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女儿对镜叹气:智慧妈妈用三招治好了女儿的“容貌焦虑”

菁妈育儿 2025-04-16 23:41:00

10岁的小乔遗传了妈妈高高的鼻梁以及白皙的皮肤,同样也遗传了妈妈的小眼睛,小眼睛成了她五官中最大的败笔。

这天周末她在卫生间对着镜子一直在照,还用手不断地撑开自己的小眼睛,跟妈妈说:妈妈,为什么你要遗传给我这个这么小的眼睛啊?好丑呀,我同学说可以去整容,眼睛能够变大一点。

妈妈当时没有说什么,而是抱抱孩子跟她说:我的宝贝已经到了爱美的年龄。

但转过头妈妈马上就在网上搜索以及问自己做心理咨询师的同学,自己的孩子这样的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多方搜索之后才知道,原来6~12岁是孩子的外貌敏感期,在学校里面同学之间的评价以及同学们在讨论外表,也会引发孩子对于自己外貌的关注,甚至引发容貌焦虑。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有一副好看的面容,毕竟好看的外表能够为他增分不少,甚至在孩子的青春期也能吸引很多异性的目光,这对于孩子来说能够增加他的自信。

作为家长也要知道,孩子在否认自己外表的背后其实是没有安全感,他背后的潜台词是“我是否值得被喜欢,我的价值是不是由外表来决定的?”

妈妈只是一味的肯定孩子长得好看,对于孩子的这种容貌焦虑是没有用的。

做心理咨询师的同学给妈妈织了三招,而小乔的妈妈在日常中用这三招,慢慢地消除了女儿的容貌焦虑

第一招:把镜子变成自我接纳教科书

小乔的眼睛小,妈妈就说:你看这个小小的眼睛笑起来弯弯的,像个小月亮一样,这其实特别的有亲和力。你知道妈妈当时去面试的时候为什么能面试上吗?那个人事就是觉得妈妈这个眼睛非常的有亲和力,面对客户的时候,只要一笑就能够消除紧张,也能让客户更加开心。

孩子的自我评价不仅仅是来自于同学,而更重要是来自父母的这种镜像反射,如果父母用具体的故事来赋予外貌意义的话,孩子就不会单纯的关注好看还是不好看,孩子慢慢长大,她就会明白外表是自己独特的印记,外表的美或者不美并不能决定什么,慢慢的就能接纳自己。

第二招:审美去中心化

我们家孩子在小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说他长得好看,但是我并不希望别人这样夸自己的孩子,因为外表只是非常普通的一个部分,如果孩子觉得好看就不用干什么的话,这往往会让孩子总去追求外表,但是年华易老。

所以父母在夸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总是夸孩子长得好看或者漂亮,可以夸孩子厉害:你今天作业写得又快又好,你选的这个衣服搭配色实在是太好了,衬得你很青春很靓丽。刚才跟妈妈去超市的时候,你帮妈妈拎东西,妈妈有女儿实在是太幸福了,我觉得女儿就是妈妈的小棉袄,慢慢的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

妈妈在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跟孩子各自写上对方的三个不是外貌的优点或者缺点,这样就能让孩子慢慢的不再去想外表的事,而是多想一些自己能够努力就能达到的,比如说写作业快一些,比如说变得更坚强一些,比如说帮妈妈拖地等等。

第三招:告诉孩子外貌是可以改变的

现在其实很多人都有进行整形,如果孩子到长大了,实在对自己某个方面非常不喜欢的话,可以考虑去整形,但同时也要告诉孩子,整形也会有一定的风险。

妈妈爱你是因为你是我的女儿,而不是因为你长得漂亮或者不漂亮,只要你是我的女儿,只要你能喘气,妈妈就爱你。这其实在告诉孩子完美的外表是可以被制造被修改的,让孩子从我要变得好看的焦虑,思考下我如何让自己独一无二。

妈妈经常用这三招,慢慢的小乔在照镜子的时候就不再说自己哪里不好看了,甚至有一天回来的时候告诉妈妈:妈妈,我今天跟爸爸出去买菜的时候,有个叔叔说我这个眼睛好可爱,一闪一闪的特别有灵气。

容貌焦虑是大部分孩子都会存在的,容貌焦虑的孩子背后其实是没有安全感,作为父母,学会三招,拆除孩子外貌焦虑,才能让孩子自信,果敢。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0 阅读:8

菁妈育儿

简介:混迹育儿界的医师,药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