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7日,2025 “非遗贺新春——云南非遗过大年” 系列活动新闻通气会在昆明举行。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云南省文旅系统精心策划了此次“非遗贺新春——云南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热忱欢迎海内外游客来云南过非遗大年,享冬暖花开的“醉美”时光,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承载的价值理念与精神力量深厚且长远。为庆祝这一文化盛事,云南省各级文旅部门齐心协力、精心筹备,一系列精彩纷呈、独具特色的非遗贺新春活动即将缤纷上演,只为给四海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文化体验 。
全省重点活动高达230多场2025年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云南即将开启的一系列非遗贺新春活动,覆盖广泛,类型多样。活动时间长达20多天,与春节假日和元宵节高度契合。
1月23日,云南省“非遗贺新春——云南非遗过大年”启动仪式将在昆明市五华区南屏街中心广场举行,随后全省各地将陆续举办230多场重点活动,遍及16州(市),其中包括68场表演类非遗项目活态展示展演、38场非遗进景区、非遗大集、16场非遗集市和非遗街区、3场非遗研学,为民众带来沉浸式的年味盛宴和云南版民俗文化大餐。
仅红河州建水县一个地方,人们在此可以沉浸式体验烟盒舞的轻盈、海菜腔的悠扬,感受建水紫陶的古朴韵味,领略“千年临安古城”的钟灵毓秀。大年初一至初七,建水非遗传承展演中心举办《遇见建水·品味乡愁》非遗专场晚会,《千年紫陶》《西门水 烧豆腐》《想吃才到建水来》《丰收铓鼓》等节目精彩不断。
多元民族春节文化精彩纷呈春节是云南各民族共同欢度的节日,此次系列活动涉及非遗十大所有类别数百个项目,将全面展示云南各地、各民族独特的春节文化与非遗魅力。
云南民族村在1月29日至2月4日期间,将呈现景颇族、哈尼族、傈僳族等多个民族的传统年俗活动,欢迎广大市民、游客和新闻记者到场参与体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山州麻栗坡、马关、富宁、广南等地精彩纷呈的活动,人们在此可体验苗族花山节的欢声笑语、射弩的精准技艺、陀螺的旋转乐趣、斗牛的激烈场景,在热闹与喜庆中体验民族风情的丰富多彩。
各地还将举行大量舞龙、舞狮、剪纸、写春联等传统春节习俗活动,以及晋宁山歌调子会、玉溪米线节、马龙抓鸡大赛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生动呈现云南的非遗独特魅力。
春节非遗打卡活动遍布全省云南省“非遗贺新春——云南非遗过大年”活动,多点举办,广泛参与。此次活动场地,广泛分布在景区、商圈、广场、公园、社区、村镇等各类公共场所,设置了丰富多样的体验、互动环节。1月23日至2月12日,全省16个州(市)的重点非遗活动将同步开展春节非遗打卡活动,群众参与并完成打卡任务后,可在活动现场领取精美的非遗文创产品。
系列活动由省、州市、县市区三级政府部门统筹协调,媒体、企业、社会力量以及文化志愿者积极响应、广泛参与。中国移动云南分公司设立“云南快闪非遗馆”,柏联百盛、顺城购物中心等举办“非遗进商圈”活动,云南白药联合打造“中医药健康养生集市”,昆明高山铺多肉公园举办“赶个年味儿集”,展现全社会共同参与、共襄盛举的良好氛围。
今年,百度百科与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携手打造“云南非遗过大年”(百科)AI追年地图,分时间、分区域、分特色给出活动指引,用户上传个人照片还可获得定制化新春头像,增强游客和群众的趣味性互动体验。
彩云之南,欢迎全国各地的游客奔赴而来,共度别具一格的非遗大年,沉浸式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解锁一段难忘的春节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