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搭便车效应”:四五十岁的70后,最好别单独照顾父母

清风抚醉月 2025-04-26 09:33:05

在家庭中照顾父母的责任在孩子身上,兄弟姐妹之间也会因为这件事而产生矛盾。

有时候单独照顾父母的孩子会因为自己的付出付得更多而感到不被理解,甚至会因此产生怨恨的情绪,因而引发了兄弟姐妹之间的纠纷,有时甚至影响和破坏家庭关系。

不过在照顾父母的问题上,也有相关的效应出现,它就被称之为“搭便车效应”,这是什么情况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要说到小骆,那事情就要从照顾父母的问题说起。

“搭便车效应”出现。

小骆是一个70后的人,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在当时的小骆十来岁的时候,家中的生活条件十分一般,所以他的父母希望有一个好的未来过上更好的生活。

所以当然他们也是忍受着辛苦而供小骆上学,因此小骆学习很好,考取了一所大学,并且在毕业后找到了很好的工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骆从工作中挣回来的钱用来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后来结婚生子后,生下一个女儿。

三口人的家庭小骆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是他的父母并没有就此一直安享晚年,而是依然跟年轻时一样,在这个时候他们快到五十多岁,依然还在工作挣钱。

与此同时小骆也在养活着自己的小家庭,给女儿提供着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这样搭建起来的小家庭让小骆的生活和家庭都变得十分紧张。

小骆眼见着将近五十多岁的父母还是在辛苦操劳,心中自是感到很不是滋味,想起父母对自己的供养之恩,现在自己应该回报父母才是,小骆心中闪过这个念头后,便开始进行接下来的计划。

小骆提前跟单位申请了休假,辞去了工作,回家培训了半年厨艺之后,在家里开了一家餐馆,同时他选择后代流行的外卖订餐制度来经营他的餐馆,在开业后不久就迎来了井喷式增长,让他赚到了很多钱。

随后小骆也不忘了父母,每月都会将自己赚来的很多钱拿出一部分给自己的父母养老,但是他的父母也是有工作的,一直以来都是勤勤恳恳从工作中拿工资,收入也比较不错,只是加在一起并没有原来挣得多,所以小骆认为父母并不是急需用钱的情况,这才拿出一部分钱来给他们养老。

半年之后,小骆的女儿上了幼儿园,小骆便找一份简单还有充足时间在家做饭的兼职工作,为了能够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取得平衡发挥出最佳效果,小骆选择了晚上上班、白天回家照顾孩子的工作,家庭中照顾孩子的思路依然是在晚上和妻子轮流带,看谁有空谁就带一段时间,晚上到点回去的时候便换班。

然而生活总是没有那么完美,由于小骆忙于工作,而妻子也因为子女教育问题而感到疲惫不堪,于是在无法进行配合后,有时需要照顾孩子的时候就只能放在幼儿园继续呆一段时间,从晚上一上班到早晨下班,再进行换班。

小骆的妻子照顾孩子的时候,晚上下班回来的小骆有时也只剩下一点时间可以和女儿待一下,他们之间的交流和陪伴变得越来越少。

最近一次发生争执是在用餐的时候,小骆为了给家人准备丰盛的晚餐,所以开始大展身手,这时候妻子下了班回家,好奇问:“老公,你今晚怎么有空给我们做菜啊,一下做这么多?”

小骆回答:“是啊,我看你最近忙,也没时间照顾女儿,你今晚回来我们好好聊聊。”

“什么事,有这么严肃吗?”

小骆回答:“我觉得这样不利于女儿健康成长,我们还是应该进行各司其职,我来管挣钱,你来专心照顾女儿,两头兼顾都紧张。”

他的妻子听完还以为小骆是在为自己的辛苦付出计较,可小骆说出他的意思后,他妻子觉得这件事不光小骆想独自承担责任,自己也丧失了参与和属于这个家的权利。

“老公,我们之前都不是这样安排,你突然改规则,我也不能接受,要不然,我们照原先的样子,好不好。

你之后再挣的钱多了,也不会嫌我照顾孩子丢了多少收入,有功就都有功,有过就都要认。”

面对妻子的回绝,小骆其实心中还是有一些不满,他认为自己已经付出了很多,而妻子也应该有所付出才对,但是妻子却什么都没做。

其实这就是“搭便车效应”的一种表现,在一个利益群体中,有一个人在为这个群体利益而努力付出,这项付出最终造成了成本由自己承担,其它人则从中获利,不必承担付出和努力,这就是“搭便车效应”。

“小合,你妈说的对,你倒是管着钱,但我和你两个姐姐从来都没拿过你一分钱,也没给过你一分钱,这样公平吗?”

在小合和两个姐姐的质问下,小骆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他并没有深刻反思这件事,同样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他依然认为这件事触犯了自己的利益。

“小合,你认为谁有错吗?”

小骆说:“我没有错,我给你们父母都花钱了,你们凭什么赶我出去?”

小合说:“那你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我凭什么让你留下来养活我和两个姐姐?”

夫妻二人和两个姐姐之间也达成了一致发生这样的事都是都有责任,而小骆作为“搭便车”的人,他反而认为自己没有做错,这是哪个地方不对呢?

兄弟姐妹之间如何处理?

兄弟姐妹间虽然说可以出现“搭便车效应”,但是更多时候都是因为家中老人偏向一些孩子,从而导致兄弟姐妹之间产生矛盾,或者是兄弟姐妹之间对于家中的利益争夺太过激烈。

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利益分配没有做到公平合理,所以对其他人的行为产生厌烦和偏见,要么是老人对于不同孩子的偏心导致的。

如果兄弟姐妹之间有“搭便车效应”,可能哪一个人会主动牺牲利益来补偿其他兄弟姐妹,但是最好还是要事先和兄弟姐妹讨论好,这样才能保证利益公平分配,这样才能保证关系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如果老人存在偏心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权力进行均衡分配,让老人不能因为实力强就偏向。

同时老人要从公平公正方面考虑,不要偏心,不要认为哪个孩子对自己好就不仅仅是倾斜资源,以免引发矛盾。

还有就是夫妻两人共同承担责任,就像照顾老人这一件事,两个人在合理安排后各自完成任务。

如果夫妻因为各自工作忙,就要进行协作分工,有人工作,没有人照顾或者处理家务,就会进行调换,利用合理安排避免合理不公造成的问题,这样进行合作家庭成员之间也不会产生怨言。

0 阅读:0

清风抚醉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