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春天,父亲赶集时帮了个女孩,三个月后,女孩的父亲来到我家

诗珊情情 2025-03-13 05:59:36

声明:为阅读方便,本文用第一人称写故事,情节虚构处理,切勿对号入座!

讲述人/雪梅 撰写/墙角梅花

88年的春天,到处都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在分田到户之前,我们家里从来没有养过猪,因为家里穷,平时我们全家人也填不饱肚子,更别提喂猪了。

自从分田到户之后,我们家的条件慢慢的好了起来,那几年,家里的麦子和玉米丰收了,有时候家里还会有剩饭,母亲也舍不得倒掉,看到村子里有人养猪,母亲也去买小猪。

那几年,每到春天的时候,母亲把小猪买回来,平时喂一些野菜或者是玉米面之类的,等到春节的时候,小猪就长成了大肥猪,母亲把那头肥猪卖了之后,春节期间就能买一些年货。

87年,我们家里养了两头猪,那年过年的时候,母亲把那两头大肥猪卖了,手里有了一些钱。

过完年之后,天气慢慢的暖和起来了,母亲打算再去买一头小猪,就叫上父亲和她一起去。

赶集的那天刚好是星期天,我在家里也没有事情,就和父母一起去赶集。

镇子上离我们家里有十几里地,因为家里穷,那年我家里也没有买自行车,三个人就步行着去赶集。

记得那天的天气有点热,父母在后边跟着,我一路小跑着到了镇子上,感觉特别热。

母亲却不顾劳累,她急匆匆的去看小猪了,父亲跟着母亲转了一圈,就回来了,因为父亲生性豪爽,而母亲做事情都是谨小慎微,集市上卖小猪的有好几家,母亲挑小猪的时候,她要仔仔细细的挑选,而父亲根本就没有那个耐心。

那天,父亲和我在路旁边等着母亲挑好小猪之后,父亲背着竹篓子,把小猪背回家就行。(我们家里每次买小猪的时候,父亲都要跟着去,因为山路崎岖,母亲的个子也不高,父亲身材高大,力气也很大,父亲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小猪背到家里。)

望着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们,我就让父亲带着我到处转转,其实我只是想让父亲给我买一些吃的,我特别想吃那种老式的钙奶饼干,因为那种钙奶饼干特别好吃,只有每年春节,市里的姨奶来我家里走亲戚的时候,她才会带一包钙奶饼干,那天刚好趁着赶集,我想让父亲给我买几块钙奶饼干。

看到我期盼的眼神,父亲只好带着我,向着卖点心的那个摊位走去。

我们刚刚走到卖点心的摊位附近,就听见一个妇女大声的说道:“红英,你今天不把那三块钱给我拿出来,你就别想回家吃饭。

今天上午,你的弟弟还没有起床,我在家里给你的弟弟炖鸡蛋,没有时间出来,让你给弟弟买三元钱的钙奶饼干,你一上午都没有回家,现在已经吃过午饭了,你竟然还在集市上转悠,你给弟弟买的钙奶饼干在什么地方?如果你没有买钙奶饼干了,把三元钱给我,我自己去买钙奶饼干。”

听到这个女人沙哑的声音之后,我急忙望去,有一个30多岁的妇女,正对着一个小女孩大声的吆喝着。

那个妇女长的又高又胖,她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在妇女的对面,站着一个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小女孩,那个小女孩长得很瘦,头发也很凌乱,衣服上到处都是脏,而那个妇女和她抱着的小男孩,都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

“你早上确实是给我了三元钱,但是,我来集市上买钙奶饼干的时候,不小心掉到了路上,也不知道掉到了什么地方。”小女孩低着头,小声的说道。

“这怎么可能?我们家到集市上,离得也很近,你的衣服口袋前几天破了一个洞,我还给你找了一块布,你已经把那个洞缝上了,三元钱在你的口袋里,怎么可能会丢?你如果不把那三元钱找出来,看我今天回家怎么揍你。”妇女气呼呼的对那个女孩说道。

