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滔滔向东流,浪花冲走往昔事,多少英雄豪杰尽消逝。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此处乃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只言片语间,就描绘出三国时期那宏伟壮阔的历史景象。在众人的看法中,三国的广为流传好像和《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关系密切,但是,三国的灿烂难道真的就只是这本小说的功劳吗?
【打破认知误区:三国火爆并非仅因小说】
三国时期的事儿在民间那是广为传播,很多人会不自觉地觉得,三国之所以这么火,是《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的功劳。但实际情况没这么单纯。瞧瞧小说的发展进程,从唐宋一路到明清,历史题材的小说那是相当繁荣。《东周列国志》把春秋战国时各国间的权力较量、复杂多变的局势都给呈现出来了,这书里不光有管仲帮着齐桓公称霸的传奇故事,还有苏秦、张仪这些纵横家的绝妙谋略。
《隋唐演义》聚焦于隋唐交替之时的种种变迁,叙述了秦琼、程咬金、李世民等一众英雄人物的事迹,呈现出那个时期的宏伟壮阔。每一个乱世都会有相应的文学著作,这说明把历史改编为小说是一种常见现象,不能仅仅因为三国被创作成小说,就觉得它的受欢迎是因为这个原因。
此外,罗贯中不仅写了《三国演义》,还创作了《隋唐两朝志传》,此书从隋炀帝南下江南开始讲起,呈现出隋朝的腐败与覆灭,还有唐朝建立时的众多战役及政治争斗,一直到唐末乱世的衰落情景;《残唐五代史演义》重点放在黄巢起义后的不安形势上,刻画了朱温篡唐、五代十国的杂乱局面,直到赵匡胤结束乱世,创立宋朝。这些作品表明,并非罗贯中的文笔无人能及,而是三国那段历史本身就具有特殊的魅力。
【剖析三国历史独特优势】
合适的时间跨度:三国始于公元184年的黄巾之乱,终于公元280年的三国归晋,这段时间刚好可以构成一部大概100回的小说话本,差不多一回对应一年。这种时间跨度颇为巧妙,给文学创作给予了恰如其分的发挥余地。
跟别的时期相比,春秋战国持续了五百多年,始于周平王东迁,终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在这期间,诸侯众多,历史事件纷繁复杂,不管是创作还是阅读,都容易让人感到疲倦。就拿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事儿来说,那故事多得像海一样,想把这段历史完完整整地放进一部小说里,那可太难了。魏晋南北朝也有二百多年,政权不停地变换,南北相互对立,民族融合和冲突掺和在一起,要在一部小说里把这些全面又清楚地表现出来,同样不简单。
稳定的势力布局状况:在汉末三国的那八十年中,把刚开始群雄纷纷崛起的那二十年去掉,从赤壁之战开始,孙曹刘三家变成了历史舞台的主要角色。在赤壁之战时,孙刘联合军队把曹军打得大败,为三国鼎立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在这之后,刘备占领了益州,创立了蜀汉政权;曹操在北方让统治更加稳固,曹魏的势力也变得越来越强大;孙权占据着江东,东吴的根基也很牢固。在刘备的势力稳固下来以后,这种局面保持了好几十年。
就小说创作来说,把蜀汉当作主角,将曹魏设定成反派,让东吴作为辅助,这样就能比较轻松地构建起小说的框架。在蜀汉的阵营里面,刘备因仁义而闻名,诸葛亮有着非凡的智谋,关羽、张飞、赵云等武将更是无比忠勇,他们为了实现兴复汉室的理想而不断努力,满是英雄主义的韵味,特别容易变成小说里的正面核心角色。
曹魏一方的曹操,有些人觉得他是“奸雄”,然而他有着非凡的才能和谋略,政治手段也很厉害,其手下有众多的谋士和武将,形成了强大的一股反派力量,和蜀汉对比差异明显。东吴依靠着长江的险要地势,在三国当中拥有了自己的位置,像周瑜、鲁肃、陆逊等东吴的杰出人物的事迹,也给小说带来了许多丰富的素材。
人才不断涌现使人物交互更为丰富:有人觉得三国名将是被小说给夸大了,可这种看法不符合历史事实。在唐朝中期选入武庙的64位将领里,三国时期的就有皇甫嵩、张辽、关羽、张飞、周瑜、吕蒙、陆逊、陆抗、邓艾、杜预、羊祜这11个人。另外,像吕布、马超、姜维等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被选进去。
三国时期那可是雄主、文臣、武将辈出,给小说创作带来了大量的人物素材,使得人物之间的互动特别精彩。像诸葛亮和周瑜的智谋比拼,关羽和张飞的深厚兄弟情,还有曹操和刘备的“煮酒论英雄”,这些都成了文学作品里大家特别喜欢的经典桥段。
【三国历史与文学创作相互成就】
三国之所以这般火爆,是历史和文学共同作用所致。在古代,文盲众多,说书便成了文学传播的关键手段。三国的故事围绕刘备势力展开,情节紧密相连,就像关羽温酒斩华雄这事,当时十八路诸侯征讨董卓,关羽主动站出来,一杯酒还没凉的时候,就把华雄给杀了,他的英勇一下子在诸侯联军中传开了,彰显出关羽超群的武艺和过人的胆量。
关羽为寻刘备,过五关、斩六将,单人单骑行千里,这般忠义与勇猛着实令人钦佩;赵云于长坂坡救阿斗,面对曹操大军的围困,他孤身一人持枪策马冲入敌阵,七进七出,顺利救出刘备之子刘禅,他的忠勇行为成为了流传千古的美谈。就算听众隔段时间再听,也能毫不费力地跟上故事进程。
不过《东周列国志》呢,今儿讲齐国管仲搞改革,让国家富强、军队强大,齐国得以称霸诸侯;没几天又说楚国的楚庄王问鼎中原,凸显出楚国的勃勃野心。各个国家的故事频繁地来回切换,听众很难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兴趣也就随之下降了。说书人察觉到三国故事很受大家欢迎,于是就不停地讲,这就跟自媒体依照受众的喜好来挑选内容是一个道理。
三国,那可是一段极具传奇味道的历史呢,它不光给文学创作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材料,而且在文学作品的烘托之下,愈发地被人们所熟知。它是历史给予的礼物,也是文学领域的珍宝。往后啊,估计三国的那些故事还会在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里不停地展现出新的活力与生机,一直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