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咏处暑古诗赏析(二)

川雪诗逸人生 2024-08-22 10:27:29

处暑无三日 新凉直万金

——咏处暑古诗赏析(二)

王传学

时值处暑时节,晚唐诗人皮日休为好友陆龟蒙城郊的新居题诗十首祝贺,陆龟蒙次韵和之十首,以致谢意。这是第八首:

强起披衣坐,徐行处暑天。

上阶来斗雀,移树去惊蝉。

莫问盐车骏,谁看酱瓿玄。

黄金如可化,相近买云泉。

(《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其八》)

这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一首处暑诗。

题目中“袭美”,是指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皮日休,字袭美,与陆龟蒙齐名,经常诗歌唱和,世称“皮陆”。“次韵”,又叫“步韵”,它要求与和诗韵脚及次序不变,是和诗中最严的一种。

首联“强起披衣坐,徐行处暑天”,写诗人处暑时节的闲情。处暑这天,诗人勉强起床,披衣闲坐,又慢慢地散着步。

处暑节气到,炎热的暑天就要结束了。诗人“披衣”起坐,感受处暑的清爽;“徐行”庭院,感受处暑的凉快。即便诗人身体不舒服,还是因为处暑天的美好而强打精神,出来感受节气的变化。

颔联“上阶来斗雀,移树去惊蝉”,写诗人所见的处暑景色。诗人走上台阶,看到雀鸟在争斗;移步走向树林,听见知了不停地鸣叫。

“斗雀”与“惊蝉”,都展示了处暑节气的美好与生机。即便进入了秋天,也阻挡不了鸟雀的快乐与寒蝉的认真。初秋,并不像深秋那样凋零伤感,反而具有无限活力,一扫诗人无精打采的精神状态。。

颈联“莫问盐车骏,谁看酱瓿玄”,写诗人此时的心态。诗人认为,莫要去问贤才屈沉于下层,谁懂得去看诗文的价值。

“盐车骏”,出自《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幂之。”后以“盐车”为典,多用于喻贤才屈沉于下。李白《天马歌》:“盐车上峻阪,倒行逆施长日晚。”

“酱瓿玄”,出自《汉书·扬雄传下》:“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钜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酱瓿”原指盛酱的器物,后用为“覆酱瓿”之省,喻著作的价值不为人所认识,只能用来盖酱瓿尔。

诗人用这“盐车骏”与“酱瓿玄”两个典故,来说明世间不公平的事情很多,但我们没有必要去斤斤计较。与其在悲伤中度过一生,还不如笑着去面对,乐观地去看待。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态是平和乐观的,是笑对人生的。

尾联“黄金如可化,相近买云泉”,写诗人处暑的梦想。诗人想,如果自己的黄金可以多一些,一定买一个有云有泉的地方居住。我们看得见的是“买云泉”,看不见的是“志趣闲”。诗人对于物质的追求,也不过是为了满足精神的需要。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宋·唐庚《文录》)诗人敏感地从处暑天的景物变化,得到了不同的人生感悟和朴素的生活哲理,让人身心愉悦,心境悠然。

纵览全诗,笔墨疏淡,语言平易,用典自然,寥寥数笔,就把诗人安适、随意、潇散的生活状态表现出来,是为处暑诗中的绝妙佳作。

夏未远,秋已至,在这暑热与凉爽交替之际,宋代诗人张嵲(niè)的《处暑》,抒发了时序变化、功名未就的惆怅: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垒,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这是宋代诗人张嵲的一首处暑诗。夏未远,秋已至。在这暑热与凉爽交替之际,诗人于露蝉秋景中读到了时光飞逝的无奈,读到了自己功名未就的惆怅。对于人世间,诗人终究是生出了一份依恋与深情。

首联“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是说,尘世间仿佛尚未走过六月夏季,山中今日已感觉到九月降临。这两句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即处暑日的山中。“山中”二字,也交代了诗人的隐士生活及其人生志向。

“徂[cú]暑”,指季夏。《诗·小雅·四月》:“四月维夏,六月徂暑。”“授衣”,谓制备寒衣。古代以九月为授衣之时。《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这种时间概念的变化与白居易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一致的。山中的气温,总比尘世间要低一些。这也让诗人加深了对于时光飞逝的感叹。

