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行甲:我的顶头上司都在大牢里,而且都和我有关

灯火照亮前程 2024-12-15 14:34:37

在千人大会上,陈行甲说:“我身边的二把手、三把手,甚至下边的下属领导们,现在都已经进去了,他们如今的下场,都和我有关,因为我不要命,没有什么可以顾忌的!”

陈行甲,这个名字在官场已定是如雷贯耳,他的事迹犹如一股清流,在官场的浑水中激荡起层层波澜。

这位毕业于清华顶尖学府的高材生,没有选择留在繁华都市的舒适区,而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回乡之路,一头扎进了贫困县的泥泞之中,担任起县委书记的重任。

在那里,他以一种近乎传奇的方式,展开了对腐败的坚决斗争,被当地人称赞为现代版的“包青天”。

五年时光,对于许多人来说或许只是职业生涯中的一段平凡经历,但对于陈行甲而言,却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腐战役。

他以无畏的勇气亲手将87名涉腐官员绳之以法,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不懈努力,也是无数次的死里逃生。

因为反腐,他背负了巨大的压力和争议,贪官和不法分子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还扬言出狱后要报复他。

而在公众眼中,陈行甲是那个敢于直面黑暗、为民请命的青天大老爷,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

可惜,正当人们对他未来的仕途充满期待,国家对他寄予厚望时,他再三拒绝上司的挽留,主动辞职了。

一身正气的年轻父母官

《人民日报》称陈行甲是:“一身正气,一身杀气,一身朝气”。那么,在他为官的这几年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他的自传《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中,我们得以窥见这位清华才子在巴东五年反腐斗争中的真实面貌。

那是一段波澜壮阔又惊心动魄的历程。

2002年,陈行甲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攻读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学成归来后,陈行甲的仕途更加宽广,他历任兴山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宜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等重要职务。

但是他的真正舞台,却是在巴东县委书记这个位置上。

在巴东的五年,是陈行甲人生中最辉煌也最艰难的岁月。他以一种近乎决绝的姿态,投身于反腐斗争的洪流之中。

在千人大会上,他毫不避讳地揭露身边的腐败分子,直言不讳地表示:“我身边的二把手、三把手,甚至下属领导们,都已经进去了。”

这种一针见血、直击要害的态度,让腐败分子无所遁形,也让民众看到了反腐的希望。

是什么让陈行甲如此决绝的,宁愿赔上所有都要和那些人斗到底呢?

陈行甲谦虚的说,是因为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是个善良的女人,陈行甲高尚的品格皆遗传她,陈行甲说,小的时候,他们村有一户人家,特别穷,时常成为他家借盐的常客。

陈行甲的母亲每次都毫不吝啬的给予帮助,这让陈行甲急了多年,他说,他永远记得母亲说的那句:“人不到绝境,怎会开口借盐?我们的帮助,是守护他们最后的尊严。”

后来多年后,当他以巴东县委书记的身份,站在反腐斗争的最前线,他看到,巴东有很多人家,在国家的扶贫下,依旧过着艰苦的日子,所以,他要让这些人讨回公道。

他知道,这些人之所以过得这么艰苦,原因就是国家拨下来的款项都被贪污了,所以,打击贪官是他必须要做的。

五年间,他如同一位无畏的战士,深入虎穴,搜集证据,最终亲手将包括县长在内的87名贪官绳之以法。

来到巴东之后,他新官上任,很多人不了解他,认为他是那种可以拿钱收买的官,一次,一位商人试图用一块价值十几万元的金表来收买他,好在他身上换取某种便利,却被他毅然推拒。

有人为了拉拢他,送上装有20万元的衬衫,没想到,陈行甲转头就把这份“厚礼”直接移交给了纪检部门。

几次下来,大家都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商人,同事骂他傻,而老百姓则称赞他,他为了给老百姓争取利义,每天跑不同的部门,为了钱财和贪官们斗智斗勇。

