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一个人的个性与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

天狼看法 2023-05-06 13:02:26

为什么说一个人的个性与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

五四运动时期的周总理

周总理的祖籍是浙江绍兴,清代末期,绍兴读书人多出师爷,而周总理的爷爷周起魁就是一名典型的师爷,他先去淮安做师爷,后代理了安东、阜宁、桃源等县的知县,还做过海州直隶州知州。

这既是一种家学渊源,也是一种文化传承,这种文化传承无形之中浸润在一个家族的血脉里,一脉相承。周总理的爷爷50多岁就去世了,只留下自己居住的房子,并没有田产,到周总理的父辈手里,家庭的经济状况其实就已经相当衰败了。

周总理不到1岁就过继给了最小的叔父周贻淦,而此时周贻淦已经病重,2个月后,周贻淦还是去世了。年幼的周总理就由守寡的嗣母陈氏抚养。陈氏是贫寒读书人家出身,性格温和,为人诚恳,处事细心。

嗣母陈氏把周总理视为己出,倾尽全部的心血抚养和教育周总理。嗣母对周总理的管教极为严格,从四五岁开始,就要求他每天黎明时分起床,在窗前教他读书,日复一日,雷打不动。

一次,周总理的大弟弟和他在玩耍时,周总理差点被大弟弟手里的小刀伤到眼睛,此后,嗣母陈氏就不再轻易让他出去,整天把他关在家里念书。她一有闲暇,就教周总理背唐诗,也给他讲故事。直到周总理10岁时,嗣母陈氏因感染肺结核去世,他几乎一天都没有离开嗣母陈氏。

嗣母温婉沉静的个性,以及过分仁慈谦让的处世态度,给周总理的性格产生了刻进骨子里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周总理一生为人处事都体现了这种过分仁慈谦让的性格:只管付出,不管回报;有功是别人的,有过是自己的。很显然,这种过分仁慈谦让的性格是不适合当“头头”的。

周总理的生身母亲万冬儿则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个性开朗,精明果断,非常善于处理具体事务。周总理的外祖父曾做过淮安府清河县(后改名淮阴县)9年知县,母亲万冬儿曾读过五六年家塾,可算知书达理。

周总理6岁时曾跟随父亲、生母和嗣母一起到清河县居住,外祖父家是个大家族,生母万冬儿经常带着周总理去处理家族内部的纠纷,每次处理问题她总能耐心先把情况弄清楚,再发表意见,往往能一针见血地解决问题。周总理耳濡目染,学到了不少处理事情的办法。但这种影响容易让他从年轻时候就会潜意识地让自己往处理具体事务的方向发展,这显然是不适合当“头头”的。

在日本时的周总理

但很遗憾的是,那时候这个大家庭的经济境况已经一天不如一天,而周总理的父亲又非常老实、胆小,能力也比较差,在清河县只能谋到一个月薪16元的小差事,家里几乎都靠借钱过日子。心气颇高的生母万冬儿又劳累、又愁闷,一病不起,她去世时,周总理只有9岁。

为周总理两个母亲办完丧事后,家里已经债台高筑,周总理的父亲经人介绍去了湖北谋差事,10岁的周总理只好领着9岁的大弟弟和4岁的小弟弟回到淮安那个残破不堪的老家。老家还有一个从年轻时就偏瘫在床的叔父,这个家就靠10岁的周总理出面承担任何事情。

周家这个没落的封建家庭日子还得继续,没有地产,只有居住的房屋,有段时间甚至一部分房屋也被抵押出去了。总有要债的人上门,有时靠伯父寄些钱回来还掉一笔债。很多时候周总理只能把母亲的遗物拿去典当,日子如此艰难,可还得维护封建家庭的面子。

那时候,周家虽然已经败落,可还是有好多时候要摆空场面,各种礼仪和规矩特别多,还要死撑着外头的场面。周总理就在墙上贴了一张纸,按照封建家庭的习俗,把亲戚们的生日、死期全都记在上面,到日子就要借钱送礼,还要到处磕头。童年时期的这段经历让周总理不够自信,容易养成“在夹缝当中求生存”的性格,缺乏霸气,这是不适合当“头头”的。

