参与测试的成员都在实验前写下了遗书,大家深知此行非常危险,而64岁的黄旭华为了稳定成员情绪,做出了一个让众人诧异的决定:

亲自参与深潜!

黄旭华的决定,相当于给参与实验的成员吃了一剂定心丸,在成功试潜后,我国也产生了首个深潜记录。

因为黄旭华30年没有回到家乡,一直隐姓埋名,对自己的事业也绝口不提半字,就连自己的父亲过世也没有回来,导致家人都说他“忘了本”,然而在黄旭华的真实身份曝光后,93岁的母亲自豪的对家里人说:

“三哥的事大家要理解,要谅解。”

听到母亲说到“理解”和“谅解”两个词,黄旭华内心三十多年来的情绪终于决堤,忍不住哭了起来,在他眼里,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如今黄老的告别仪式将在2月10日举行,地点定在武汉市的武昌殡仪馆,而灵堂的设置,也被媒体提前曝光。

国士无双

在灵堂中白色的幕布上方点缀着蓝色,像是湛蓝天空上的几片云朵,而在黄老的遗照下方,则有一大片花海,组成了潜艇的图案,黄老为潜艇事业操劳了一辈子,这也象征着对他贡献的肯定。

尽管还没有正式进行告别仪式,但场内已经陆陆续续有相关家属和人员进去告别,大家都面色凝重,心中只留下无限的惋惜。

而在视频评论区下面,也有无数人对黄老表现了无限的惋惜和敬意,他的功绩将会被后人铭记,他的精神,也会被后人传承。

为黄老献上最崇高的敬意!希望黄老一路走好!

信息来源:

1.南方Plus2025.02.07《沉痛悼念黄旭华院士!5年前这次采访,他为何三次湿了眼眶?》

2.人民日报2025.02.07《送别!为国“深潜”的他走了……》

3.京报网2025.02.07《缅怀黄旭华院士丨回顾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诞生历程》

4.广州日报2025.02.07《致敬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四位总师:赵仁恺、彭士禄、黄纬禄、黄旭华》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