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的困局:芯片技术,遇上特朗普的镰刀,两刀割掉1010亿美元

互联网乱侃秀 2025-04-15 18:25:42

别看台积电技术第一,市场份额全球第一,但他最近的日子真的不太好过。

前段时间,台积电宣布,要追加1000亿美元,到美国建厂,结合前面已经计划的650亿美元,相当于一共要在美国投资1650亿美元了。

为什么要追加1000亿美元,据媒体报道称,因为特朗普威胁台积电"不在美国建厂就收100%关税",所以台积电有点怕。

不仅如此,近日有消称,美国还计划对台积电罚款10亿美元,原因就是台积电之前通过第三方,给中国某企业代了AI芯片,美国认为台积电负有不可推卸的审查责任。

可见,前有1000亿美元投资,后有10亿美元罚款,特朗普这把镰刀,两刀就割掉了台积电1010亿美元,这家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正被卷入越来越复杂的政治漩涡。

进退两难的建厂之路

事实上,今年3月台积电宣布将美国再投资千亿美元建厂时,外界以为这是双方协商的一个好结局。但不曾想,背后却是特朗普的发难。

而这或许也掀开了不为人知的另外一面:拜登政府给的66亿美元补贴成了政治筹码,建厂承诺反而成了被拿捏的把柄,台积电拿了钱,就已经无法独善其身了。

且接下来,如果台积电在美国建得越多,似乎越难摆脱"提款机"的标签——既要承担美国本土高昂的建设成本,又要面对政客们"建厂不够快""技术转移不足"的持续施压,还可能随时要面对美国的镰刀。

关税大棒下的生存法则

不得不说,特朗普的威胁直白得令人心惊,这种"强买强卖"的逻辑背后,藏着美国的算计:拜登用补贴吸引企业落户,特朗普用关税逼迫企业就范。看似手段不同,实质都是将商业行为政治化。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去年"在美建厂成本比预期高四倍"的感叹,此刻显得格外沉重。

审查风波里的双标游戏 10亿美元罚款传闻更是暴露产业暗流。当台积电为中国企业代工AI芯片可能被罚,但为美国军方生产芯片却被视为"战略合作",这种双重标准让商业伦理变得模糊。事实上,台积电南京工厂的28纳米产线也曾被美方施压限产,而今类似的剧本换上了新台词再度上演。

夹缝中的生存智慧 台积电的遭遇折射出台企的特殊困境:既要在技术上保持全球领先,又要在中美博弈间维持平衡。当台湾当局把"半导体外交"当作筹码时,企业不得不承受更多非商业风险。张忠谋"全球化已死"的预言正在应验。

这场风波给所有跨国企业敲响警钟:当技术壁垒撞上政治铁幕,再精密的芯片也难逃被当作棋子的命运。台积电的困局提醒我们,在逆全球化浪潮中,企业的生存不仅需要技术护城河,更要建立应对政治风险的战略纵深,背后还要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才行。毕竟,当镰刀挥下时,没有哪棵"韭菜"能够逃脱。

0 阅读:21

互联网乱侃秀

简介:尽量不吹牛,实事求是聊聊科技、数码、互联网、创投等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