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南京市民李女士从2018年开始,就让孩子在一家叫海豚教育的机构进行一对一课外辅导,几年花费68万左右。她认为“想要小孩学习好,就要多补课”,但是孩子上初中后,成绩开始不太理想,尤其是数学。李女士发现,数学老师只有小学教师资格证,气愤之下李女士夫妻便要求机构退还初中以后的相关费用约14万元。然而,该教育机构负责人只愿退未上的课时费9万多元,并称数学老师没有初中教师资格证,并不影响教学。
据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从营业执照上看,这家机构主营的是中小学校外托管服务,托管期间,严禁开展学科类培训。该机构已经涉嫌违法违规,教育局将联合属地街道对其进行取缔。
在要求严格落实执行国家“双减”政策的大环境下,为何依然还有学科类培训机构在“偷偷营业”?此次事件,暴露出家长固守“分数论”的老旧思想,以及对学生未来发展的“焦虑”,导致对当下学科的疯狂“内卷”。也暴露出培训机构,对于国家法律法规的“置若罔闻”,对于商业利益的“趋之若鹜”,对教育宗旨的“本末倒置”。
“双减”政策的发布实施,旨在通过综合治理和系统治理,提高学校的综合教学能力,减轻学生压力,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资源尽可能均衡发展,实现树德育人教育目标。让老师能够潜心于教学,让学生能够劳逸结合、个性发展,让机构市场回归于教育本质。
然而,“双减”政策颁布已经三年了,仍然有机构在“顶风作案”,“换个马甲”继续潜伏在焦虑的家长周围,趁势而入,不断圈钱。但是往往这类机构并不具备办学许可,营业执照的范围大体也不包含学科类辅导,正如上述的海豚机构。
这就提醒家长,一方面要转变教育理念,把“唯分数是瞻”的思想转变为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另一方面,家长在给孩子报其他文娱兴趣班的时候,也要留心机构是否有办学资质,营业执照范围是否和实际一致,避免财力和精力的双重损失。
除此之外,学校是落实素质教育,推行“双减”的“前线阵地”。这就需要校方持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合理安排课程、完善教学、文体设施设备,以满足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需求,减轻学生学业压力的同时,也减少家长的精神焦虑。
最后,规范校外教育乱象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合力之下,“马甲变装”必然逃无可逃,“恶性内卷”也必然转成“良性发展”,以人为本的“百年树人”教育目标也将逐步实现。
作者: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