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新寺社区的温暖小年

高五幸散文 2025-01-23 16:52:41

高五幸:新寺社区的温暖小年

腊月二十三,乃北方的小年,亦是祭灶的良辰,老话说得好,“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凡是送吉祥” 。然而,今年的小年,于新寺社区的居民而言,却承载着别样且独特的意义。

自今年八月起始,新寺社区的居民们在历经长达六年的漂泊生涯后,陆续回迁。他们告别了曾经分散各处、居无定所的住所,欣然迎来了崭新的生活篇章。为了欢庆回迁这一喜事,也为了让大伙在新年伊始便能深切感受到那份浓浓的归属感,社区党支部与居委会齐心协力,联合举办了一场别具一格、精彩纷呈的联欢会。

“2025,灵蛇迎春”。午后一点,社区西区 11 号楼门前的广场已然热闹非凡,好似一片欢乐的海洋。由老党员李万利精心组织的锣鼓队,身着“新筑微光”的醒目黄马甲,精神焕发地闪亮登场。喧天的锣鼓声伴随着欢快的秧歌舞,激情四溢,为联欢会拉开了气势恢宏的序幕,仿佛在激昂地诉说着大家对新生活的无限期待与憧憬。

广场之上,书法家们正挥毫泼墨,义务为群众书写春联、赠送福字。周围挤满了居民,大家一边沉醉于书法艺术的魅力之中,一边精心挑选着自己心仪的春联,那一张张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宛如春日里绽放的花朵,绚烂而动人。

这边的书法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居民们依照各自的心愿挑选心仪的内容,书法家们则笔走龙蛇、随愿挥毫,妙笔生花。围观的人群中不时传来声声啧啧称赞,那是对书法家们精湛技艺的由衷赞美。而那边的文艺表演更是热闹非凡、喜庆欢腾。广场舞大妈们活力四射,丝毫不减当年之勇。略显发福的身体随着音乐的节拍尽情舞动,淋漓尽致地展现着女同胞们对生活的炽热热爱。而最为令人眼前一亮的,当数小伙精彩绝伦的变脸表演。演员技艺高超、娴熟精湛,瞬间变换的脸谱令人目不暇接。他亲切地和围观的观众互动交流,赢得了阵阵雷鸣般的掌声。特别是临近结束时嘴连吹的“三把火”,更是让人惊叹不已,将气氛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秦人素来钟爱秦腔,联欢会的重头戏自然还是秦腔表演。来自秦缘聚秦艺社的演员一亮相,便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演员们精心装扮,粉墨登场。一亮嗓,那高亢激昂、雄浑有力的唱腔便如穿云裂石般响彻整个社区。有几个演员冲着我亲切地叫哥、叫名字打招呼,细听嗓音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村里和邻村的乡党。《香山寺还愿》作为压轴大戏,将现场气氛推向了巅峰。该戏中,雷万春和李月英展现出了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无私无畏的爱国情怀。他们历经了生死离别、恩怨情仇的重重考验,最终为了国家的利益携手并肩、走到了一起。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跃然眼前,唱腔优美动听、余音绕梁,深深地触动了观众的心灵。透过这部剧,观众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所蕴含的忠诚、勇敢、担当和宽容大度等高贵品质。社区居民们听得如痴如醉,沉浸其中,就连年轻人也被这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所深深折服。

索不相识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王辉主动向我打招呼后,告诉我,举办此次活动,就是一心想为群众办点实事,让大家在搬迁之后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快乐和温暖,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地过个好年。活动从下午一直持续到五六点钟,尽管天色渐暗,暮色渐浓,但大家的热情却丝毫不曾减退。

家乡的这场小年联欢会,绝非一场简单平凡的演出活动,它更是居民们一次情感的真挚传递与交融。它让社区居民在全新的环境里,成功地找到了回家的那份温馨归属感和幸福满足感。

作者介绍:高五幸,笔名:高五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新寺村人。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理事、《美篇》文学领域优质作者,灞桥区作协小说委员,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出版有《灞上烟火》《灞上人家》《灞上放歌》散文小说诗歌文集三部。《我的祖母高王氏》一稿荣获陕西农村网征文三等奖;《港兴路惊闻喜鹊声》在首届“才子杯”文学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9年荣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学杰出贡献奖》,获《东方散文》“海洋杯”华语散文大赛优秀奖等多项奖励。

0 阅读:0

高五幸散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