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今天,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

惊蛰,古称 “启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此时,天气转暖、春雷初响,万物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今年的惊蛰有些特别,多地出现了降雪天气,预示着这个春天可能会出现“倒春寒”。因此,建议大家不要过早收起厚衣服,以免着凉。

惊蛰时节的倒春寒不仅影响生活,更对农业生产构成威胁。作物返青之际遭遇降雪,容易导致低温冻害,生长受阻。古人云:“早惊蛰谷米贱如泥,晚惊蛰谷米贵如金。”但愿今年不会应验此言。
此外,今年的惊蛰还恰逢农历二月初,有民谚云:“惊蛰在头,热死老牛;惊蛰在尾,六月穿棉。”这意味着今年的夏天可能会异常炎热。加之今年有闰六月,夏季或将更加漫长。

至于这些预言是否成真,让我们拭目以待。
那么,今天惊蛰,我们需要遵循哪些传统习俗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不急着收厚衣服。虽然天气转暖,但昼夜温差大,且常有冷空气来袭,因此不宜急于收起厚衣物,以免感冒。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就是这个道理。
二、打小人。这是民间的一种习俗,意在远离是非,祈求平安顺遂。人们会用拖鞋拍打纸人模样的“小人”,并念念有词,以此方式驱赶不顺,求得心安。这个习俗虽然被现代人摒弃,但其背后的心理诉求仍值得我们关注。

三、不结婚。在民间婚嫁习俗中,有 “惊蛰不娶,春分不嫁” 的说法。古人觉得惊蛰开始有春雷,打雷下雨是结婚当天忌讳之事,且节气交节时气场混沌,不适合办喜事。而且今年惊蛰恰逢“破日”,与婚嫁喜庆氛围相悖。从现实角度看,惊蛰期间雨水增多、天气多变,举办婚礼确实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四、吃荠菜。惊蛰时节,吃荠菜是很多地方的传统习俗。荠菜有“报春菜”之称,营养丰富,且因与“吉财”同音而备受喜爱。人们会走出家门,到田间地头采摘新鲜的荠菜,用以烹饪美食。荠菜的做法多样,炒着吃、拌着吃、做汤或做馅料都美味可口。

惊蛰时节,万物复苏,愿我们都能顺应时节,调整身心,迎接新的开始。
在品味传统习俗的同时,也不妨小酌一杯纯粮浓香美酒,以醇厚的口感和独特的香气,为这美好的时节增添一份雅致与温馨。这时候可以选择适合惊蛰喝的传统优质白酒—南池翠!

背后的酒厂坐落在美酒之源、文君故里四川邛崃。背后是一家有30年历史的老八大基酒企业,酿造车间有3.5万平方,年产基酒2万吨以上,还给浓香名酒提供了数十年的原酒。
地道纯粮酒,原料是五种粮食,传统大曲工艺酿制,酒水还陶坛窖藏了9年!选用优质原料,经过精心酿造与勾调,酒体丰满、口感绵柔、回味悠长。惊蛰遵循传统习俗,没事可以和家人喝一杯!

主要才百元出头,却能媲美市面上三四百大牌的酒质,既能送礼,还能自饮,很适合惊蛰的时候喝!喜欢喝酒的朋友可别错过了!
最后,让我们举杯共祝,愿惊蛰的雷声唤醒我们心中的梦想与希望,愿我们的生活如这春日般生机勃勃、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