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张珍贵老照片怀念“王成”刘世龙从童年到87岁男神一生光明磊落

白柏环游趣事 2025-03-11 09:19:11
导读

你知道?在1962年的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这个角色虽然只出现了短短17分钟,却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英雄!他的那句“宁死不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更是响彻了整个时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传奇演员刘世龙,他的演艺生涯和人生故事究竟有多精彩!

英雄儿女中的王成

1962年,刘世龙在《英雄儿女》中饰演王成,虽然只出现17分钟,但形象深刻。

王成,爱国主义化身,他说的“宁死不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至今脍炙人口。

那时的刘世龙,意气风发,正值青春年少,饰演的王成也是青春热血。

刘世龙虽然只是出演了短短的17分钟,但刘世龙却成为了很多人的偶像。

即使在现在,当我们看到《英雄儿女》这部电影时,还是会感叹刘世龙饰演的王成形象深入人心。

王成作为银幕英雄,早在7年前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如今刘世龙也离开了我们已经7年之久。

可见刘世龙的离去是多么让人惋惜与感叹。

刘世龙的一生经历了战火与沧桑,出生于一个剧团家庭的他,自幼受到艺术熏陶,一直也长不大。

刘世龙也是一个老天眷顾的人,不仅长相帅气,演技好,还遇到了无数机缘巧合。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勤务兵,一步一步走上了银幕。

一个英雄的诞生也是一个演员诞生的缩影。

一个小勤务兵的戏剧人生

1939年,年仅9岁的刘世龙就在父亲的带领下加入了新四军。

当时只是做一个小小的勤务兵而已。

他也有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和戏剧相关的体验。

刘世龙在宣传队上做宣传员,做的最多的事就是把毛主席写给孩子们的信朗读出来。

尽管年纪小,小小的刘世龙也十分认真负责。

在朗读信件时,他也时常想象着写信的人、收信的孩子们会是怎样的面孔。

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刘世龙逐渐对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刘世龙当小小宣传员的时候也有自己的孩子朋友们一起玩耍。

孩子们打打闹闹的时候,刘世龙也会静静地坐在一旁观察他们,心中默默地想到如果自己来表演,会是怎样的情景。

1946年,刘世龙已经16岁,此时的新四军已经改名为东方大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

第二野战军下属有七纵,而七纵有19旅,此时的刘世龙被任命为19旅宣传队戏剧队队长。

戏剧队虽说是个小小的部门,但是这个部门却是独一无二的重要部门。

它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宣传思想教育,还体现在鼓舞士气和鼓舞士气等多方面。

当时戏剧队有15个人,有男女演员和乐队。

由于戏剧队人数不多,所以想要演出一部完整的戏剧非常困难。

刘世龙作为队长也并没有放弃,他组织大家排练起了一部《白蛇传》。

1949年,刘世龙被保送到西南人民艺术剧院戏剧系学习,这也是他唯一的一次正规的表演训练。

学习结束后,他就进入了长春电影制片厂。

进入长春电影制片厂后,刘世龙是做一个化妆师学徒,后来才转为演员。

虽然当时刘世龙没有受过系统训练,但是他自幼受到艺术熏陶,对于表演还是很有天赋和领悟能力的。

也正是因为天赋加努力,刘世龙在后来的表演生涯中塑造了无数个经典形象,也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偶像演员。

刘世龙的一生经历确实很坎坷,不过幸运的是,在每次机会来临的时候,他总能抓住机会,勇往直前!

与当代年轻演员对比

刘世龙年轻的时候帅气英俊、潇洒飘逸,他年少成名,在很多人心目中树立了榜样形象。

可惜的是那时没有互联网,如果有的话,相信很多人都会疯狂打榜这个英俊帅气的小哥哥。

刘世龙虽然年轻的时候帅气,但是他的性格却非常朴实无华,与当下很多年轻人喜欢追求外表、物质截然不同。

就比如说现在很多年轻演员,无论走到哪里,都喜欢吸引媒体、公众的注意力,会将自己包装得光鲜亮丽。

甚至还有一些年轻演员,为了上热搜、博眼球,不惜做出一些低级行为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

相对比起来,刘世龙这一代演员就显得更加成熟稳重一些,他们不喜欢走入公众视野,也不会做出一些过激行为来博取关注。

更重要的是,他们内心对表演、对生活都充满热爱、认真和敬畏!

