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梁(555年~587年),又称为后梁,为南北朝时代出现的国家。西魏废帝三年(554年),萧詧联合西魏攻破江陵,杀梁元帝。王僧辩、陈霸先、王琳等南方实力派蠢蠢欲动,给西魏造成极大压力。为了巩固战争成果,西魏扶持血统优越的萧詧于“江陵一州之地”称帝立国,史称“后梁”或者“西梁”。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西梁以萧梁正统自居,然实已沦为北朝附庸。西梁先后称藩于西魏、北周和隋朝,直到隋开皇七年(587年)为杨坚所废,其历3帝,33载,几乎与陈朝相始终。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西梁的三位皇帝。
一、萧詧
萧詧(519年~562年),字理孙,南兰陵郡(今江苏省常州市)人,西梁开国皇帝。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中大通三年(531年),萧詧被册封为岳阳王,历琅邪、彭城太守、东扬州刺史、雍州刺史。后来,萧纲被梁武帝萧衍立为太子,这导致萧詧内怀不平。梁元帝即位后,遣兵攻河东王萧誉,萧詧遂以救兄为名讨伐江陵,不克而还。
大统十五年(549年),为了对抗南朝梁,萧詧遣使西魏称藩。丞相宇文泰以杨忠赴援襄阳,策命为梁王。西魏恭帝元年(554年),于谨攻破江陵,改命萧詧为梁主,以江陵为辖境。次年称帝,年号大定,是为西梁。
西梁建立后,部将尹德毅劝其弃魏自立,但是萧詧不听。后来全城老幼都被西魏掳掠西去,襄阳也让西魏夺去,萧詧是又气又恨,后悔没听尹德毅的话;再加上看到疆域褊隘、城邑残破、民居坏毁、干戈不休,家国受制于人,萧詧就恨自己不争气,终日抑郁忧愤,最终在公元562年病逝。从这一角度来看,西梁自建立开始就是比较憋屈的。
二、萧岿
萧岿是西梁第二位皇帝(562年~585年在位),梁宣帝萧詧第三子,隋炀帝萧皇后之父。大定元年(554年),萧岿被册立为皇太子。大定八年(562年),萧岿正式即位,年号天保。天保五年(567年),趁着南陈湘州刺史华皎归顺,下令柱国王操、柱国殷亮、大将军李广率领水军,联合卫国公宇文直、荆州总管权景宣、大将军元定一起南伐陈国,大战陈国名将吴明彻于沌口。
不过,在这场战役中,西梁一方战局失利,失去长沙、巴陵和河东三郡。到了天保六年(568年),吴明彻侵犯江陵,萧岿出逃纪南,不久回城。天保十年(572年),应华皎请求,北周将基、平、鄀三州划归萧岿,也即后者成为北周抵抗南陈的藩屏。
此后,萧岿深得周武帝的赏识和隋文帝的礼遇,隋文帝纳其女为晋王杨广正妃。天保二十四年(585年),萧岿因病驾崩,终年四十四岁。萧岿去世后,谥号孝明皇帝,庙号世宗,葬于显陵。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萧岿孝悌仁慈,有君王的气量。四时祭祀太庙,没有不痛哭流涕的。特别俭省节约,治理部下很有办法,境内清平安定。
三、萧琮
萧琮是后梁朝末代皇帝,史称后主。他是梁宣帝萧詧之孙,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子,隋炀帝皇后萧氏的兄弟。西梁建立后,萧琮初封东阳王,不久册立为太子。开皇五年(585年),萧岿去世,萧琮即位,年号广运。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征召萧琮入朝,萧琮的叔父萧岩和弟弟萧琳投降陈朝,趁着这一机会,隋文帝于是废黜西梁,任命萧琮为上柱国,封爵莒国公。
由此,存在33年的西梁彻底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在南北朝时期,亡国之君通常不会有好的下场,也即会遭到杀身之祸。不过,萧琮因为和隋朝皇室的密切关系,所以没有性命之忧。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萧琮深受器重,任内史令,改封梁公。
不过,后因民间童谣说梁国将要兴盛,萧琮引起了杨广的忌恨。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废萧琮为庶民,后者在同年去世,追赠左光禄大夫。义宁二年(618年),萧铣称帝,追谥叔父萧琮为孝靖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