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文阅读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民国的乱世中,有一位传奇人物冯德麟。
他出身贫寒,凭借一身胆识和武勇,从绿林好汉成长为奉系军阀中的重要人物。
同时,他与东北王张作霖既是结拜兄弟,又是彼此较劲的对手,两人曾多次为了东北军权而明争暗斗。
可冯德麟的一生并未停留在军阀角逐之上。
在一次政治斗争中失势后,他转战商界,凭借过人的魄力创立实业,为东北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的儿子冯庸则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他创办了东北地区一所著名学府——冯庸大学,为国家培养了无数人才。
绿林出身1866年,冯德麟出生在奉天府海城县(今辽宁省海城市)的一个贫困家庭中。
由于家里贫穷,社会动荡,他早早便明白了,若想摆脱悲惨的命运,仅凭微薄之力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青年时期的冯德麟,结交了一批同样不满现状的青年,组建起一支以“劫富济贫”为旗号的小队。
冯德麟带着这支小队活跃在辽西一带,凭借狡猾的战术和迅猛的攻击,很快声名鹊起,被百姓视为绿林英雄。
1900年,列强侵华的风暴席卷而来,东北地区尤为惨烈。
随着俄军步步逼近,原本散乱的各地势力被迫联合,冯德麟亦是其中之一。
他决定将自己所部扩编,聚集了数百名追随者,在辽阳一带组成了自称“大团”的队伍。
在这一连串对俄军的袭击中,冯德麟展现了他过人的指挥才能。
他知道自己的人数和武器不及对方,因此尽量避免正面冲突,而是专注于袭扰补给线和零散的巡逻队。
这种以少胜多的战斗方式,不仅激起了东北百姓对他的敬意,也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认为冯德麟是个可以利用的“奇才”。
日俄战争爆发后,东北大地成为了两国激烈争夺的战场。
为了生存,也为了更大的发展,冯德麟选择加入日本扶持的“东亚义勇军”,在战场上协助日军对抗沙俄。
日俄战争结束后,冯德麟的声势达到了巅峰,这也为他日后在东北军阀势力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此时的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手中能用的兵力越来越少,东北的局势更是难以掌控。
在这种情况下,清廷对冯德麟伸出了橄榄枝,试图通过招安的方式来稳定东北局势。
冯德麟敏锐地察觉到,单靠绿林出身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只有获得官方认可,才有可能在动荡的时代中立足。
最终,清政府正式招抚冯德麟,任命他为奉军后路帮统,并逐步将他手下的队伍编入正规军序列。
此时的冯德麟不再只是一个地方性的草莽人物,而是成了奉系军阀中的一员。
兄弟相争冯德麟和张作霖之间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平凡。
早年间,张作霖只是奉天一带的无名小卒,靠在车店里做伙计混口饭吃,而冯德麟已经是辽西地区名声显赫的“绿林好汉”。
两人相识于乱世,冯德麟欣赏张作霖的聪明机灵,张作霖也对冯德麟充满敬仰,视其为“大哥”,学习他的行事风格与胆识。
后来,在清政府的招安下,冯德麟逐渐融入军界,担任了奉天巡防营左路统领,正式成为奉系的一员。
张作霖在冯德麟的提携和鼓励下,也得到了清廷的认可,被编入奉天巡防营。
此时的二人看似兄弟同心,在奉系中齐头并进,实际上暗流涌动。
冯德麟始终把自己视作张作霖的前辈,认为张作霖不过是“跟班小弟”。
但张作霖并不甘心屈居人下,他心怀更大的野心,期待在奉系中赢得更高的地位。
1912年民国成立,冯德麟被任命为第28师师长,驻扎在北镇;张作霖则成为第27师师长,驻守奉天城。
表面上两人地位相当,但张作霖身在奉天省城,拥有更多的资源与影响力,渐渐成为奉系中的关键人物。
冯德麟对此颇为不满,觉得自己是张作霖的引路人,如今却只能在奉天外围看着张作霖逐渐掌握实权。
这种隐忍的情绪在心中不断发酵,兄弟之情也逐步被权力的较量所取代。
1916年,袁世凯称帝失败,奉天督军段芝贵成为众矢之的。
冯德麟和张作霖看到了机会,决定联手把段芝贵赶出奉天,以此夺回东北的主导权。
二人分工明确,冯德麟扮演“黑脸”,率兵施压,逼迫段芝贵离开;张作霖则饰演“白脸”,在旁劝说段芝贵主动退位,避免激化冲突。
在这一过程中,冯德麟担任了“冲锋陷阵”的角色,自认为立下了大功,但最终被任命为奉天主帅的却是张作霖。
这一结果让冯德麟深感不平,认为自己被利用了,心中的怨恨也愈发强烈。
1917年,张勋在北京策动复辟,号召全国军阀支持清廷的回归。
冯德麟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东山再起”机会,他毅然派遣手下的部队进京,并亲自赶往北京,宣誓效忠。
只是,张勋的复辟仅持续了短短十几天便失败,冯德麟也被视作“复辟分子”遭到逮捕。
在这关键时刻,张作霖出面解救了冯德麟。
最终,冯德麟被判处“证据不足”获释,但代价是彻底丧失了军权。
冯德麟的失势,标志着东北军界权力格局的转变。
张作霖自此一统奉系军权,成为东北地区的实际掌权者,而冯德麟虽心有不甘,却也无力回天。
从此,冯德麟再未能重返军界,而张作霖则借此走上了东北的最高权力宝座。
商场搏杀失去军权后的冯德麟并没有沉溺在失败的阴影中,他逐渐将目光转向了商界。
近代以来,随着列强的介入和地方势力的崛起,东北逐渐成为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热土。
冯德麟敏锐地意识到,实业将会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他利用过去在军中积累的财富与关系网,开始在奉天(今沈阳)一带投资实业,特别是医院和钢铁厂。