就像刘世龙,他虽然经历了无数风雨,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却从未想过抛弃自己的信仰,更从未想过抛弃自己的热爱——表演!

正是因为这样认真的态度,所以刘世龙才能够塑造出一个个经典形象,一个个深入人心的人物角色!

当时电影界有很多实力派演员,比如说吕良伟、唐国强等人,他们都十分佩服刘世龙,都想向他学习那种对表演、对生活都十分认真、敬畏的态度!

一个人演绎一座丰碑

1961年,在《刘三姐》中,刘世龙饰演阿牛,此时的他已经31岁,而饰演阿牛则是他第一次以全身心投入角色来演戏。

电影杀青后不久,刘世龙就被报社找去采访,并且还给他取了一个名字——阿牛叔叔!

这个名字一直伴随刘世龙直到晚年,在他晚年的时候依旧有很多影迷称呼他阿牛叔叔,即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也有影迷这样称呼他,并且给予他帮助与支持!

可见刘世龙塑造的这个角色,不仅深入人心,更是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一座丰碑!

《英雄儿女》这部电影拍摄的时候,因为条件有限,所以很多演员都没有报酬,就连导演也只有几块钱作为报酬。

当时19岁的刘世龙拿到了12块钱,这也是当时电影界最拿得出手的存在!

这些钱对于当时来说都不算什么,但是在他们眼中,这部电影所代表的是崇高的精神世界,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也正是因为这股热忱,《英雄儿女》这部电影在拍摄的时候遇到了无数困难与挫折,但是大家都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到!

正如刘世龙所说:艺术家应该用自己的一生来换取一座丰碑,而不是用一座丰碑来换取一座丰碑!

用一生换取一座丰碑,这就是我们的阿牛叔叔,一生都在表演,一生都在创作,即使现在离开了我们,也依旧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经典作品!

家庭婚姻生活幸福美满

2017年,已经离开我们7年的阿牛叔叔,在生活中却遇到了很多不如意!

他的200斤的大儿子因为意外事故去世,这个消息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晴天霹雳,更何况是亲身经历?

虽然之后时间久一点,阿牛叔叔也再婚了,不过他的再婚只是为了自己和生活,他并没有再要孩子,因为他害怕失去亲人带来的痛苦与折磨!

阿牛叔叔再婚后,他妻子常家瑞比他小34岁,不过两个人却十分恩爱,常家瑞也是一位优秀的女演员,在当时也算是一位明星!

两个人结婚后生活十分幸福,不过常家瑞也知道阿牛叔叔之前有过一段婚姻,还失去了自己的爱人,因此在生活中她会更加细心照顾阿牛叔叔,让其感受到家庭温暖与幸福!

不仅如此,在常家瑞心中,也一直将阿牛叔叔的大儿子放在心上,每年都会祭奠这位已经离开的大儿子!

虽然大儿子离开了,但是阿牛叔叔还有一个聪明伶俐、乖巧懂事的小女儿,这个女儿也一直陪伴着阿牛叔叔生活,一直给予阿牛叔叔温暖与关怀!

可惜的是,在2002年,因为患病无钱医治,无奈之下只能回老家休养,当时常家瑞还想着多多陪伴丈夫一起拍戏,可惜丈夫大病一场,两个人之间也出现了一些隔阂!

2003年,在常家瑞回老家照顾丈夫的时候,两个人却突然发现感情发生了一些变化,于是两个人决定暂时分开一下冷静冷静!

分开之后没多久,常家瑞突然接到了丈夫患病去世的消息,当时她正在拍摄一部电视剧,她无奈只能将拍摄停下来回老家参加丈夫葬礼!

丈夫离开后,她一直独自生活,没有带走丈夫曾经生活过的小家,而是选择带着女儿继续生活下去,因为她知道这里有丈夫曾经的记忆,她不舍得离开这里!

结语

刘世龙的故事不仅让我们感受到那个年代的艰辛与热情,更让我们反思当今演员的价值观。相比于现在一些为了流量而炒作的年轻演员,刘世龙所代表的那种对艺术的执着与敬畏显得尤为珍贵。你觉得现在的演员应该如何学习刘世龙的精神?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别忘了点赞支持哦!

0 阅读:3

白柏环游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