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中旬,市场资金加速离场,53家企业密集发布减持公告,整体规模超60亿元。东鹏饮料大股东减持超15亿领跑消费股,禾迈股份因光伏行业波动减持近4亿,鼎胜新材(新能源材料)等多家制造业公司单周减持超1亿元。人形机器人赛道(绿的谐波)及半导体企业(蓝箭电子)亦现高位套现。



24家上市公司面临强制退市,ST板块占比超90%。**"造假退"(*ST仁东)、"面值退"(*ST中程)与违规担保退市(*ST海越)**构成三大雷区。医药(*ST龙津)、消费(*ST人乐)等赛道成重灾区,半数企业连续三年净利润为负值。

光模块龙头新易盛控股股东因财务造假被罚,财税信息化企业税友股份涉虚增收入遭立案,暴露伪科技概念股风险。智能硬件(可川科技)、半导体(蓝箭电子)等细分领域迎来监管穿透式核查。



57家企业董监高集中辞职,金融机构地震显著:中信银行行长、中信建投董事长同日离任,招商银行董事紧急换血。技术领域同步动荡,智能物流(昆船智能)、光模块龙头(新易盛)、工业机器人(瑞松科技)等研发高管批量出走,折射行业转型阵痛。



落袋为安,变现才是自己的钱,股份,那就虚无缥缈的东西,随时会归零
现在开始制造鸡毛了
[爱心][爱心][爱心]
退市公司必须收购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