为了改变这片土地的贫困与腐败,他开始修路,他深知,交通是制约巴东发展的瓶颈,于是,修了一条全长300多公里、横贯巴东县南北的公路,它不仅打通了巴东的交通主动脉,更打开了巴东人民通往富裕的大门。

后来为了带动当地发展,他大力推行旅游,亲自上阵,无论是3000米高空跳伞的惊险,亲自录制MV,来吸引游客。

在他的带领下,巴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能够当地更好的发展, 他在反腐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果敢。

面对那些隐藏在项目背后的贪腐之手,他毫不留情地揭露,他在大会上说:“300万的项目,还没开工就送出了120万,看守所搬迁项目,国家投资2984万,中标价2932万,最终结算却增至近8000万,这些钱,真正用在工程上的又有多少?”

一番振聋发聩的质问,当相关人员无地自容,但也让他成为了别人发财路上的绊脚石。

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巴东的老农工们亲切地称他为“咱家人”,当地的妇女们则自豪地说:“陈书记是咱巴东人的骄傲!”

有了当地人的这份信任和肯定,陈行甲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反腐道路上的挫折

但是,清廉之路并非坦途,国家为了打击腐败,付出了很多努力,而陈行甲,再没有任何助力的情况下,依旧能将那么多贪官松紧监狱,可见他在这5年里,究竟经历了多少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在陈行甲推行打击贪污腐败,净化政治生态的过程中,他遭遇到了来自各方的压力阻挠。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公开场合,陈行甲也曾受到过直接羞辱。

在一次州里工作情况汇报的会议上,当他提到巴东县正在推行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偏远地区山村开通免费Wi—Fi,连接名为“共产党”的拼音时,竟被时任州委主要领导打断:“等你到了中央再用这么大的名字吧!现在你还用不起!”

后来因为上司的长期打压,长期的工作压力和种种不公,让陈行甲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多年后,在《人生笔记》里,陈行甲回忆起一个令人动容的瞬间,他说一位老妇人,带着孙子孙女,跨越4小时的长途车程,只为当面感谢他。

原来,当年她的儿子因无钱买药,含恨离世,国家的补贴,却成了贪官的囊中之物,是陈行甲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为了对得起人民,陈行甲说:“我反腐,不为泄私愤,只为泄公愤。他们,是真的坏,而我,必须站出来。”

反腐之路,注定不会平坦。陈行甲遭遇了来自各方的压力威胁,有人匿名警告,有人恶意举报,甚至有人放出狠话,要与他同归于尽。

面对这些,陈行甲的妻子忧心忡忡,国家为了保护他,在他的车上按了防爆装置,每天上车前,都会给人检查车辆。

2016年年底,陈行甲突然以一种近乎决绝的姿态,选择了与仕途背道而驰的道路。他不顾上级领导百般挽留,辞职了,45岁的他,没有选择安逸和稳定,而是毅然决然地投身于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回击那些曾经的揣测举报和污蔑。

在深圳,他创立了一个慈善基金会,从此,他的身影便忙碌于公益的最前线,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社会变革者。

他立下了一个宏伟的目标,不仅要为患者筹措资金,更要搭建一个透明、可信的公益平台,让更多没钱治病,或者是有爱心,有能力的公益人参与其中。

但是做慈善并非易事,没有钱寸步难行,面对资金的短缺,陈行甲开始写书,赚稿费,然后用这个稿费去推动公益事业,于是《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不久后就问世了。

他在书中,细写了他多年和那些贪官斗争的经历,并且最终把他们全都送进了监狱的过程,此书已经出版,就吸粉无数。

陈行甲是个极为清醒的人,虽然官场之路已尽,但为民服务的初心永不褪色。他继续当官,当然也会大有作为,但是这条路,他走的太过艰难了。

不过,好在在新的领域,他依然保持着那份对正义的执着,用另一种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和人民。

参考

0 阅读:83
评论列表
  • 2024-12-15 20:23

    一个耿彦波,一个陈行甲!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