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深蓝S7上市,5天后就在全国各地迎来了集中交付,而交付后的第35天,深蓝S7的订单量就已经突破了1万台,这样的成绩据深蓝汽车CEO邓承浩表示,深蓝S7创造了新能源车型从上市到交付破万用时新纪录。
都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其实深蓝S7能获得如此的交付成绩,除了深蓝汽车良好的营销策略以外,根本上还是依托于深蓝S7的整车产品力。
1.超级增程带来“长续、低能”
深蓝S7采用了一套增程式动力系统,具备“长续航、低油耗”的特点。1.5L增程器基于深度阿特金森循环开发,融入了高压缩比等技术,而且深蓝的智慧能量管理控制技术,可以使得发动机始终运行在最佳能耗区间,因此即便在馈电状态下,深蓝S7依然拥有CLTC低至4.95L/100km(CLTC)的油耗表现。
其次因为深蓝S7的纯电续航里程能够达到200km(CLTC),不仅满足环保低碳和日常通勤的需求,也能降低一部分用车成本。因为在市区通勤的话可以使用纯电模式,不需要加油,如果每天的通勤在20公里,这样算下来的话一周不充电续航也是有富余。而如果是长途出行,有了高效增程器加持后,1120km的超长综合续航里程,也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的行程。不需要沿途寻找充电站,加油就能走,就解决了纯电动车型里程焦虑与补能不便的多种问题。
2.核心技术拔高驾乘体验
增程式的车辆对于开发者来说,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在于增程器以及发电机的NVH,比方说介入时的抖动、运行时的噪音。深蓝在这方面也是有相应的应对策略。
比如深蓝S7通过精确控制发动机点火时刻和优化转速PID控制策略,使得发动机能够实现快速启动。而在增程器的隔振方面,深蓝S7采用了低扭振结构设计,来降低增程器本体振动,理论上隔振率能够提升50%以上,确保增程器平稳运行。
而针对发电机,深蓝S7还采用了“发电机振动主动补偿技术”,它通过主动注入一种与发电机内部波动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向电流,主动抑制电流和扭矩的波动,从而优化发电机的振动和噪声。有了这些技术堆叠之后,就帮助深蓝S7实现了增程器无感运行。
3.智慧工厂保障整车品质
万丈高楼离不开,底层地基,而深蓝S7也同样离不开深蓝背后强大又完善的体系力支撑。比如深蓝的南京智慧工厂,它定位为全新新能源智能个性化定制示范工厂,在自动化生产、智能制造技术、柔性生产、质量控制、绿色环保等方面均处于行业一流水平。
而深蓝S7从零部件原材料到整车交付过程中,一共设置了11道质量墙,尽可能的确保每一台车都是高品质交付。
有了这么多“黑科技”在产品上的加持,深蓝S7能够实现上市40天交付量破万,也就容易理解了,虽然销量不能代表全部,但是这也是展现了深蓝在新能源SUV领域中的整车竞争力和市场潜力。所以你对深蓝S7的看法是什么呢?如果在20万以内选择国产新能源SUV,你会考虑深蓝S7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