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不足,痰湿丛生,脂肪瘤变多,1味温阳,1味化痰,散瘤块

小颖谈中医 2025-04-23 16:30:22

大家好,我是中医柳兴印。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很多患者长了脂肪瘤以后会选择手术切除,但术后复发率比较高。中医认为脂肪瘤就是“痰核”,它形成的原因跟痰湿密切相关,而除了脾虚能生痰湿,一旦阳气不足,机体失于温煦,气化功能减弱,水液代谢障碍,也会导致痰湿内生。痰湿一旦形成,随气血流窜全身,停聚于皮下,就会形成脂肪瘤,还会有越长越多的趋势。

因此,在化这些“痰核”时,会用到温阳的药物,如肉桂,此药药性大热,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为温补肾阳之要药。当肾阳充足了,就能增强一身的气化功能,推动气血运行,温化水湿。而且肾阳得补,脾阳也能得以振奋,让痰湿无源可生。同时,阳气充足还能温煦经脉,促进痰瘀消散,也有助于脂肪瘤更好地化散。

而脂肪瘤本身就是“痰核”,所以在治疗脂肪瘤时,也少不了化痰药物,临床上常用到白芥子,白芥子善于搜皮里膜外之痰,其性辛散温通,能开滞消痰,使痰湿之邪无处停留。与肉桂配伍,一个化痰,一个温阳,标本兼治,能消除皮下凝聚之痰湿,化散痰核。

我有一位脂肪瘤患者,他已经做过一次脂肪瘤手术,但后面脂肪瘤就长出来了,而且数量越来越多,平日里爱吃油腻的食物,总觉得乏力、畏寒怕冷,看患者体型肥胖,舌淡胖,苔白腻,脉沉滑。经综合辨证后,这位患者就是阳气不足、痰湿内盛。在治疗上主要以温阳化痰为主。

在用药上主要用到了肉桂、白芥子来温阳,化痰;配伍黄芪、茯苓等药,健脾益气除湿;当归、川芎等药活血化瘀。患者坚持一段时间的调理,脂肪瘤数量减少,畏寒、乏力的症状也基本消失了。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跟大家说到这里了,大家还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5 阅读: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