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为官得罪太多权贵,26年仍升迁25次,你看他背后靠山是谁?

白云史话有记录 2024-01-06 02:08:16
前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令人敬仰的官员,他名叫包拯。包拯以清廉官正、不畏权贵而著称,然而,他却在宦海中得罪了太多的权贵。令人惊叹的是,尽管屡次得罪显赫势力,包拯却在官场上升迁频频,短短26年间竟然升了25次官。这引人疑惑,这位包公究竟靠什么背后的靠山,才能在逆境中如此辉煌?

包公为何能在宦海中屹立不倒?他的背后是否有着某位强大的支持者,让他能够在风云变幻的官场上纵横捭阖?

一、少年包拯,万里挑一

包拯生于公元968年,父亲包启是当地书馆的教师,母亲则在家照顾他和两个哥哥。家境并不富裕,但父母对三个儿子都极为慈爱,尽心尽力地教育他们。

小包拯性格慢热,说话结结巴巴,人们都认为他愚笨。然而他勤奋好学,藏书数万卷,与他的两个哥哥不同,小包拯显然继承了父亲的学者风度。他潜心苦读,对古今人事了如指掌。

虽然父母和兄长都认为他学问不精,但包拯坚信自己有一技之长可以拯救苍生。公元985年,18岁的包拯参加科举考试,他对《四书》理解透彻,对症下药解决国家大事。考官都为之折服,最终他高居榜首,一举成为进士及第。

当这一喜讯传回家乡,亲朋好友都大吃一惊。他们纷纷前来祝贺,甚至包拯的两个哥哥也忍不住跪拜在他脚下,称他为“拯叔”。一时间,包老先生和夫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原本默默无闻的儿子,一朝翻身成了大红人。父母由衷地为他骄傲,莫大的喜悦油然而生。

包拯及第的消息很快传遍乡里,所有人都前来为他庆祝。原本那些曾经嘲笑他愚笨的人,现在也红了脸,要来结交他这个新晋的进士。有几个年轻文人甚至写下长诗,歌颂“天下第一俊杰”包拯大展鸿图。

其间也有几个不怀好意的竞争对手,暗暗嫉妒包拯一战成名。他们私下议论纷纷,质疑包拯考试是否作弊。还有人编造谣言污蔑他,被包拯听了去,直接把那人痛骂一顿。

夸父逐日的传说一时间在乡间传播,人人都在夸奖包少年的才华。包老先生一门之主也沐浴在荣耀中,他实则清楚,儿子之所以高中功名,靠的并不是运气和偶然,而是日日夜夜在案头苦读的汗水和努力。

二、任职户部 廉政公道

当上进士后,年仅20岁的包拯很快便进入朝廷任官。他先后在户部任主事、员外郎等职,开始步入仕途。

此时的北宋,国库收入主要靠户部统筹。户部掌管国家财政,权力很大,腐败问题也十分严重。许多户部官员权力过大,盲目搜刮百姓,导致国库收支失衡,百姓负担过重。

身处如此环境,包拯心存厚德,自始至终廉洁奉公,深得民众拥护。在任内,他勤奋务实,广开言路,稽查收支,确保国库平稳。他简政惠民,减轻赋税,百姓们可以安居乐业。

在包拯的改革下,国库账目清晰透明。他严格规范内部管理,杜绝贪污腐败。同时包拯主张惩恶扬善,奖优罚劣。在他监督下,北宋的财政收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百姓们安居乐业,老百姓和商贾对他称颂不已。随着声誉日隆,兼有朝中权臣赏识,包拯很快进入权力核心。

三、端州砚台 廉不阿权

包拯在中央任职多年后,四十岁那年被派往端州任知府。当地产物以端砚最为著名,历来知府都会从中捞取好处。

端州的端砚异常罕贵,多作为贡品进贡朝廷。当地官员则利用手中的权力,往往大量截留良品端砚送给权贵,讨好上级,以求升迁。这已成为一种不成文的规矩。

包拯上任后果断废除这一陋规,他认为端砚仅仅只需满足朝廷的需求即可,不应挪作他用。于是包拯严格控制端砚的产量,一概不留给其他权贵。这引起部分大臣极大不满,纷纷向宋神宗告状,认为包拯犯上作乱。然而神宗并未追究,反而更加赏识包拯的廉洁品行。