而妇女抱着的那个小男孩听到“钙奶饼干”这几个字之后,不停的哭喊着:“妈妈,我要吃饼干……”

“那三元钱已经没有了。”小女孩低着头,磕磕绊绊的说着。

看到这些之后,我和父亲皱起了眉头,因为我们觉得这个小女孩说不定是这位妇女的女儿,但是,看着又有点不像,因为这位妇女长大又高又胖,而这个小女孩却那么瘦弱,并且这位妇女穿的衣服看着是一身新衣服,这个小女孩的衣服上打了好几个补丁,并且小女孩和这位妇女说话的时候,她一直都没有称呼那位妇女为“妈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红英,你竟然敢和我顶嘴。”妇女说到这里的时候,她把小男孩放到了地上,伸手就抓住了小女孩的胳膊,并且妇女把胳膊抬了起来,准备揍那个小女孩。

父亲看到这些之后,他再也看不下去了,急忙上前,一下子把那个小女孩护在了身后,对那位妇女说道:“有什么事情了,慢慢的说清楚,孩子这么小,你怎么能打她呢?”

因为父亲长得身材高大,那位妇女看到父亲,当时就愣了一下,把举在空中的手放了下来,气呼呼的说道:“你是谁?我怎么不认识你?你是不是想管闲事”?

而父亲并没有回答那位妇女的话,他弯下腰,指着那位妇女,对那位小女孩说道:“孩子,你认识她吗?你和她究竟是什么关系?”

小女孩听到父亲的话之后,她紧咬着嘴唇,一句话也没有说,十分害怕的抬头看了那位妇女一眼,再也不说一句话了。

正在这个时候,旁边来了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她看到那位妇女之后,就气呼呼的说道:“巧珍,你又在街上欺负红英了,红英的父亲没有在家,你的儿子也三岁了,你也是做母亲的人,你怎么能欺负没有娘的孩子啊?”

那位妇女听到这些话之后,她的脸一下子就红了,急忙抱着孩子,急匆匆的走了。

老奶奶急忙弯腰,拉着红英的手,说道:“红英,刚才你继母有没有欺负你?如果你继母欺负你了,你和我说一声,等你爹回来了,我告诉你爹。”

那个叫作红英的小女孩,听到这些话之后,她的头低的更低了。

老奶奶看到旁边围了几个人,她长叹了一声,指着红英对我们说道:“这个红英,实在是可怜啊!她的母亲前两年去世了,红英的爹一个人在家带着红英,日子过得也很苦,去年冬天,红英她爹,才把这个巧珍娶到了家里,全家人的生活也是越来越难,刚好红英有一个表舅,在外地的河边办了一个沙场,就让红英他爹,去外地帮忙了。

我们家和红英也不是亲戚,只不过我和红英是邻居,自从红英她爹走后,我就经常听到红英在家里哭,我这个人虽然年龄大了,但是,我看不惯那些不平的事情,每次红英被她的继母欺负了,我就会去帮着红英。”

红英听到这些话之后,她一下子就拉住了老奶奶胳膊,小声的叫道:“奶奶”。

老奶奶抚摸着红英的头发,说道:“虽然我不是红英的亲奶奶,但是,我从小看着红英长大,红英这个孩子可乖巧懂事了,可是自从红英的爹把这个巧珍娶到了家里,过了年到现在,红英的苦日子就开始了,我也没有办法,我的手里也没有钱,根本就帮不了红英啊!”老人说到这里的时候,她的眼眶已经湿润了。

父亲听到这些话之后,他急忙问道:“大娘,你们家住在什么地方?”

