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报131:七一路东延工程竣工,保定市迈进高速时代

花木花木 2024-09-09 01:15:08

从某种意义上说,报纸也是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报道则是画卷的主体,由它们构成了历史发展的主线,而日常报道,不过是画面的背景或细部。全方位地报道好保定市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是保定市新闻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因此,当我感觉到某个新闻题材具有历史意义时,就会尽量全面、生动地报道,以免留下遗憾。

七一路东延工程,是保定市公路交通迈向高速时代的节点工程,对保定发展有重大意义,我在报道的时候,除了报道开通的消息,还撰写了反映市政工人冒酷暑鏖战工地、争分秒提前竣工的通讯,从而把这件事形象地留在了保定的历史上。

工程竣工的消息刊登于1993年7月14日的《保定市报》。内容如下:

七一路东延工程竣工,高速公路保定站开通

我市车辆可直上高速公路

这将改善我市投资环境,促进我市经济发展

本报讯 (记者战国 君福 通讯员亚利)7月13日,全市人民瞩目的连接京深高速公路引线七一路东延工程主体竣工,同时,京深高速公路保定站正式开通。这一工程的完成,将连接起台商开发区、科技城、经济开发区、高科技开发区,对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长楚桂如、书记刘振维、市领导靳伯仁、刘树欣、王俊起、王坦、李森、马国权、王诗兴及总工会、市建委、满城县、清苑县、省监狱、电力局等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参加了开通典礼。

七一路东延工程,长1230米,宽12米,总投资1300万元。市政工人3 月25日进入工地,经过争分夺秒的紧张拼搏,于7月10日通车,比省里要求的时间提前了20天。为此,市建工委、市建委在开通仪式上奖励市政公司锦旗一面,奖金8万元。京深高速公路保定站建有5个收费亭,可同时通行6辆车,异型设计,颇为壮观,总投资160万元。

建委主任王常在、交通局局长吴春和、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长楚桂如、副市长王坦先后在典礼仪式上讲话,表示祝贺。

王坦在讲话中说,七一路东延工程竣工和高速公路保定站开通,必将有利于密切我市与北京、石家庄的联系,缓解过往车辆对我市的压力,增强我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幅射力,尤其是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吸引国内外资金,从而促进我市的经济发展。他要求今后还要进一步抓紧工程的验收、工程质量的完善、收尾工程、配套工程,不能因为通车而放松这方面的工作。

工程施工的通讯刊登于1993年7月20日的《保定市报》。内容如下:

当代市政人

——来自七一路东延工程的报告

本报记者 战国 君福 通讯员 志强。

1993年7月13日,是渴望腾飞的保定人值得庆贺的日子,七一路东延工程主体竣工,京深高速公路保定站开通,保定市的公路运输从此跨人了一个新阶段。

开通典礼上,人们异常兴奋,可最为激动的,是经过干辛万苦终干提前20天完成工程主体施工任务的市政公司的干部职工。

你们应该骄傲,你们有理由自豪!因为你们用自己铺设的平坦大道,勾画着市政人顾全大局、勇于拼搏的形象!

敢打硬仗的气概

翻开地图我们可以看到,七一路东延工程,虽然路段不长,却是我市直接通往高速公路的要道,并可连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台商开发区和科技城,对于改善我市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月14日,省委、省政府领导程维高、叶连松、宋叔华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亲临保定,解决七一路东延工程开工的有关问题。在协调会上,省委书记程维高(当时还兼省长)态度坚决,要求5月30日务必把影响施工的建筑全部拆除,7月底必须通车。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工程全长1230米,宽12米,两侧为4米便道,需建93个检查井,铺设4576米管道,由于工程穿越省第一监狱,须拆建两座变电站和近千米的监狱大墙。还有300多米的路段要经过4 个八九米深的养鱼坑,多达106153 立方米的回填土要分多层压实。而且按一般道路施工要求,回填高度超过3米当年不能铺设路面。风险度高,工程量大,时间又如此之急,行家们认为,这是我市市政建设史上少见的难“啃”工程。

