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看不起怎么办?不要纠缠不休,晏子教你一招阳谋轻易反败为胜

我是居间呀 2025-02-22 14:45:54
前言

俗话说“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非常看重骨气的,毕竟有仇不报枉为人,谁能甘心自己一直吃亏呢?

但争这一口气也是要讲技巧的,你固然可以去跟仇人打一架当场报仇,也可以像越王勾践那样卧薪尝胆长线复仇,但是晏子会教给你,还可以用计谋。

当年晏子在齐国的时候,哪怕他高居相位都被人怠慢轻视了,然而就算他能言善辩,却并没有当场开始理论,而是用了一招借刀杀人的阳谋,只用了两个桃子就轻松解决了几个仇家。

一、将军狂妄

《晏子春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当时晏子因为帮助齐景公铲除了威胁国家的崔杼和庆封两位权臣,因此代替他们成为了齐国国相。

晏子也是齐国贵族出身的,还有着锄奸辅弼之功,并且才华在列国之间也是有口皆碑,因此他当国相那是相当根正苗红,群臣都对他非常敬服。

但也不是每个人看晏子都顺眼,自古文臣武将之间的关系就非常别扭,文臣觉得武将粗莽没脑子,武将觉得文臣矫情不果断。

所以齐国的武将们对晏子的态度也是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但至少大多数武将还是会做人的,在晏子面前表现得没有那么狂妄自大。

然而却有那么三个将军不讲究这个,他们就是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他们仗着自己对齐国劳苦功高,不比晏子的功绩差,因此就很不将晏子放在眼中。

当时有身份地位的人之间非常讲究礼仪,晏子就是一个非常守礼的人,甚至可以说他待人接物的态度有些谦卑了,身为一国之相却非常礼贤下士。

有一次他在进宫的时候见到了同样被召进宫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于是非常客气地迈着小步低头从这三位将军旁边走了过去。

别看虽然没直接打招呼,但是在当时的礼仪规范来说,小步快走表现的是庄重和谦逊,这是非常尊重的做法了,昂头挺胸大步流星才是轻慢看不起人。

晏子都这么客气了,这三位将军却眼高于顶,就像没看见晏子路过一样,继续坐着聊自己的事情,甚至连句招呼都没打,更别说起身回礼了。

哪怕晏子再恭谨,他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毕竟他可是能扳倒权臣的人,说他没脾气那是不可能的,只是为了维护庙堂的和谐而尽可能克己奉礼而已。

这三位将军却不止一次对他表现出轻视和怠慢了,他们三人虽然有功在身,但是论地位是高不过他这个国相的,按道理来说给他行礼才是合理的。

为了维护君臣和谐,晏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忍让,但这三人竟然蹬鼻子上脸越来越过分了,实在是老虎不发威就将晏子当成病猫了!

于是晏子就决定惩治他们一番,不只是为了报私仇,更是因为要是继续纵容这种眼高于顶的傲慢,将来他们轻慢一国之君也不是没可能,晏子这叫未雨绸缪。

正好趁着这次进宫与齐景公议政的机会,晏子脑中当即就浮现出了一个既能除掉他们仨,还能让自己与齐景公兵不血刃的两全计谋,准备说与齐景公听。

二、赏赐二桃

谈完正事之后,晏子就开始引入自己的话题,他对齐景公说:“臣听说,真正的勇士有能力是不够的,他还要有道义、讲礼节,这才能算得上是国之栋梁。”

齐景公听他这么一说就心领神会了,其实晏子之所以敢直接将这件事拿到台面上来讨论,就是因为他知道齐景公对这三人也是心有不满。

但是这三位将军一是有功傍身,二是他们虽然自傲,但对齐景公这个一国之君还是不敢太过放肆的,因此一直都抓不到他们什么把柄。

再说了,他们身为武将在军队中有一定号召力,本身也很有战斗力,所以就算想直接杀了他们,明杀暗杀两条路也都走不通。

晏子知道了齐景公的顾虑之后微微一笑,说道:“臣有一法,不用多说一句话更不用任何人去动手,就能让他们认命。”

齐景公十分好奇什么高深的计谋能够这么完美,没想到晏子只是说:“只要王上赐予他们三人两个桃子就够了,然后让他们自己论功劳大小来瓜分二桃。”

一开始齐景公还想问两个桃子如何分给三个人,但他瞬间意识到了这正是这个计谋的要害:因为三个人分不了两个桃子,所以他们之间必然为此起矛盾。

这个目的几乎可以说毫无掩饰,所以三位将军在得到了两个桃子之后也立马意识到了这就是个让他们自相残杀的局,但知道了难道就不争了么?

那是不可能的,因为齐景公的旨意说的就是让功劳最高的两人得到桃子,要是放弃争桃子,那岂不是不战而降承认自己没有功劳了么?

于是三个人一边在心里将晏子从里到外骂了个遍,一边开始跃跃欲试论证自己的功绩才是值得得到桃子的一个。

三、三士自刎

最先出手的是公孙接,他夸夸其谈自己打败野猪和老虎的经历,率先拿起了盘子里的一个桃子紧紧握在手中。

随后田开疆嗤笑一声,心想就你这点破事也配得上叫功绩?于是他讲述了自己在战场上率领齐国军队两次击退敌军来袭的战功,然后理所应当地拿起了剩下的那个桃子。

虽然盘子里已经没东西了,但是最后一位将军古冶子还是想要争一争的,于是他缓慢讲出了自己的功绩,原来他的功绩在三人之间才是最大的。

曾经齐国国君横渡黄河时被河中大鳖作祟困在河中间,于是古冶子毅然跳进汹涌的河中,然后逆流而上游了九里找到了大鳖,最后杀了它拯救了国君。

所以古冶子是有着最重要的救驾之功的,前两人的功劳和这比起来就是毛毛雨,因此他自然有得到一个桃子的自信心,准备逼两人让出来一个桃子。

然而前两位也不是那种厚脸皮的人,他们在听到了古冶子如此显耀的功绩,但却谦让地等到最后才说出来的时候瞬间感到无地自容。

毕竟“武无第二”,他们俩功绩比不上人家就算了,要是还厚颜无耻的话那才是真正面子里子都丢干净了。

于是他们羞愧地说到:“我们的功绩比不上您,为人却傲慢地高居人上,要是继续恬不知耻地活下去就更算不上是什么勇士了!”随后竟然双双拔剑自杀。

看着他们的尸体倒在了自己面前,自己可以随便拿哪个桃子都行,古冶子心中却没有一点高兴,因为他知道自己马上就会成为地上的第三具尸体。

他仰天长叹:“他们的死是我吹嘘自己导致的,要是只有我活下来了,那就是对同伴不仁不义,我固然可以选择苟且偷生,但那同样还算什么勇士?”

于是他抚摸了两下手中的桃子之后,悲戚地毅然扔下了它,随后举起剑自刎,三位将军就这样全军覆没,齐景公知道了这件事之后虽然高兴,但也隆重地为他们举行了葬礼。

这招“二桃杀三士”实在是绝,毫不费力就能造成如此巨大的效果,因此后人对此计也是反复品味、反复研究。

结语

其实晏子这个阳谋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他料定了这三位将军都是愿意舍生取义的人,要是那种苟且偷生的人是绝对不会为了一个桃子就自杀的。

所以“二桃杀三士”其实是防君子不防小人,那你觉得晏子到底是害了三个罪有应得之人,还是害了三位深明大义的君子呢?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