在端州期间,包拯力矫包庇,严惩本地豪强。他主政公平,深得民心。百姓私下将他誉为活神仙。

端州本地一些富豪权贵,素来靠向知府收买砚台讨好权贵以求荣华富贵。他们见包拯一上任就收紧了端砚的产量,极为愤慨。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商议要联名向朝廷告发包拯的所作所为,不能让一个清苦书生来端州指手画脚。

于是他们雇佣文字高手,写下长达数万字的奏折,向神宗控诉包拯没有遵循端州的惯例制度,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这份奏折上呈后,宋神宗看了哑然失笑。一个皇帝岂能不明事理,他立刻派心腹前往端州调查,很快查明实情,将奏折中的谎言戳穿。于是这些富豪的算计再次失败,他们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暗自懊悔自己的糊涂和贪婪。

四、老母愤病 孝子痛失

任职期间,包拯突然接到家书,称父母双双染病,行将就木。他连夜启程赶回家乡,伏侍父母左右。包拯心中悲痛万分,日夜看护,寸步不离。然而老两口终因大限将至,相继离世。

父母的离世对包拯打击极大,他悲痛欲绝,整日哭泣不止。为了完成最后一程孝道,包拯在父母坟前搭起草庐守丧。白天他忙于料理后事,夜里则在坟头长吟短叹,泪流满面。包拯本想在此度过一生,侍奉父母之灵。然而朝廷屡次派使者前来召他归朝复职,不得已只得离开家乡。临行前,他在父母墓前磕头,向他们诀别,一生无悔。

包拯临行前,在父母坟墓前搭了一个简易的草屋。他希望能长居于此,侍奉父母的灵魂。白天里,他忙着料理后事;到了夜晚一个人独处,他会在墓前放声大哭,泪如雨下。

这时他会想起自己幼时的点点滴滴。他的父母对他视如掌上明珠,生怕他受一点委屈。父亲教他识字,母亲烧好饭菜等他回家。而今天,这一切温馨都化为泡影,他甚至来不及跟父母道一声别。

包拯天天泪流满面,夜不能寐。他害怕父母的鬼魂会在黑夜来找他,问他为何不在他们最后时刻守在身边。他的内疚和自责几乎要将他淹没。

就在这时,朝廷的使者前来催他尽快回朝复职。包拯不舍得离开父母墓地,他还想在这里守候父母的诞辰祭日。但在使者的再三催促下,包拯还是不得已启程回京,将这一片思念之地留在身后。

五、再任东京 刚正不阿

巨大的悲痛过后,包拯重拾工作。他在东京任职,重新审理积案。面对种种不公正现象,包拯毫不畏惧权贵,依法裁决。他平反冤假错案,让很多好人昭雪冤屈。

许多奸臣见包拯难以收买,便在其身后大肆造谣,诬陷中伤。他们甚至直接向宋神宗告状,说包拯藐视皇权,包庇奸细。然而神宗能鉴别是非,这些谣言最终不攻自破。在神宗的信任下,包拯得以在朝中职位不断晋升。直到64岁那年,他终因积劳成疾离世。

东京积压的案子数以万计,许多案件已经腐烂发霉。有些案子案发已十年八年,当事人甚至已不在人世。一些惨无人道的帮凶表面平静,内心却早已狼狈不堪。

包拯第一天上班就将这些陈年旧案迅速归类清理,他细心审阅卷宗,查明案情真相。面对种种黑暗的人性,他不禁长叹人心难测。

在处理案件时,包拯公道正派,一视同仁。无论权贵富豪还是贫民小民,只要有罪必然依法惩处。他的判决严格公正,让很多迟来的正义得以实现。许多受害人的家属也来信表达谢意,称他是政府最后的希望。

六、千秋楷模 正义不死

一生清白做官,包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官员应有的公仆形象。他先后升迁25次,几乎遍任要职。

在这乱世,很多官员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而包拯则坚持正义,无私奉献,最终赢得民心。正是百姓的拥护成就了他传奇一生。包拯以身作则,树立典范。他的公仆精神感染和影响着后人,正义的种子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

千百年过去,“包拯”的名字依然闪耀,他所倡导的价值观仍历久弥新。这就是正义的力量,德政的真谛,也是儒家君子之风范。

结语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依然需要“包拯”这样正直廉明的政府公仆。他们将继续包拯的遗志,为人民谋利益,让正义的种子在这片热土开花结果。

这正是中华民族 的精神图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价值内核。伟大的民族需要伟大的精神支柱。“包拯”这样的典型不仅影响着历史,也必将感染和激励着无数子孙后代的心。

2 阅读:78
评论列表

白云史话有记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