有着敢打硬仗光荣传统的市政公司,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了这一重任。曾因铺设东风路快车道而夺得第一块市级奖牌的公司第二工程处具体负责施工作业。5月24日,道路工程正式开工,由公司领导挂帅的工程指挥领导小组,也随之在工地安营扎寨。从此,一天24小时都可以看到公司领导紧张忙碌的身影。副经理吴家起在施工紧张时经常早5点进工地,晚上12点方回家,负责在现场指挥。

第二工程处更是全力以赴。他们召开党员生产骨干及全体职工动员会,坚定地表示一定要打胜这场硬仗。精兵强将都拉上了火线,连管理人员都在处理完自己的业务工作后,主动到工地上夜班。副处长王怀信的孩子病了,爱人几次给他捎信,可施工正处在关键时刻,他竟没有顾上回家。

勇于奉献的本色

加快工程进度的关键是尽快填平四个养鱼坑,而加快填坑进度的关键又是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公司的设备、车辆上阵了,租借的设备、车辆也上阵了,上百辆大小车辆,穿梭往来,可急需的大型挖掘机却还没有借到手。有这种设备的驻军某部当时正有任务。当部队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深明大义,立即从其3台设备中抽调2台支援这项工程,并安排了两个班儿的司机上阵,保证人歇设备不停。

为保证这些设备、车辆正常运转,公司动力站也拉到工地,一天24小时都有人值班抢修。站长郑海长已57岁,身体又有病,照样身先士率,除了担任现场指挥,还亲自顶班作业。

6月17日上午8点多,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120马力推土机出现了故障,司机和5个修理工,立即在施工现场抢修。几个小时烈日下紧张工作,消耗了人们的大量体力,徐巍当场晕倒在地。往常这种故障在站上修理也要干三天,可这次他们却在工作条件极差的情况下,于当天晚上便把推土机修好。

为了抢进度,市政工人主动加班加点,经常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班长郭庆在全班分成两班作业的情况下,吃住在工地,晚上上了夜班,白天还坚持协助其他同志工作。负责管理运土车辆的女工高雅茹已经怀孕,可她照样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一干就是12个小时。

施工季节正值盛夏,头上烈日如火,而市政工人脚下的沥青石子,温度高达一百六七十度,放个鸡蛋都能烤熟。站在上面干活滋味可想而知。由于在野外作业,有时吃饭喝开水也困难。在填鱼坑的那阵子,不少人的正餐就是烧饼、香肠就凉水。市政工人如此辛苦,其实他们的奖金根本无法与效益好的大中企业相比。市人大代表在视察该工程时,深深为他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要求有关部门大力宣传市政工人,号召全市人民学习市政工人。

顾全大局的胸怀

这项工程,不仅涉及兄弟单位的拆建,涉及到邻村取土,还要与邮电、电力、省建一公司等兄弟单位交叉作业。互相谅解,互相配合,互相协作,成为保证工程进度的重要前提。市政公司处处体现出顾全大局的胸怀。省监狱等单位在用电、安全保卫等方面也给予了很大支持。

这一工程从省第一监狱穿过,必须在路面下修一条地下通道,省建一公司承担了这项施工任务。市政公司的压路机往返经过地下通道时,都是将机器熄了火,用人力将其推过,以防止因为震动影响通道的养护质量。

6月5日上午,省第一监狱新建的大墙倒塌了近80米,从安全考虑,监狱武警封锁了所有填坑的通道。面对这突发情况,市政人心急如焚,主动提出帮助清理现场,还不计经济损失,帮助在大墙内侧填土3000多方,使正常施工很快恢复。

由于拆建工作进展不顺利,未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给市政公司的施工带来不少困难。但他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克服困难,采用见缝插针的方法进行作业∶根据拆迁情况,能做哪段做哪段,能干哪道工序干哪道工序。其最多时竟分为十几个作业段,最短的仅有二十几米。这平添了不少麻烦,但却因此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7月10日,整个路面铺设完毕,主体竣工。7月13日全线正式开通。市政人终于提前完成了省、市交给的这项艰巨任务。

“高速建成腾飞路,硬仗造就市政人”,在你们刚刚获得的奖旗里,凝结着全市人民对你们的深深谢意!在开通典礼上那热烈的掌声里,包含着全市人民对你们新的期望!啊!可敬的市政人!

(除报纸、稿件、领导照片,其余照片来自网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