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增补3)
【原文】非遵象山之三听,焉能亢宗;必师公艺之百忍,斯堪裕后。
【典故】象山
【释解】即陆九渊,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
【出处】元·脱脱《宋史·陆九渊》:“陆九渊,字子静。”“登干道八年进士第。”“因轮对,遂陈五论,帝称善。未几,除将作监丞,为给事中王信所驳,诏主管台州崇道观。还乡,学者辐凑,每开讲席,户外屦满,耆老扶杖观听。自号象山翁,学者称象山先生。”
【典故】三听
【释解】即“人家”诵读声,纺织声,小儿啼哭声。
【出处】明·陆九渊《陆象山先生语录》:“无狂放气,无道学气,无名士风流气,方称儒者;有诵读声,有纺织声,有小儿啼哭声,才算人家。”
【典故】亢宗
【释解】谓庇护宗族。
【出处】《左传·昭公元年》:“吉不能亢身,焉能亢宗?”
【典故】公艺
【释解】即郓州寿张人,历北齐、北周、隋、唐四代,寿九十九岁的张公艺。
【出处】明·彭大翼《山堂肆考·九世同居》:“唐张公艺,寿张人,九世同居。高宗有事泰山,临幸其居,问所以能同居之故,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上善之,赐以缣帛。”
【典故】百忍
【释解】指张公艺家族九代同居,相安无事,唐高宗问其故,张公艺一纸书“忍”字百个,受唐高宗赞许,张姓因以“百忍”为堂号,并列为祖训事。
【出处】见上。
【典故】裕后
【释解】谓造福后代。
【出处】《尚书·仲虺之诰》:“垂裕后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