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广州车展媒体日,当张国忠操着浓重的皖北口音说出"奇瑞要把车造成老百姓的'铁裤衩'"时,台下两百多名记者集体愣住半秒,继而爆发的笑声几乎掀翻展馆顶棚。这个在央视主播口中绝对会被消音的词组,经由他特有的颍上腔调说出来,竟带着某种粗粝的真诚——就像奇瑞车间里刚冲压成型的钢板,还带着淬火的温度。
这位被网友戏称"汽车界郭德纲"的发言人,普通话水平堪称车企高管中的"泥石流"。当他说"智能座舱(cāng)",总会被听成"智能船舱";介绍"鲲鹏动力"时,舌尖音与唇齿音混战成一团,生生把高端技术念出包饺子般的家常感。可正是这种"语言缺陷",在过度包装的车圈话语体系中撕开一道裂缝。某次技术解析会后,有工程师私下感慨:"张总讲热效率时的唾沫星子,比PPT上的曲线图更让人信服。"
二、手势语密码:从农机厂走出的交响指挥家观察张国忠的发布会现场,会发现他手掌边缘总带着若隐若现的机油渍——这是他在总装车间蹲点落下的"职业病"。当他在台上展开那双蒲扇般的大手,仿佛能凭空抓出奇瑞26年创业史的所有重量。
讲解混动技术时,他的右手会像活塞连杆般规律摆动,左手则模拟飞轮旋转轨迹;说到用户服务时,十指突然交扣成齿轮咬合状;最经典的莫过于宣布价格环节——右手握拳如锻锤砸下,配合那句标志性的"就这个价!",让每次价格公布都像在铁砧上敲出火星。汽车媒体人老韩说:"看他的手势就能写新闻稿,'猛虎下山式'代表技术突破,'老农插秧式'对应亲民路线,'太极推手式'肯定是回应敏感问题。"
三、修辞炼金术:把技术参数酿成高粱酒在充斥着"颠覆""重构""生态"的车圈话术里,张国忠独创了一套"农机修辞学"。他把发动机热效率38%说成"比老丈人酿的高粱酒还带劲",将车身扭转刚度比作"皖北汉子扛麦子的腰板",甚至用"村头老槐树年轮"来比喻奇瑞的研发积淀。这种语言风格在B站引发二创热潮,网友将他的金句剪辑成《钢铁洪流进行曲》配乐的鬼畜视频,播放量三天破百万。
最经典的当属解释平台化战略:"这就好比俺们阜阳的枕头馍,一个面团能蒸出全家饱饭,但给媳妇多揉把芝麻,给娃儿塞颗红枣——奇瑞星途是精面馍,捷途是杂粮馍,奇瑞本品牌就是管饱的戗面馍!"这段发言当天冲上热搜,被中国传媒大学收进《新媒体传播案例库》,备注写着:技术话语的乡土解构范式。
四、情绪共振场:车间主任式发布会美学不同于新势力品牌精心设计的"科技庙会",张国忠的发布会总带着车间晨会的即视感。他会在讲解间隙突然摸出保温杯灌两口浓茶,说到激动处把袖口卷到肘关节,甚至当场脱掉西装展示印着"技术奇瑞"的文化衫。这种"去表演化"的粗粝感,意外契合了后疫情时代公众对真实性的饥渴。
某次冬季试验场发布会,他在零下25℃的寒风中演讲,冻红的鼻头与结霜的眉毛构成最强视觉锤。当同行都在吹嘘智能座舱的温暖如春时,他哆嗦着说出:"咱们工程师在这鬼地方测了三个月,就为让车主冬天摸方向盘不骂娘!"这段带着白气的发言,比任何暖风系统参数都有说服力。
五、反向破壁者:土味营销背后的顶层设计深究张国忠的"不标准",会发现精密的传播算法。他用"得(děi)劲"替代"卓越",以"抗造"置换"耐久",看似笨拙的词汇选择实为对下沉市场的精准制导。奇瑞研究院数据显示,使用方言金句的传播链路,在三线城市用户群的留存率比标准话术高47%。
这种策略在海外市场同样奏效。当他在墨西哥发布会说出"奇瑞车比仙人掌还耐旱",在俄罗斯用"像套娃一样可靠"比喻模块化架构,本土化团队惊讶地发现,这些"不专业"的类比比专业术语更易引发共鸣。智利经销商甚至把"铁裤衩"直译成"Calzoncillos de hierro"印在广告牌上,成为年度最佳营销案例。
结语:可爱是最高量级的传播势能在这个追求"高级感"的时代,张国忠用带着机油味的真诚,重新定义了车企发言人的价值维度。他的乡音不是缺陷,而是刺破信息茧房的利刃;他的手势不是失误,而是连接工程师与用户的导体;他的"土味金句"更非笑料,而是将技术民主化的密码。
当友商在元宇宙开发布会时,这个永远把衬衫下摆束进裤腰的男人,正用沾着焊渣的双手,在真实世界的传播场域搭建桥梁。或许正如他在某次直播中说的:"咱不会说漂亮话,但保证每句都是拧过三遍的螺丝钉。"在这个意义上,张国忠的"可爱",本质是工业文明对过度包装时代的温柔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