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死前提拔一位老将,后来不仅为关羽报了仇,还为诸葛亮出了气

顾议史吖 2025-02-06 16:56:33

“前有诸葛亮,后有姜伯约。”

在大多数人看来,羸弱不堪的蜀汉之所以会残喘多年,就是因为有这两人强行为蜀汉续命。

其实这个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在两者之间有一个起中流砥柱作用的老将军,他不仅间接地为关羽报了仇,还帮诸葛亮出了气。

这位老将军是谁呢?

刘备的眼光

按照我们现代的想法来看,刘备就是一个无能之人,要不是他把诸葛亮请了出来,根本不会有后来的蜀汉。

其实这种说法很有道理,要是没有诸葛亮,或许我们都没听说过刘备这个人,“织席贩履之徒,何人识也?”

所以在这种想法的基础上,许多人认为刘备是一个没有头脑之人,其实这种说法是比较错误的,毕竟能当上大老板,说明刘备还是有点脑瓜的。

刘备知道自己没有天大的本事,所以他只能寄希望于他人。

于是刘备前半生的日子,也一直在积极寻找精明能干的谋士们,徐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徐庶自己看来,他是不如卧龙诸葛亮的,其实他们之前差不了多少。

徐庶这个人也是绝顶聪明,曹操听说了赞叹。

只不过刘备还没有开始好好利用徐庶,人家就被老奸巨猾的曹操强行拐了过去。

不过天佑刘备,徐庶走前将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正是这一推荐,三国命运的齿轮终于开始转动了。

通过三顾茅庐将诸葛亮骗到手后,刘备每天是如履薄冰,非常敬业爱岗。

而且刘备也非常清楚,自己要想成就大业还需要更多的人才,要不然有一天诸葛亮迟早会被累死。

而且手下的人才多了,可以相互牵制,避免出现一人独掌大权的情景,其实就是在提防诸葛亮。

任何一个老板,都不希望自己的大业被经理给夺走,尤其是那些业绩非常好的经理,一定得格外注意。

但公司要想挣大钱,还得靠这些业绩好的经理,所以又不能对人家差了。

要想解决这样的局面,刘备只能通过找来更多人才帮助自己。

其实在找人才方面,刘备的眼光要比诸葛亮强得多。

当初荆州刺史刘表帐下有许多堪当大任的猛将,刘备则相中了看似平平无奇的魏延。

在诸葛亮看来,从面相就感觉这不是一个好人,而且他还有很大的反骨,刘备死后很有可能会叛逃。

所以诸葛亮一直和魏延保持着距离,而且尽量少和他来往。

但人家刘备可就不一样了,直接予以重任。汉中可以说是蜀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当初刘备从汉中离开去成都时,他在考虑让哪位大将来镇守。

许多人觉得,应该是三弟张飞来守。

不论资历和军功,张飞都有足够的条件胜任这个职位。

但让众人都没想到的是,刘备居然破格提拔魏延来镇守汉中,张飞闻之都是一脸懵。

不过魏延也没有让刘备失望,他在汉中守的非常稳健,最起码没有丢了城。

镇北大将军王平

除了魏延,刘备还提拔过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将领,他叫王平,蜀汉后期的中流砥柱老将军。

王平虽然识字但是不会写字,而且此人少年时期对军事也是颇有研究。

后来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后,王平直接就近来到了曹操帐下当官。

不过曹操帐下能人将相如云,像王平这种稳重喜欢闷声干大事的老实人,注定不会得到重用。

后来跟随曹操出征打刘备时,由于输得很惨,于是王平选择了投奔同样是老实人的刘备。

当见到王平后,刘备瞬间感觉这是个人才。

不要问刘备是怎么看出来,问就是凭直觉感觉出来的。

王平投降刘备后不久,他便被授予牙门将等职位,不得不说,赵云都有些羡慕。

当年赵云立下了不少战功,而且保护刘备和刘禅等人也挺到位,经过多年努力他才当上这些官,而王平来了直接就是。

诸葛亮见刘备如此识货,于是他还将自己非常欣赏的马谡推荐给了刘备。

但刘备却非常不看好此人,在他看来这人整天就知道吹牛,实际没有什么真本事,而且这样的人狂妄自大,将来难成大事,所以刘备让诸葛亮最好离他远点。

这时诸葛亮其实多少有点不服气,在他看来,马谡能和自己聊得有来有回,说明这个人还是很大才能的。

所以诸葛亮并没有听刘备的建议,而是继续与马谡来往,同时为了以后考虑,诸葛亮还想将马谡培养成自己的继承人。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马谡请命去镇守刚刚到手的街亭,诸葛亮听后非常开心,为了防止出现意外,诸葛亮还让稳健的王平跟着一起去。

