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阳市周王城广场有一座巨大的雕塑,这座雕塑就是为了纪念洛阳城的营造者周公而立的。

周公,姓姬,名旦,周原(今陕西岐山)人,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周公协助武王伐纣灭殷,在武王死后,代替年少的成王处理国事。周成王三年,他率兵东征,平定了管叔、蔡叔与淮夷发动的叛乱。之后,为方便管理,他开始兴建洛邑,迁九鼎到洛邑,还大肆分封同姓宗族子弟,用来捍卫周天子政权。
传说农历二月二为周公诞辰,这一天洛阳市民准备鲜花:如菊花、百合等,寓意对周公的敬重;准备时令水果如苹果、橘子,象征平安吉祥;还可准备香烛、酒等传统祭品。洁净自身:提前沐浴净身,穿着整洁得体的服装,以示对周公的虔诚。
他们在周公像前,先点燃香烛,手持香向周公像鞠躬行礼,一般行三鞠躬礼。然后将准备好的祭品摆放在台阶上,默默祈祷,表达对周公的敬仰,祈求护佑等。
在洛阳当地有句:“西来的祖宗东来的娘”流传甚广的一个谚语,它反映了几千年前周公带领陕西人迁移到洛阳,并在这里筑城营建洛邑,开荒屯田的历史,以及人们尊重历史的情怀,“西来的祖宗东来的娘”是脍炙人口的洛阳谚语,有可靠的科学依据和历史依据,并非空穴来风,记录了洛阳是一个移民的地方,是洛阳历史在民间民风民俗文化中的历史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