老奶奶仔细的打量了我的父亲一下,她就对父亲说道:“我们家就住在这道街的后面,我家住在东边第 一家,红英和我们家紧挨着,红英的父亲叫作建涛。”

“奶奶,今天继母确实给我了三元钱,那三元钱我也没有弄丢,因为我爹去外地的时候,父亲给我留下了八元钱,让我平时买书本和橡皮之类的,但是,自从我爹走后,我的继母就把那八元钱要走了,她说她替我保管着,但是,等我想和继母要钱买本子的时候,继母却说那八元钱已经花完了,她不给我一分钱的零花钱。

我的本子和橡皮都用完了,也没有钱买新的,于是我就和同学们借钱,一共断断续续的借了三元钱,我用那三元钱买本子和铅笔之类的,我一共借了六位同学,每位同学借了五角钱。

刚好今天继母给我三元钱,让我给弟弟买饼干,我就把那三元钱还给了我的六位同学,但是,我一直不敢回家,就在集市上到处转悠,想不到我的继母又带着弟弟找到了我。”红英说到这里的时候,她的眼泪大颗大颗的掉了下来。

“这个巧珍啊!她把红英的钱都骗走了,红英的爹,估计到收麦子的时候,才会回来,我想着让别人给红英她爹写一封信,告诉红英在家里的日子不好过,但是,红英不让大家写信,她说她爹好不容易到了外地,来回车费就需要不少钱,她想让她爹在外地多挣一些钱,红英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啊!想到那个巧珍,我就生气……”老奶奶说到这里的时候,她气的嘴唇直哆嗦,一边说着,一边不停的拿着拐杖敲着地面。

父亲听到这些话之后,他急忙对老奶奶说道:“老人家,我叫建设,家住在柳河村,我的女儿雪梅看着和红英一样大,我见不得这么小的孩子被别人欺负,今天我来赶集,刚好我的手里有钱,如果你信任我了,我现在就带着红英,去旁边的小商店给红英买一些作业本和铅笔,让她以后在学习中用,省的再和她的继母要钱。”

听到父亲说的这些话之后,我愣了一下,因为我知道父亲手里的钱也不多,但是,他看到红英可怜,就毫不犹豫的想着帮红英。(后来,父亲才告诉我:因为红英看着和我的年龄差不多,他作为父亲,看到红英的处境,他的心里也难过,只想尽自己最 大的努力,帮红英一把。)

奶奶听到这些话之后,她急忙说道:“谢谢你了,好心人,那就麻烦你先带着红英,去买一些作业本,等到红英她爹回来了,我一定让他把欠你的钱还了。”

那天,父亲在小商店给红英买了两摞子作业本,还有两捆铅笔和几块橡皮。

正当父亲给红英买作业本的时候,母亲也找到了我们。

当母亲知道事情的经过之后,也是不停的叹息着,看到红英那么可怜,母亲就从口袋里拿出来了四元钱,递给了红英,不停的交代着,让她把这四元钱藏好,不要被她的继母发现。

父亲给红英买作业本的时候,老奶奶一直在旁边看着我们,当奶奶看到我的父母准备走的时候,急忙拦住了他们。

“你们先不要走,红英她爹没有在家,如果红英这次回去之后,估计说不定还要受巧珍的气,你们能不能把红英送到家里?并且还告诉红英,就说你们是红英的亲戚,让巧珍平时一定要善待红衣,因为巧珍这个人欺软怕硬,而红英她爹在这个村子里,也没有亲戚,巧珍以为红英无依无靠,就经常欺负红英,如果她知道你们是红英的亲戚,估计以后就不会再欺负红英了。”

父亲听到这些话之后,他不停的点着头。

那天,在老奶奶的带领之下,我的父亲去了红英的家里,父亲告诉红英的继母:他是红英的表伯,他以后会经常来看红英,让红英的继母,在生活中一定要善待红英。

那天,红英的继母看到我的父母都去了她的家里,她不停的点着头,还承当一定要好好的对待红英。

那天,我以为父亲只是去红英的家里做做样子罢了,想不到我的父母,自从知道红英的家住在什么地方之后,每次他们去赶集的时候,都要去红英的家里看看红英。

有时候,我的父母还会把红英带出来,给红英买一些好吃的,而我的母亲又给红英送去了两套衣服。(因为那些年,我们家里穷,平时我也很少买衣服,我的衣服都是市里的表姐送给我的旧衣服,母亲把表姐的衣服挑出来了两套,送给了红英。)

