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人民心中的“梁秋燕”,艺术形象永存人间

高五幸散文 2025-01-04 15:31:10

高五幸:人民心中的“梁秋燕”,艺术形象永存人间

在悠悠岁月的长河之中,总有一些璀璨的星光,即便它们已然陨落,却依然留下了绚烂夺目的余晖。李瑞芳,这位以艺术精心雕琢时代的杰出演员,便是那熠熠生辉的星辰之一。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原副院长李瑞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1月3日5时17分在西安不幸逝世,享年90岁。

李瑞芳,生于1935年,甘肃天水人。一级演员,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眉户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秦腔表演艺术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曾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扮相端庄秀美,嗓音明亮甜润,表演生动鲜活真切细腻,演唱声情并茂独树一帜。演戏二百余部,代表作主要有眉户《梁秋燕》《杏花村》《曲江歌女》《十二把镰刀》,碗碗腔《杨贵妃》《红色娘子军》《金碗钗》《蝶恋花》《真的真的》,秦腔《白蛇传》《恩仇记》等。

李瑞芳她所饰演的“梁秋燕”一角,犹如一把犀利无比、冲破封建枷锁的利刃,深深地镌刻在50年代人们的内心深处,引人注目,声名鹊起。那出《梁秋燕》,宛如一场激昂澎湃的革命,在舞台上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年轻人对婚姻自由的坚定执着追求,勇敢地反抗着包办买卖婚姻的重重禁锢。“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不看梁秋燕,枉来世上转。”这句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话语,是民众对她精湛演技最为质朴、最为炽热的高度褒奖,由此可见其风靡的程度是何等之深广。

舞台之上的她,一颦一笑都能够紧紧地牵动着人们的心弦,举手投足之间皆是满满的戏韵。李瑞芳老师凭借着灵动婀娜的身姿、婉转悠扬的唱腔,赋予了角色鲜活而旺盛的生命力。她将全新的思想巧妙地融入到表演之中,如春风化雨般唤醒了那个年代人们对自由平等爱情的深切渴望。

李瑞芳同志年老离去,但她所塑造的经典艺术形象梁秋燕,敢于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习俗说不,却永远存活人间。她的为人民而歌唱,为崭新的生活鼓劲加油,人民自然而然地会将她深深地铭记在心中。戏剧舞台,或许再也寻觅不到她那熟悉的身影,然而她在视频影音留下的艺术瑰宝,如同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润泽着我们,依然展放出耀眼夺目的光彩。

我想,凡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人们自然而然的会在心里记住的。“梁秋燕”,愿您一路走好,您的艺术之光,将永远闪耀在人间,永不磨灭,成为年轻人追逐梦想、渴望婚姻自由的学习榜样。

作者介绍:高五幸,笔名:高五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新寺村人。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理事、《美篇》文学领域优质作者,灞桥区作协小说委员,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出版有《灞上烟火》《灞上人家》《灞上放歌》散文小说诗歌文集三部。《我的祖母高王氏》一稿荣获陕西农村网征文三等奖;《港兴路惊闻喜鹊声》在首届“才子杯”文学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9年荣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学杰出贡献奖》,获《东方散文》“海洋杯”华语散文大赛优秀奖等多项奖励。

0 阅读:1

高五幸散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