其实诸葛亮也挺欣赏王平的,这位老将军不仅稳重,而且十分擅长防守。

但王平并不是主将,大权主要在马谡手中。

临行前诸葛亮刻意强调,一定不要把大军驻扎在野山上,但是人家马谡就是不听,到了直接将大军驻扎在了野山上。

王平见状虽然极力劝解,但马谡依旧不以为然,结果被魏军打得溃不成军。

魏军猛攻过来后,王平并没有被眼前的景象吓到,他亲自带领将士们一起敲鼓。

魏军主将张郃听到这么大的鼓声,他还以为附近有许多伏兵,于是他就停止了进攻。

王平见状赶紧将残余蜀军叫到了一起,最后带领大军平安撤离。

街亭之战失利让诸葛亮非常痛心,他之前所做的努力全部化为了虚无。

虽然对马谡非常器重,但诸葛亮依旧按军法处置了马谡。而王平不仅没有受罚,他还因为劝谏、护军归来有功升了职,直接统领无当飞军。

关于无当飞军,是一支非常善于打野战的特种部队。王平所率领的无当飞军在蜀汉后期做出了不少贡献。

王平是一位非常忠诚听话的将领,经过第一次北伐后,诸葛亮对他也是越来越信任。

所以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诸葛亮都会让王平来防守。

比如诸葛亮当年在围祁山时,他命王平去防守战略要点南围。

由于之前攻打街亭有功,于是司马懿就让张郃再去会一会王平。关于这次行动,诸葛亮特别说道:“王将军只需坚守即可,不用外出与敌人交战。”

王平一听,自己最擅长的就是这个啊。

当张郃来到南围后,不论蜀军怎么挑衅,王平一直是坚守不出。

若魏军强攻南围城,王平则指挥蜀军奋力反击,一连打了好几天都是没有任何效果,而且魏军因此伤亡惨重,最后无奈之下,张郃只能下令撤退。

后来诸葛亮在五丈原离开人世后,魏延和杨仪吵了起来,甚至出动军队快打了起来。

王平见状及时带军前去拦截,最后双方并没有爆发大规模冲突,因为王平将魏延手下的士兵都遣散了,说起来也是挺神奇的。

没有了大军作为资本,魏延很快成了孤身一人,最后他被马超的弟弟马岱斩了。

诸葛亮离世后,王平逐渐挑起了重担,他虽然没有诸葛亮那样的卓越智慧,也没有“五虎上将”那样的绝世武艺,但是他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智慧,这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蜀汉“希望之光”诸葛亮离世了,曹魏得知这一消息后都笑掉了大牙,于是他们决定趁此机会强攻蜀汉,就算拿不下也得撕它二两肉。

蜀汉这边又何尝不知道曹魏的想法,于是王平带领三万蜀军守在了非常重要的汉中。

曹魏这边派来的是大将军曹爽,就是非常狂妄把自己当成皇帝的那个蠢才。

其实许多人是不建议这时候攻打蜀汉的,诸葛亮虽死,但沉浸在悲痛之中的蜀军士兵作战斗志是非常高昂的,说白了就是正愁没处撒火呢。

而曹爽想的是借攻打蜀汉来建功立业,进而谋取更多利益,很可惜他遇到了王平。

虽然只有三万多人,敌人力量差距非常悬殊,但在王平的坚守下,汉中依旧非常牢固。

随着蜀汉援军到来,最后曹爽大败而归。

这一仗不仅没能建功立业,还加快了曹爽的身死速度。

此后的日子里,王平大部分都是驻守在汉中,魏军见了根本无心与其作战。

后来王平因为镇守汉中有功,所以被封为了镇北大将军。此时,平安三侯的局面出现。

王平镇守在北边汉中防着魏军,镇南大将军马忠在南中防守着南方少数民族。

然后车骑将军邓芝在防守着江东小辈,此人是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的后人。

这三位将军分别守在三处非常关键的地方,而邓芝正是王平推荐过去的。

王平自己守在北边提防曹魏大军,注定是大功一件。

又是防止曹魏大军来进攻,又是帮助诸葛亮灭掉魏延,也算是替诸葛亮出了恶气。

推荐邓芝去镇守东边防着江东小辈大军,也算是替二爷关羽报了仇。

虽然自己身在北方,但王平一直惦记着其他地方的安全。

王平在汉中一共镇守了二十多年,在这段时间里基本没有出过什么大问题,这就是刘备生前特意提拔的一位将领。

王平通过自己的努力,强行为蜀国续了20多年的寿命,要不然蜀国的历史将又会是另一个画面。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