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贝:曾拼死救25万中国人,83年后孙子因疫情求援,我国慷慨解囊

澹秋映亭 2025-03-21 18:06:02

2019年9月3号,北京举办了《约翰·拉贝在中国三十年的故事展》。大家跟着约翰·拉贝先生的脚步,回顾了他三十年来在中国的经历,一幕幕无私奉献的场景慢慢呈现……【来自大洋彼岸的特殊“求救”】2020年3月份,中国大使馆在德国接到了个电话,打电话的是海德堡的一位普通大夫。医生说:“我家里人和我好像都得了新冠病毒,症状都挺明显的。”现在全世界疫情都这么严重,德国在治疗病人上也遇到了大麻烦,东西和药都不够了。医生没办法,只好向中国求救。

接到电话后,中国驻德国的大使吴恳立刻把情况告诉国内,询问该怎么处理。后来,工信部找到了浙江的一家制药公司,给德国送去了援助。这时候,中国在德国的大使馆也给南京市政府打了电话。没多久,南京市政府就准备好了3万只口罩、620瓶治疗新冠的药和200套防护衣,然后派专人坐着飞机把这些物资送到了德国。飞机降落在柏林后,工作人员立马赶去700多公里外的海德堡。他们见到了打电话求助的医生,并把东西安全交给了他。这个医生到底是谁呢?他为啥能得到中国政府的援助呢?他叫托马斯·拉贝,是个地道的海德堡德国人,还是个医生。他的爷爷,约翰·拉贝,可是个大英雄。在抗日战争那会儿,约翰·拉贝一个人就救了25万中国老百姓的命。你对我这么真诚,我哪敢辜负你呢?

【幸福快乐的异国之旅】约翰·拉贝,1882年在德国的一个寻常家庭里呱呱坠地。他的父亲是个经常出海远航的船长,每次回家,都会给拉贝讲他在外国遇到的趣事。就这样,年幼的拉贝心里悄悄萌发了一个想要环游世界的梦想。不幸的是,拉贝很小就没了父亲,只能和母亲两个人互相依靠,日子过得非常不容易。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他很早就出去打工挣钱了。可能是老爸讲的非洲日子太让人向往了,拉贝初中没念完就直奔莫桑比克。在那儿,他和当地人一块儿干活,体会到了他们的热心和质朴。在非洲奋斗了好几年后,拉贝突然对神秘的东方国度特别着迷,于是他经过多次转折,最终于1908年来到了中国的首都北京。

拉贝简直迷上了中国文化,他攒了好多老北京的照片和画儿,甚至把婚礼都办在了北京。在北京这座他最爱的城市,拉贝和未婚妻结为了夫妻。婚后第二年,他们就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家三口过得美滋滋的。拉贝是个既聪明又能干的人,他进了德国西门子公司在中国的部门,后来还当上了北京分公司的负责人。经过拉贝的协调,西门子在中国的业务进行得井井有条,公司也因此赚了不少钱。一战落幕之后,世界形势变得动荡不安,中国和德国的关系也掉到了冰点。没办法,拉贝只好带着老婆孩子回了德国。到了1920年,中德关系慢慢好转,拉贝一家才又重新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拉贝在北京呆了4年后,被调到西门子在天津的办公室。到了1931年,他又接受了南京分公司头头的邀请,去当西门子南京办公室的领头人了。从那以后,拉贝和南京就有了很深的缘分。满怀希望的拉贝根本没有料到,他的南京之行竟然暗藏玄机。当日本军队侵略中国时,中国便陷入了长达十几年的日寇骚扰和侵犯的苦难日子。那时候,德国和日本是二战时的伙伴,德国一直想找个代表在南京,来参与对中国的侵略。拉贝是个德国人,并且还是纳粹党员。上中学时,拉贝加入了德国的一个工人政党,这个党后来变成了纳粹党。德国政府经过仔细考虑,觉得拉贝非常合适,于是让他当上了纳粹党在南京的副头头,派他去南京干活。

1932年的时候,拉贝跟金陵大学农学院的院长签了个租房的协议,就这样,他得到了位于广州路小桃园10号的一座房子。这是一栋既能办公又能住人的楼房,用的是西式砖木搭建,屋顶铺着带有东方风情的红瓦,真是中西合璧。拉贝住宅的后边有个小花园,紧挨着金陵大学,出门交通也很便利。拉贝把在南非森林里打猎得到的野兽角和美丽的兽皮,装饰在了客厅的墙上。他每天最爱干的事儿,就是爬上通往二楼的楼梯,站到阁楼上,从上往下瞅着整个南京城。他以前讲过:“中山陵那蓝瓦灰墙的样子,我挺喜欢的。”在那栋房子的后头,有所德国学校,所以在南京的时候,拉贝总能找到一种别样的家的感觉。

