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小英雄马毛姐
1949年4月,长江北岸,解放军战士们枕戈待旦,准备发起渡江战役,解放全中国。在这支庞大的队伍里,有一位年仅14岁的小姑娘,她就是马毛姐。
战斗打响后,马毛姐毫不犹豫地跳上自家的木船,和哥哥一起运送解放军过江。子弹如雨点般在江面上穿梭,激起阵阵水花,船只在枪林弹雨中艰难前行。马毛姐丝毫不惧,她奋力划桨,手臂被敌人的子弹击中,鲜血直流,但她只是简单包扎,便继续投入战斗。在她的努力下,木船一次次往返于长江两岸,将一批又一批解放军战士安全送到南岸。
1951年,年仅16岁的马毛姐,作为“一等渡江功臣”走进了中南海。此前,在1949年那场决定中国命运走向的渡江战役里,长江江面炮火纷飞,子弹穿梭。马毛姐虽年仅14岁,却毅然投身其中,她的手臂被敌人子弹击中,鲜血染红了衣袖,可她只是简单包扎,便继续奋力划桨,在枪林弹雨中往返六次,运送三船解放军顺利过江。
这次,在中南海,毛主席笑容和蔼,亲切地和她交谈,询问她的经历。当得知她还没有正式名字时,毛主席笑着问:“你姓马,我姓毛,用我的姓为名,叫马毛姐,你觉得可好?”马毛姐又惊又喜,连忙点头答应。毛主席还鼓励她要好好学习,随后赠给她一个笔记本,上面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多年后,马毛姐依然难忘那个瞬间,毛主席的话语,一直激励着她,在平凡岗位默默奉献,传承红色精神。
此后,马毛姐始终牢记毛主席的嘱托,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升自己。她先后在合肥车站麻纺厂、针织厂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即使在退休后,她也热心参与公益事业,给青少年讲述革命故事,传承红色精神。
如今,马毛姐虽已步入暮年,但她的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当年的坚毅。她是渡江战役的亲历者,更是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见证者。她用自己的英勇无畏,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用一生的坚守,传承着革命先辈的精神。马毛姐的故事,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