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特朗普踹下谈判桌后,马克龙紧急开会,却“开启欧盟解体进程”

酱酱在这儿呢 2025-02-18 22:19:14

2月17日,法国巴黎爱丽舍宫外戒备森严,欧洲多国领导人匆匆抵达。这场由法国总统马克龙紧急召集的会议,表面上是为了应对美国与俄罗斯即将在沙特举行的俄乌停火谈判,实则折射出欧洲的集体焦虑。

当特朗普政府“一脚踹开”欧洲盟友,单方面推进俄乌和谈时,欧洲国家还剩下多少自主性?是否还能成为未来世界的重要一极?

2月12日,特朗普与普京、泽连斯基先后通话,宣布美俄将“立即开始谈判”,并计划在沙特举行元首会晤。

这一消息令欧洲措手不及——欧盟和乌克兰均未被邀请参与谈判。更让欧洲不安的是,美国特使基思·凯洛格公开宣称“欧洲官员不会参与谈判”,仅乌克兰代表可能旁听。

这一系列动作被欧洲视为“外交背叛”。德国总理朔尔茨直言:“任何涉及乌克兰的谈判都必须有欧洲参与。”但特朗普的回应轻描淡写:“俄方一直强调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我对此没有异议。”这种单边主义姿态,直接动摇了北约和欧盟的信任基础。

马克龙召集的巴黎会议,本意是向美国展示“欧洲仍能发挥作用”,并通过统一立场夺回谈判席位。然而,这场会议暴露的却是欧洲内部的深层矛盾。

第一,欧洲国家在派兵乌克兰一事上存在着很大分歧,“英法激进派”和“德波保守派”之间的矛盾似乎不可调和。

马克龙和英国首相斯塔默主张“必要时派兵”,斯塔默甚至承诺英国将承担“安全保障责任”。不过,斯塔默强调“欧洲行动必须依赖美国支持”,而马克龙主张“减少对外部依赖”,两派观点直接对立。

德国总理朔尔茨则强烈反对派兵事宜,称讨论派兵“为时过早”,波兰总理图斯克则以边境防御压力为由拒绝出兵。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虽支持派兵,但丹麦、荷兰等国态度暧昧,要求“澄清细节”;

第二,一些“边缘国家”未被邀请,欧盟裂痕扩大。马克龙的会议邀请名单引发争议。波罗的海国家、匈牙利等未被邀请的成员国公开批评马克龙“分裂欧盟”,认为这场会议应由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主导。

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更斥责这是一场“支持战争、反特朗普”的聚会,指责欧洲领导人“持续推动事态升级”。

这种“小圈子外交”加剧了欧盟东西欧阵营的对立。东欧国家因地理上靠近俄乌前线,对安全威胁更敏感;西欧国家则更关注与美国的战略协调。这种裂痕在危机时刻被无限放大。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会后的声明中称,“欧洲安全正处于转折点”,但俄罗斯国家杜马代表米哈伊尔·谢列梅特尖锐指出:这场会议非但未能团结欧洲,反而以“亲密盟友”的小圈子模式开启了欧盟解体的进程。

我们看到,马克龙的紧急会议本应是“欧洲团结”的象征,最终却沦为分裂的注脚。当美国与俄罗斯在沙特展开谈判时,欧洲的缺席不仅是一次外交挫败,更暴露出其内部难以调和的矛盾。

0 阅读:154

酱酱在这儿呢

简介:欢迎关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