拉贝观察入微,他发现西门子南京分公司里,有不少德国人和他一样,都带着老婆孩子一起过日子。这些德国小孩想在中国长大,所以他们的教育问题就成了头等大事。拉贝想帮西门子员工的孩子们解决上学难的问题,打算在南京建一所教德语的学校。但他自己钱不够,所以就去找德国大使馆帮忙了。德国大使馆爽快地答应了拉贝的请求,但附带了一个要求:拉贝得成为党员。大使馆的人说:“只有德国元首希特勒,才会给自己的手下出钱建学校。”为了弄到钱,拉贝就加入了纳粹党。拉贝在中国住了很多年,对德国老家的情况反而不太清楚,说起德国纳粹党的真实任务,他也是半懂不懂的。等钱凑够了,拉贝就建起了那所德国学校,算是实现了心愿。拉贝压根儿没想过,几年后,自己德国纳粹党的背景,居然会让自己心里头觉得特别愧疚。

在南京这座城市,拉贝享受了整整7年的美好日子。他的闺女在北京上班,有空的时候呢,就带着小孙女来南京看他,每次跟小孙女一起玩耍,拉贝总是被逗得乐开了花。1937年夏天,小孙女在北戴河和拉贝一起开心地庆祝了她的生日。可那时候,谁也没料到,一场大难正悄悄逼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937年,日本鬼子在咱们中国大地上到处捣乱搞破坏,而蒋介石却一门心思觉得要先搞定家里事才能对外,结果战场上是一败再败。8月15日那天,日本出动飞机轰炸了南京。那时候,拉贝正在北戴河悠闲地度假,但一听到南京那边的情况,他心里就七上八下的。想了好久,拉贝还是决定要回到南京,和那里的人们一起面对困难。到了8月底,拉贝克服了好多阻碍,好不容易抵达了南京。

9月20号那天,拉贝接到了日军司令部的命令,说要让所有外国人赶紧撤出南京。又过了三天,拉贝又从西门子洋行那儿得知,公司特别挂念他的安危,鼓励他快点离开南京。留在南京的那些德国人,打包好了所有东西,打算跑到武汉去躲一躲。大家都劝拉贝赶紧离开,可他却说:“我可不是那种随便就会拿自己生命开玩笑的人。但话说回来,这里还有个道德上的难关,我身为一个‘正直的汉堡商人’,到现在还过不去这个坎儿。”拉贝觉得,自己在中国都待了30年了,现在中国碰到了这么大的难关,有钱人全跑了,可穷人没得选,只能继续待在这儿。他们手头拮据,根本没法逃跑,而且也不知道该往哪儿跑。要是没人伸出援手,这些贫苦人家恐怕难逃被残忍杀害的命运。

“咱们怎能不想办法帮帮他们呢?好歹救几个也行啊,要是他们都是咱们的亲人呢?”拉贝这样说道。那时候,拉贝已经当上了南京纳粹党分部的二把手,所以这个身份让他有充分的借口留在南京,去援助中国的难民们。为了让更多无辜的人得到保护,拉贝在自己家院子里挖了个避难所,还在避难所上面挂了一块大布,长6米,宽3米,布上印的是纳粹党的标志。没过多久,防空洞里面就挤满了600人。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后,拉贝因为是纳粹党人遇到了不少麻烦,但没想到,这个身份在关键时刻还救了不少中国人的命。

防空洞里挤满了好多老百姓,吃的东西、喝的水还有烧的煤都快没了。拉贝天天在外面忙活着,给大家找来了不少物资。可这么一来二去的,拉贝的行动就被日本人给盯上了。有两个日本人悄悄跟着拉贝到了防空洞外面,想爬到旁边的大树上,往里面偷看。拉贝瞧见了他们,直接 了当地说:“我是德国纳粹党在南京的副头头,这儿是我住的地方。德国和日本是一伙儿的,你们不能随便闯进我家。”说着,拉贝把自己戴着的党徽亮给日本人瞧。那时候,日本和德国是盟友,日本人不敢得罪,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拉贝敞开大门,欢迎每一个逃难的人来避难,慢慢地,防空洞里的中国人多了起来,于是拉贝的家就被叫做西门子难民所了。没多久,拉贝的家实在装不下更多的南京难民了。

11月份,日本对南京的侵略越来越猛烈,南京政府赶紧撤走了。这时候,大部分的难民都没了主心骨,拉贝又一次站了出来,挑起了大梁。接着,拉贝找到了鼓楼医院的大夫、德国传教士还有其他共20个外国朋友,他着急地说:“日本人正在乱杀无辜,好多老百姓就这样没了命,这太不人道了,咱们得赶紧想个法子,制止他们的残忍行为。”后来,一些外国人自己组织了个国际委员会,选了拉贝当主席,专门负责照顾那些难民。之后,拉贝在他的日记里这样记录:“虽然我当了主席,但我并不觉得有啥可骄傲的。”拉贝一直深信,他在中国度过了人生中最棒的青春岁月,而且他的儿孙也都在这里扎根生活。

在这儿,拉贝迎来了生活和工作中前所未有的好时光,深受中国人的优待。他援助南京市民,既出于内心的社会责任感,也是为了回报他们的恩情。南京城没能守住,好多国民党军队都丢下城市跑了,只留下了好几十万没有武器的老百姓。日军一进城,就开始了大屠杀。他们放火、杀人、抢劫,坏事干尽,老百姓对日军的这些暴行几乎一点办法都没有。看到中国老百姓每天过着极其艰难的生活,拉贝心里非常难过,他在日记里记录下自己的决定:“我要利用我的身份,去救这些受苦受难的老百姓。”