冯德麟的第一项大手笔投资,是兴建一所医院。
在那个医疗资源极其匮乏的年代,这一决定无疑是独具慧眼。
他在奉天城内选址,建起了一座规模颇具的医院,配备了当时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并聘请了多位有经验的医生。
这所医院的建立不仅让他在当地赢得了“仁义之士”的名声,也为他积累了相当的人脉,进一步巩固了他在商界的地位。
医院的成功让冯德麟信心大增,他开始涉足更为复杂和资金密集的重工业——钢铁制造。
当时的东北,作为全国重要的资源产地,急需钢铁制品来支撑基础设施建设和军事装备的生产。
冯德麟抓住这个机会,投资兴建了一家钢铁厂,从事炼钢和铁制品的生产。
由于他在军中多年,对军事和工业的需求有着独到的理解,因此他选择专注于高强度的建筑钢材和军需物资。
这样的产品定位既满足了东北军阀们的需求,也迅速打开了市场。
这座钢铁厂的建成,标志着冯德麟从军阀向实业家的成功转型。
但冯德麟在商界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在钢铁领域,外国资本逐渐涌入,给本土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冯德麟深知,自己的钢铁厂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必须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
于是,他不惜重金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冶炼设备,并派遣工人和管理人员到国外学习新的钢铁制造工艺。
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他的钢铁厂在产品质量和产量上均有所提升,成功抵御了外国资本的冲击。
渐渐的,冯德麟的名声在东北地区逐步恢复,甚至比他身为军阀时更为光彩。
冯庸创办大学冯德麟晚年退隐商界,致力于实业发展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子女的教育,尤其将希望寄托于他的儿子冯庸。
冯庸并未让父亲失望,他选择了教育这条路,并以非凡的毅力在东北创办了冯庸大学。
冯庸自幼在动荡的环境中长大,目睹了战乱和军阀混战带来的种种悲剧,也体会到百姓求知无门的无奈。
于是,成年后的冯庸并未选择继承父亲的事业,而是立志投身教育。
他意识到,改变社会的根本在于知识的普及和思想的启蒙,而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
冯庸大学的创办并非易事。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倾注了全部心血,不仅投入了冯德麟积累的财富,还亲自参与学校的规划与管理。
在创建冯庸大学的过程中,冯庸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的匮乏。
尽管父亲冯德麟在商界积累了不菲的财富,但创办一所现代化大学所需的经费依然是天文数字。
为此,冯庸不仅卖掉了家中大量资产,还向社会各界募捐。
冯庸大学在建校初期便设立了多个学科,包括工科、农科、师范等,与当时社会发展和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冯庸深知,国家的强大需要多方面的支撑,工业和农业是立国之本,师范教育则是普及教育的基础。
因此,他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关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在办学理念上,冯庸坚持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力图营造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
他认为,思想的解放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关键,因此学校邀请了许多有才华的教授和学者,甚至聘请了不少海外归国的知识分子。
这种种都让冯庸大学,迅速成为东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高等学府之一。
冯庸大学的创建,不仅是东北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冯庸对父辈事业的一种超越。
他并未走父亲的军政之路,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教育救国”的梦想,为家族增添了一份无形的荣光。
结语冯德麟在战场上经历了成败浮沉,从绿林到军阀,再到商界实业家,他的生命历程充满了时代的烙印和个人的坚韧。
而他的儿子冯庸,则选择了远离权力与斗争,以教育为志,创办了冯庸大学,为无数学子带来知识的光芒。
父子两代人,用截然不同的方式,践行了对家国的责任和理想。
他们用行动证明: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权势的高低,而在于在每一个选择中,是否无愧于心,是否为后人留下一份光亮。
无论是军阀、实业家,还是教育家,他们的足迹深深镌刻在东北大地,成为一段值得铭记的传奇。
信息来源:辽宁晚报 2011年8月17日 关于《冯德麟和张作霖一生虽有恩怨 始终未兵戎相见》的报道
人民资讯 2021年9月18日 关于《冯庸:率领学生打游击的大学校长》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