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聊天,孩子满怀期待地想考教师编制,却被“劳务派遣”这个词狠狠泼了冷水。
你能想象吗?
这么多年寒窗苦读,最后拿到的是一个连编制都没有的教师岗位。
听着像开玩笑,但现在不少地方都这么操作了,郑州、太原的招聘公告上直接写明——劳务派遣,不是正式编制。
看到这样的消息,不少老师和家长都替这些新教师捏把汗,感觉满满的不安全感。
1、什么是“劳务派遣”?
简单来说,劳务派遣就是:没有编制,工资是第三方公司发。
这样一来,派遣老师的工资没保障不说,职称评审也难了。
更尴尬的是,外包的工资普遍偏低,比如在郑州,这样的教师岗位每月到手可能只有2000多元。
如果再扣除五险一金,手头能剩下的就更少了。
可是,这些招聘公告走得还是正规流程,笔试、面试一个不少,看起来很像编制内的招聘。
所以,很多考生开始还以为自己拿到了正式编制的机会,结果发现是被派遣到学校的。
2、为什么教育领域也开始劳务派遣了?
有人说,财政紧张,地方上没钱了。
但奇怪的是,紧张怎么不先从其他部门削减预算?
偏偏拿老师开刀,尤其是新入职的年轻老师。
有人会问,其他行业都能用劳务派遣,为什么老师不行?
其实老师确实不一样。
教育行业关系到未成年人的成长,老师本应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传承文明、育人培才的责任。
如果这些老师没有稳定的工作保障,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长都会受到影响。
毕竟,没有安全感的老师,哪里来的教育热情?
如果随时担心合同被取消,老师的身心投入、教学稳定性都很难保证。
3、派遣制下的教师待遇低,教育质量能保得住吗?
试想一下,派遣制的教师和正式编制的教师在一起,同样的工作,同样的压力,可工资待遇、福利却完全不一样。
派遣教师不仅收入低,还没有各种补贴和福利。
对于一心想要奉献教育、安定工作的老师们来说,这样的环境能留住他们吗?
更重要的是,“劳务派遣”三个字,带着偏见和标签,让老师们的自尊心很受伤。
想象一下,派遣教师的孩子、家长、同事们怎么看待他们?
能不产生心酸感吗?
不少派遣制教师说,他们会暂时“上车”,积累一些经验,但机会一到,肯定跳槽或另谋高就。
毕竟,有机会进入更稳定、待遇更好的单位,谁愿意一直忍受劳务派遣的“不安定”?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怎么谈教育的理想和情怀呢?
4、教育行业需要稳定,才能有未来
不少家长在网上发出质疑:“老师都没有保障,教育还能有未来吗?”
确实,如果老师们动不动就要跳槽,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教学质量还能保证吗?
教育的根基不仅是教学内容,更是尊重和保障教师的价值。
如果一个国家真心重视教育,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就不能往下走。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教师,这是我们的共识。
想要真正“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教育强国,不只是喊口号,还得让教师安心、让教育扎根。
不管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今天的讨论提醒我们——教育强国的道路上,绝不能让“劳务派遣”成为常态。
教育关乎未来,未来不容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