那时候,国际委员会成员们一起商量后,都同意在南京搞个安全地儿。要是城里再被轰炸,老百姓们就能跑那儿去躲躲。拉贝把这个想法跟中国政府说了,政府挺支持的,还答应给钱、给粮食,再派些人来保护大家的安全。日本人干脆地拒绝了安全区非军事化的提议。拉贝一番据理力争后,日本政府最后答应:只要安全区里头没有中国军队,他们就不会动手攻打。接着,拉贝把中山路以东、山西路以北、西康路以西、汉中路以南的地方划为安全地带,并把国际委员会的办公室安在了宁海路5号。

安全区建好之后,拉贝每天不顾炮火连天,在难民住的地方和国际委员会办公室之间跑来跑去,跟中国、日本、德国政府不停交涉,拼尽全力去守护那些没有反抗能力的南京老百姓。在安全的地方,拉贝和一群好心人一起建了25个难民住的地方,每个地方都能让10000人避难。靠着拉贝不一样的身份,日本人不敢来捣乱,就这样,25万人的命被救了下来,没被杀掉。安全区里的难民越来越多,很快东西就不够用了。可日军把粮食管得死死的,要是安全区里搞不到吃的,南京的老百姓就得挨饿受冻。拉贝好几次找日军商量这事儿,但都被他们一口回绝了。

所以,拉贝只好搬出自己的身份来施压,最终让日军让步了。12月13号,日本军队回复说得很清楚:拉贝能从安全区外面弄粮食进来,安全区里头也可以留几个警察,不过他们日本军队得守在安全区的进出口。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有了着落,拉贝这才放下心来。之后,拉贝整天忙着帮助南京的老百姓,每天累得只能睡不到4个小时。由于太过劳累,他的糖尿病变得更严重了,结果没几天,他备用的胰岛素就用完了。南京的老百姓一直记得拉贝的好,到了1938年农历新年1月31日那天,好多难民排成长队,对着拉贝行了三个鞠躬礼,用这种方式来表示他们最真诚的感谢和最高的尊敬。难民们递给拉贝一块红布,布上写着简单却深情的话:“你就像是成千上万人的救命恩人一样。”

【正视历史,舆论称王】拉贝在南京救助难民的时候,每天都会坚持写日记。他详细记录了日军侵略中国的经过,后来把这些日记整理成了一本书,叫做《拉贝日记》。这本书成为了揭露日本罪行的重要证据。日军对安全区的设立感到不满,没过多久,德国西门子公司就收到了一封日本军队的抱怨信。里面讲着:“要是没法把拉贝弄走,那日本这边就得赶紧跟希特勒政府说一声,要对西门子公司动手了。”日本人越逼越紧,西门子公司没办法,只好下令硬是把拉贝叫回了德国。就算不能直接帮上中国,拉贝还是决定把日军侵略中国的真实情况告诉全世界,让大家从舆论上支持中国。

回到德国,拉贝经常站出来跟大家说:“日本人在中国干了好多伤天害理的事儿。他们抢东西,糟蹋妇女,还把一大堆中国人赶到一块儿,乱枪打死。他们是我碰上的最狠、最坏的一群兵。”之后,拉贝给大家放映了一段他带回来的、时长105分钟的视频,里面记录了日军的残忍行径。6月8号,拉贝自己动手给希特勒写了一封长信,里面详细讲了讲日军怎么欺负咱们中国的事儿。这信可长了,有260页呢,还带了22张照片,每张看了都让人心里难受得不行。拉贝做的事让德国政府不高兴了,所以希特勒政府就下令抓了他。拉贝因此在监狱里待了好久好久,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完了,希特勒的统治垮台了,他才终于恢复了自由。

重获自由的拉贝,回到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到了晚年,他没有自己的家,只能租住在一间小屋。丢了工作的他,靠做点零活艰难地过日子。手头紧的时候,拉贝还不得不在外面露宿。当中国政府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立刻在南京组织了一场募捐活动。受到拉贝先生帮助的25万南京市民,甚至更多的人,都纷纷伸出援手。没想到,才短短数日,政府就成功筹集到了1亿元善款。中国政府把一笔钱换成了美元,亲手交给了拉贝。同时,中国还答应,以后每个月都会给拉贝寄生活费,确保他的晚年生活无忧。拉贝收到了一大笔援助,感动得泪流满面。他亲手写了封感谢信,感激政府和民众的援助。到了1950年,拉贝因中风离世,但拉贝家族与中国的情谊,还在继续书写着。

2020年,全世界都被疫情闹得团团转,这时拉贝的孙子托马斯又向中国伸出了援手。他记得,以前中国受过拉贝的大恩,现在正是回报的时候。虽然中国自己也面临着物资紧张的问题,但我们心里始终记得几十年前的那份情,所以还是尽力给德国送去了好多急需的物资。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