颔联“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写寒露中的秋蝉声音渐渐呜咽;秋天里的景色微微呈现出秋色。

这两句交代了处暑日的景物变化。寒蝉凄切,秋色初微,一切变化都在告诉世人一件事:秋天来了。一个“咽”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为下文写百姓的艰难作铺垫。

颈联“四海犹多垒,余生久息机”,是说,四海八荒仍然有许多军事壁垒;余下的生命宜长久息灭机心。

这两句交代了处暑日百姓的生活艰难以及自己的心灰意冷。处暑日,本该是秋风正好的美好时日,可是人世间的战争没有停止,老百姓在战火中流离失所,这些秋光不过徒增感伤罢了。面对艰难的时局,诗人深感无力回天,生出一份心灰意冷来。

尾联“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是说,漂泊在天地之间只能白白老去,诸事与我当初的心愿相违背。

这两句交代了处暑日诗人的内心世界。前面三联都是写的看得见的,最后一联则侧重写看不见的,即诗人的志向。谁不曾有过“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的以身报国之志?只是天不遂人愿,满腹才华无处施展,只能在山中度日,空老白头,徒增悲切!

正因为诗人对于人世间饱含深情,所以才写出处暑之美,人世之艰,才产生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的艺术效果。

夏秋之交,天气炎热,大旱千里。到了处暑,迎来一场大雨。宋代诗人王之道满怀喜悦心情,写下《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一诗,题壁记之: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连日大旱,蔓延千里。万众心里迫切盼望下一场大雨。夜里听见屋檐下滴水的声音,早上看到山上水气弥漫,天上挂着朝霞。处暑节气还剩下三日,高原田野里的雨墒刚好够一犁耕种。我为什么高兴呢,干枯的路上没有泥土沾身。

诗中描绘了处暑时节久旱逢雨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的喜悦心境。

南宋诗人苏泂的《长江二首·其一》,抒写了处暑时节“新凉直万金”的喜悦心情: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这是宋代诗人苏泂的一首处暑诗。处暑节气到来,意味着炎炎夏日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即将到来。

首联“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意思是,处暑过后不到三天时间,刚刚吹起来的凉风价值可抵万金。杜甫在战争岁月形容“家书抵万金”(《春望》),诗人在这里借此化用,点出了“新凉直万金”的欣喜之情。

这两句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即处暑之后两三天,天气凉爽之际。写处暑诗作,开篇就能写得这么好,这么畅快,这么深情,直抵人心的诗句还真不多见。

一个“直”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在凉爽的秋风里,一切仿佛都有了意义,值得为之动容,为之倾倒,为之一振。

颔联“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意思是头发花白,经历了世间万事;青青小草,印证着禅心寂定。“禅心”,指清静寂定的心境

这两句交代了“直”的背后意蕴,即虽然时光飞逝,我已满头白发,但我很欣慰,我度过了无数个这样“新凉直万金”的秋天,我的青春年华没有白白浪费。就连青青小草也能作证,我内心经过多年修炼,依然寂定虚静。

颈联“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是说,放养仙鹤,看它们婆娑起舞;聆听蟋蟀,听它们断续吟唱。“放鹤”,放养仙鹤。寓意是指淡泊娴静的心态。

这两句交代了新凉下,诗人过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隐士生活。苏东坡曾写过一篇《放鹤亭记》,描写了隐士情趣的妙处,可以逍遥自在,过放逸的生活。新凉下,诗人的生活情趣跃然纸上,令人无比向往。

尾联“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是说,深深知道心胸宽广之人长寿,大海纵然深邃也未必能相比。

这两句交代了在新凉到来之际,要用一颗仁爱之心去看待万事万物。只有做到了仁爱这一点,才会在秋气肃杀的红尘里保持怜悯之心,才会让我们的格局更高,视野更宽,胸襟更广,才能真正做到心灵的强大。

处暑来了,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新凉的到来,做心灵的主人,深爱脚下每一步秋光。

1 阅读:19

川雪诗逸人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