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巨头英伟达老板黄仁勋公开表达对华为的敬佩,实为英雄惺惺相惜

空间斯坦 2025-03-24 17:32:43

在全球AI浪潮中的英伟达,其创始人黄仁勋的一举一动无疑牵动着科技界的神经。然而,这位“AI教父”近期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却以罕见的坦诚将聚光灯投向中国科技巨头华为,直言“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征服了他们涉足的每一个市场”。

要知道华为当年可是AI芯片的引领者,比英伟达都牛,不过后面因为制裁,逐渐被英伟达超越。黄仁勋脱口即出的果断回答,当着全球的面称华为是中国最强科技公司,这番评价不仅是对华为技术实力的认可,更折射出全球科技竞争格局的深刻变革。

若要问谁是中国科技代表,谁能跻身全球科技前列,毫无疑问,只有华为,而且是断代地领先。

虽然华为强得令人发指,在崇尚强者的国外深受崇敬,但华为如今在国内却被喷得体无完肤,一文不值,没办法,华为是典型的“理工男”,不会玩舆论手段,耍小手段,直接被某些公司和群体给牵着舆论鼻子走。

至于为什么华为会被某些公司和非人生物群体攻击,原因不外乎有二。一是华为太强,直接断了他们的财路;二是华为太强,影响到这些公司和群体的上游供应商爸爸。于是,善于玩弄舆论于鼓掌的这些贩夫走卒勾结国外供应商爸爸一起发起舆论攻击,华为如今就是在如此内忧外患的环境下扛着中国科技行业艰难前行。

从“制裁裂缝”到“全产业链突围”:华为的技术硬实力

自2019年遭受美国全方位制裁以来,华为通过“压强式投入”在通信、半导体、操作系统、AI芯片等领域实现了系统性突破。其昇腾(Ascend)AI芯片已能对标英伟达的GPU,而鸿蒙系统用户量突破8亿,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更关键的是,华为通过“全栈式布局”重构产业链:从芯片设计(麒麟、昇腾)、操作系统(鸿蒙、欧拉)、通信标准(5G/6G)到智能终端(手机、汽车),形成了技术闭环生态。不夸张地说,华为以一己之力,带领中国科技抗衡着全球领先的众多美国科技巨头,如苹果,英伟达,英特尔,谷歌,高通,甲骨文等……

这种突破直接撼动了美国科技霸权。黄仁勋指出,美国的制裁反而加速了中国半导体自主化进程——华为通过“将多颗芯片集群构建强大系统”的创新路径,证明了技术封锁的局限性。英伟达已连续两年将华为列为芯片、云服务、计算处理与网络产品的四大竞争对手之一,这种来自行业龙头的“认证”更具说服力。

科技博弈的底层逻辑:从“单点压制”到“生态竞争”

黄仁勋的发言揭示了全球科技竞争的新范式。过去,美国通过芯片断供等“卡脖子”手段压制华为,但华为的突围证明:单点技术优势已不足以制胜,生态构建与全产业链整合才是核心。例如,昇腾芯片与MindSpore框架的结合,形成了从硬件到软件的AI开发体系;鸿蒙系统通过分布式架构打通手机、汽车、IoT设备,构建万物互联生态。

这种竞争逻辑的转变倒逼英伟达调整战略。在2025年GTC大会上,黄仁勋宣布英伟达将从“卖芯片”转型为“AI基础设施供应商”,甚至打造“AI工厂”生成“数字燃料”。这与华为“软硬件协同+全场景覆盖”的路径不谋而合,凸显底层基础设施的主导权争夺已白热化。

制裁悖论与全球产业链重构

美国对华为的制裁暴露出战略矛盾:一方面限制高端芯片出口,另一方面依赖中国市场和制造能力。黄仁勋直言,美国政策“搞得很糟糕”,因为中国拥有全球50%的AI人才储备,华为的研发投入(2024年达238亿美元)使其在制裁下仍能快速迭代技术。这种韧性推动全球产业链重塑——英伟达虽计划斥资千亿美元采购美国本土芯片,但仍强调供应链需“遍布全球”,而华为通过扶持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本土供应商,逐步构建去美化供应链。

国内舆论战:技术巨头的“孤独困境”

尽管华为在全球赢得尊重,但其在国内却面临复杂舆论环境。2025年初,某车企高管公开质疑华为智能驾驶系统,尽管实测证明华为技术领先,争议仍被算法放大;同期曝光的招聘舞弊事件,虽华为迅速处理涉事人员,但仍被渲染为“管理失控”。这种“内外温差”背后,既有商业竞争导致的舆论攻讦,也有产业链利益冲突——华为的垂直整合模式触及手机厂商、车企等利益链,引发“既合作又对抗”的复杂局面。

科技竞争的本质是体系化创新

黄仁勋的“华为论”为全球科技竞争提供了三个关键启示:

技术韧性重于短期优势:华为证明,通过基础研发投入(占年收入25%)和人才储备,可突破封锁形成反脆弱性;

生态话语权决定产业高度:操作系统、AI框架等底层平台的价值已超越单一产品,成为定义行业规则的核心;

全球化不可逆:即便强如英伟达,仍需平衡本土化与全球合作,任何“脱钩”企图都将加剧技术碎片化。

华为的崛起不仅是企业的成功,更是中国科技从跟随到并跑、领跑的缩影。黄仁勋的坦诚,既是强者间的惺惺相惜,也是对全球创新规律的尊重。当科技竞争进入“深水区”,唯有坚持开放创新、构建韧性生态,才能在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华为的下一步,或许将聚焦量子计算、6G或光刻技术,但无论如何,这场由中国科技力量主导的变革,已不可逆转。

这次黄仁勋这么坦诚地表明对华为的佩服,也是强者对强者的惺惺相惜了,难得有专业的人士,冒着全球各种压力,为华为发声,属实太不容易了。

0 阅读:37
评论列表
  • 2025-03-24 21:57

    老黄敬佩小米吧,小米才是中国最有技术的公司,让美国搞小米科技战才能赢得了中国

空间斯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