这种沉重的生活担子,别说是一个10岁的孩子,就是一个成年人也足以令人窒息啊!但10岁的周总理咬紧牙关,独自扛下了这一切。周总理12岁时,跟随伯父周贻赓去了东北。初去东北时,周总理文弱瘦小,又是一口浓重的南方口音,经常受到一些大同学的辱骂、欺辱甚至殴打。周总理就想办法结交了一批和他类似的男孩子,人多势众之后,那些大同学再来欺辱他,他们就抵抗和对打,此后,那些大同学再也不敢欺辱他了。

1913年,15岁的周总理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在这里读了4年。在这4年中,周总理都是住宿在学校里过集体生活,连假期也是这样,很少回家。周总理从12岁就离开家乡,离开亲人,而他从小就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这让他经常因为思念家乡和亲人而倍感痛苦。周总理对学校和周围的同学就格外依恋,他以校为家,以同学为兄弟,倾注了非常多的感情去结交许多同学,和许多同学成为志同道合的至交好友。

这也使得周总理养成了这样的个性: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他乐于默默为大家奉献,但从不愿出风头,心甘情愿为他人做嫁衣。过于重感情,使得他容易在重大事情面前受感情影响,抹不开情面,也缺乏果断的杀伐;心甘情愿为他人做嫁衣,使得他不由自主地会把自己摆在绿叶的位置,形成这种思维和处事习惯,这种性格其实也是不适合做“头头”的。

青年毛主席

毛主席虽然出身于湖南穷乡僻壤的韶山冲,世代务农。但他有一个在当时来说可以算是非常精明能干的父亲,又有一个仁慈宽厚、慷慨厚道的母亲。毛主席的母亲是1919年去世,父亲是1920年去世,那时候毛主席已经是快30岁的有作为的年轻人了。

父亲很精明能干,在他手上就让这个家庭从贫农变成相对富有的富农,甚至家里还雇佣过短工。毛主席比周总理幸运、幸福多了,他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几乎都没有离开父母的呵护和教导。众所周知,一个人、尤其是男性,如果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呵护和教导是会在内心产生浓重阴影的。

父亲对毛主席的管教非常严格,甚至非常苛刻,但这种苛刻其实本质上是一种磨砺和打磨,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教育儿子惯用的一种方法:因为儿子不能娇生惯养,应该让他在艰苦的条件下去磨砺、去打磨,毛主席从小到大受到的正是这种教育。也正是这种磨砺和打磨,让毛主席从小养成了许多终身受益的个性:吃苦耐劳、不怕艰难,深知普通民众的疾苦。

父亲对毛主席培养的目标很现实,就是希望毛主席能成为像他自己那样,甚至是超过自己的一种善于经营的精明强干的人。再加上父亲向来对他和2个弟弟采用的都是高压的管教手段,导致毛主席经常和父亲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就导致毛主席产生了强烈的反抗心理。

一次,毛主席又和父亲发生了冲突,父亲追着他打,他就跑到池塘边,声称父亲再逼近,他就跳下去。再加上母亲在旁边调解,这场冲突以父亲让步而告终。这件事让毛主席明白了一个道理,对待不合理的高压不能逆来顺受,不然会遭到更多打骂,只有坚决反抗才能为自己争取权益。

毛主席这种在不合理的打压面前决不服输、决不低头的个性可以说贯穿了他的一生,尤其是在中央苏区时期,他几次三番地遭到“左”倾错误路线的无情打击,他从来没有认输服软,哪怕他的职位被撸得干干净净,他也决不低头。这就是当“头头”最重要的个性之一,没有这种个性,试想,怎么当得了“头头”?

父亲对毛主席的管教虽然是严格甚至苛刻,但其实父亲对他的爱是非常深沉的,当父亲在与毛主席多次的冲突中发现,毛主席决不是他想要塑造成的那种只是做做小生意的人时,他主动向毛主席让步了:此后,不管毛主席以什么理由向他拿钱,他都默默支持,这才让毛主席年轻时那一段日子过得那么洒脱,想报考什么学校就报考什么学校,想退学就退学。

有个这样爱得深沉的父亲长期默默支持自己,有个仁慈宽厚的母亲默默庇护自己,毛主席从小就没有怕过谁,也从来没有在幼小的年纪遭受生活和社会的毒打,从来就没有被任何儿女情长的东西羁绊过。所以,毛主席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害怕、没有儿女情长、没有瞻前顾后,这就养成了他天不怕地不怕,天地之大任我遨游的大气魄,正是这种大气魄让毛主席后来成为“头头”的不二人选和天选之子!

参考文献:

《周恩来传》: 金冲及著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毛泽东传》: 金冲及著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