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妈
01
琳琳和芬芬是一对堂姐妹,琳琳的妈妈从小就非常的好强,对琳琳的教育更是非常的严苛。
每天都给孩子额外的布置任务,上幼儿园开始就开始参加各种的兴趣班,还要参加各种比赛!
琳琳的妈妈经常跟女儿说的口头禅是“你要听话,你要努力,以后才能有好的工作”!
而芬芬的妈妈对于孩子的教育就相对比较放养,她觉得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更加重要,从小她培养女儿的就是独立自主,允许在界限之内女儿可以任性,发脾气。
她会告诉自己的女儿,你可以任性,可以发脾气,无论你是怎么样的妈妈都会爱你,但是你的任性和发脾气要有一个界限!
所以芬芬就是相对来说比较像小孩子,偶尔会有点小任性!
02
两个堂姐妹一起去亲戚家的时候,大家都能看到琳琳无论是坐姿,还是其他方面都非常的优秀,唱歌跳舞都能来一下,但是芬芬对比之下就似乎比较任性一些!
小的时候大家都表扬琳琳以后肯定是大有出息,琳琳的妈妈也非常的高兴,在自己的严格压制之下,女儿确实是非常乖巧,非常的听话,她也觉得自己女儿以后肯定大有出息。
但是芬芬的妈妈却觉得孩子以后有什么样的成就,那是孩子以后的造化,而她希望的是孩子能够幸福!
这样两个孩子慢慢的长大,但是到了高中,因为学习压力比较大,芬芬的心态比较好,考得好考得不好,她也是一下子就过了。
而琳琳却每天在分数上挣扎,要求自己每一次都要考得比上一次更好,而到了高中,因为学习压力比较大,她的理科又跟不上,所以她每次考试完之后达不到自己要求都会非常的难过,甚至到了高三还一度抑郁,需要吃药治疗!
后来琳琳还不得不休学一个学期,老师跟家长说: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这时候琳琳的妈妈才知道不能再压自己的孩子了。
03
但是这样的一个听话,要求自己努力的心智模式,已经在琳琳心里形成了,她对自己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
高考因为心态崩了,所以只考了一个大专,而芬芬因为心态稳,虽然说学习成绩属于中上,但是很稳,高考之后更是超常发挥,考了一个二本!
两个堂姐妹,一个小的时候这么优秀,为什么到高考反而考崩了?一个小的时候很一般,有点任性,为什么到了高考之后反而是因为心态取胜了呢?
主要也是因为从小那些听话的孩子,很多时候背后站着一个非常严厉的妈妈,对于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要求。
这样只能养出一个傀儡的孩子,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很难有出息,而从小给孩子一定的界限,这样让孩子在界限之内能够自由,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他才能有自主权,才能有更好的成就!
★不要要求孩子太听话
比如说在冬天的时候,有些孩子觉得不冷就不想穿那么多衣服,但是家长非得让孩子穿,还跟孩子说要听话。
孩子这餐不想吃那么多饭,你非得让孩子要听话吃多一点。
作为家长应该要给孩子一定的选择权,如果他不想穿秋裤,你就告诉他不穿秋裤,外面有点冷,我们可以穿厚一点的裤子,给孩子自己选择。
孩子不想吃饭,那么就让孩子饿一顿,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选择,自己承受后果。
★不要总跟孩子说慢点,小心点
孩子的成长都伴随着家长的这两个口头禅:慢一点,小心一点。
孩子出门让孩子慢一点,孩子在外面走路,让孩子慢一点,孩子在玩玩具或者是玩滑梯,让孩子慢一点,让孩子小心点。
这其实家长越是紧张,孩子越容易出错。
甚至当孩子不小心摔跤了,有些家长还火上浇油:刚才叫你慢点,小心一点,你都不听,你看现在摔了吧?
其实孩子在摔跤的时候是特别没有面子,你这时候就是雪上加霜,所以我们带孩子去玩的地方最好是保证安全。
比如说滑梯下面有垫子,那么让孩子玩,孩子摔一次不太严重,就让他知道下次怎么不容易摔。
家长总是让孩子慢点小心点,反而让孩子更加容易受伤。
★不要逼着孩子承诺
比如孩子在玩手机,家长要求孩子要玩半个小时,但是玩了半个小时之后孩子却不愿意放下手机,家长就说孩子不信守承诺。
事实上,玩半个小时是家长的命令,并不是孩子自己的意愿。
作为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关于手机的问题,我们每天要玩多久,要两个人都认可的情况下才可以。
在孩子玩手机的时候,准备到时间了可以先提醒一下,如果孩子这次做到了一定要表扬孩子,孩子没有做到可以再提醒多两次,多次表扬孩子的正确行为,才能让孩子更加容易记住!
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在一定的界限内多给孩子一点自由。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