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年那会儿全军上下搞军衔评定,这事儿说来可真有趣,毛主席亲自操刀提名,搞出了一帅四将,还给三千多老红军都整了个少校的衔,这里头道道多着呢。
毛主席开评定会的时候自个儿先把大元帅给推了,朱德总司令也跟着说不要元帅衔,结果毛主席笑着说没你这军衔评不下去,这话说的可有意思。
评军衔这事情看着简单,实际上里头学问大着呢,得有人服众又懂规矩的来主持,朱德在军中威望高,说一不二的性格正适合干这个。
那会儿军队里头论资排辈可重要了,朱德打仗带兵这么多年,威信摆在那儿,他要是都不接受军衔,底下的人怎么评呢。
军中上下都知道,朱老总这人从来不喜欢搞特殊,可这回不同,这是为了全军的制度建设,为了部队的正规化。
在井冈山时期给毛主席当过秘书的谭政,这人是真懂政工,在部队里干政工工作干得可好,是老毛亲自点名要他当大将的。
谭政这个人特别了解基层官兵的想法,他搞政工工作总能抓住要害,这也是为啥能被破格提拔的原因之一。
说起来谭政这人做事特别细心,在井冈山时期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本事,把毛主席的工作安排得妥妥帖帖的。
韩先楚这个人在军中那可是出了名的,打仗从来没输过,大家都叫他旋风将军,原本总干部部给他定的是中将。
解放海南那仗打得漂亮,毛主席特意问过这事,觉得这功劳不小,就把他的军衔往上提了一级,这事在军中传为佳话。
韩先楚这个人打仗特别有一套,不管什么战役到他手里都能打赢,这种本事在我军将领中也是少见。
皮定均原本按资历应该是个少将,但是在中原突围的时候立了大功,毛主席特意关照了这事。
那次中原突围可不是一般的难,皮定均带着部队硬是给杀出来了,这份本事和勇气确实值得重用。
阎红彦这个人虽然调地方工作去了,按理说不该参与军衔评定,但是毛主席觉得得给陕北红军留个代表。
这事说明评军衔不光看现在的职务,还得考虑历史贡献,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红军都能评上军衔的原因。
有不少老红军打了快二十年仗了,可是职务还不高,有的就是个排长连长,毛主席觉得这些人功劳不小。
这些老红军都是跟着党打江山的功臣,虽然有的人职务不高,但是对革命的贡献是实打实的。
对这些基层的老同志来说,这个少校军衔不光是个荣誉,更是组织对他们多年奋斗的一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