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中,弹药补给为战局关键。捷克曾承诺供乌80万发炮弹,至今仅交付18万发,致乌军弹药荒加剧,预测此困境或延续至下半年。
捷克在援乌中负责搜集炮弹。2024年初,捷克联合欧洲国家倡议为乌采购炮弹,目标150万枚以解其困。捷克总统称已购80万枚,计划年内分批交付乌克兰。
随时间推移,承诺与现实差距显现。乌克兰总理预计购18万炮弹,捷克总理官宣首批刚抵。炮弹来源复杂,协调难度大,交付时间屡推。从几周至数月,再到6月始,乌克兰希望屡落空。
现18万发炮弹已至,仅占承诺80万发的一小部分。剩余缺口巨大,危及乌军前线。捷克CSG公司称,其代购的炮弹约半数存严重质量问题,需改造,耗时且费资。
乌克兰军队受弹药荒直接影响严重。战场上,炮弹为士兵生命线,缺乏则先进装备无用。泽连斯基诉炮弹短缺,日发射量由300减至10发。弹药匮乏限制作战,攻防皆受制,持续则战场处境更艰。
宏观战略视角下,捷克炮弹迟交凸显西方援乌乏力及乌方脆弱。美、德、法等虽为主力,但产能不足、政治分歧致援效不佳。捷克等积极援乌,亦受现实所限。乌需重审战略处境。
乌军弹药短缺问题短期无解。冲突加剧弹药消耗,西方援助又不确定。捷克80万炮弹缺口凸显乌军艰难,下半年战局或因此更趋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