三个月后,每天早上,我起床之后,都听见布谷鸟在不停的叫着,因为地里的麦子马上就要熟了,父亲把镰刀都找了出来,放在磨刀石上磨了又磨,因为马上就要收麦子了。

有一天早上,我们全家人正在吃饭的时候,忽然家里来了两位客人:一位30多岁的中年男人,他的左手提着一篮子油条,右手还拿了一篮子杏,在男人的身后,跟着一个小女孩,那个小女孩正是红英。

红英看到我们之后,她轻轻的拉了一下那个男人的胳膊,那个男人弯下腰,红英小声的在他的耳边说了一些话。

男人听了红英的话之后,他急忙直起身,笑眯眯的对我的父亲说道:“老哥,我总算是找到了你们家了,我是红英的父亲建涛,我听说你住在柳河村,你的女儿叫作雪梅,就一路打听着,来到了你们家里,我前两天才从外地回来,今天早上特意来你们家里,感谢我不在家的这段时间,你们帮忙照顾我的女儿。”

父亲听到这些话之后,急忙搬来了凳子,让红英的父亲坐下说话。

那天经过聊天,我们才知道,去年冬天,红英的父亲把红英的继母娶到家里之后,刚开始,红英的父亲在家的那段时间,继母对红英一直很好。红英的父亲就放心的把红英交给继母,自己去外地干活了,想不到他回来之后,左邻右舍都说红英的继母对红英不好,就特别生气,昨天他就把红英的继母打发走了,今天特意来我们家里,感谢我的父母。

“老哥,这次我把麦子收完之后,就准备重新去外地了,这次我去外地的时候,也带上红英,让我的远房亲戚找一下熟人,让红英在外地上学。”

听到红英的父亲这么一说,我们全家人都不停的点着头,毕竟红英跟着亲生父亲,生活肯定会幸福的。

后来,父亲知道红英的父亲比他小四岁,就让我们称呼红英的父亲为“赵叔”。

那次,赵叔临走的时候,拿出来了十元钱,他说我的父亲给红英买了作业本,并且还给红英发了四元钱的零花钱,这是应该还我们的钱。(我的父母说什么也不想要那些钱,但是赵叔还是坚持把十元钱留了下来。)

后来父亲再去赶集的时候,又去过红英的家里两次,他看到红英家里的大门紧锁着,就知道赵叔带着红英去外地走了。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再也没有见过赵叔和红英。

八年后的一天,赵叔突然来到了我家。

赵叔这次来我们家里的时候,和八年前完全不一样,因为八年前赵叔来我们家里的时候,他衣衫褴褛,整个人看着很沧桑,但是,这次赵叔来我们家里的时候,却是西装革履。

赵叔告诉我的父母:他不在外地的沙场干活了,这些年,他的手里积攒了一些钱,就来我们本地,在河边也开了一个沙场,以后如果我们盖房子,需要沙子之类的,只管开口就行。

三年之后,得知我家盖房子,长,赵叔就拉来了两车沙子,让我们家里盖房子用。

父亲给赵叔送去沙子的钱,但是,赵叔却没有要钱,父亲又连着送了两次钱,赵叔都又把钱退了回来。

而我的父亲也不想占别人的便宜,那年春节,就买了一些礼品,送到赵叔的家里,作为感谢。

没想到,到了那年初三,赵叔拿着礼品,带着红英来我的家里走亲戚。

“老哥,我没有上过几天学,也没有文化,但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那年,我没有在家的时候,你帮了我的女儿,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来,你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咱们两个人以后既是朋友,也是兄弟,以后只要能用得着我的地方,只管开口就行。”那次,赵叔一边喝酒,一边泪流满面的和父亲说着这些话。

所以说,一来二去,我们家和赵叔就成了亲戚,在平时的生活中,只要谁家遇到困难了,彼此都会出手相帮。

一直到现在,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红英和赵叔都会来我的家里走亲戚。

在这个世上,有一种亲人,他们或许和你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他们却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这种亲情最 为珍贵!​

1 阅读:1

诗珊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