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记录元旦假期

两次记忆深刻的晚饭都是发生在我小的时候,大概是1985年我十岁左右的时间吧,一次吃了煤油味的面条,一次全家食物中毒。
第一次,我记得好像是一个冬天,晚上停电,妈妈点着煤油灯,在案板上擀面条,因为实在太饿了,我就在案板旁边磨磨叽叽,一不小心把煤油灯弄倒了,案板上、面条上都沾染了一些煤油,妈妈连忙把煤油灯扶起来,一边用手拍打着面条,一边责怪着我。可能是觉得粮食实在是太珍贵了吧,妈妈舍不得把沾了煤油的面条扔掉,只是用手抠掉了一小块。那天晚上,父母和我们姐弟二人一家四口都吃了一碗带煤油味的面条,那滋味,至今难忘。
第二次,大概是七八月份吧,有一天我们一家四口从地里干完活回到家,听邻居说六队(我们家住在四队)晚上要放电影,父母决定早点做饭吃完后一起去看电影,我和姐姐当然也是很高兴。妈妈到床底下把一个坛子拿出来,说晚上煮点腊洑汁(有的地方叫甜浮子、米酒,是家里过年的时候妈妈做的)、馏点馍吃了早点去看电影,吃馍馍的时候虽然没有菜,但是感觉还好,正常味道。喝洑汁的时候,感觉跟原来的不一样,不是甜的,反而是有一股浓烈的辣嗓子又说不上来的味道,很难喝,实在是难以下咽,我说这是不是坏了。父母都说,不要紧,赶快喝,莫浪费。吃完饭后,我们把牛和猪拉到圈里,锁好门,一家四口到六队去看电影了。
那天晚上放的什么电影都忘记了,但我到现在还记得的是,看完电影回到家后,我们四个人不约而同地在门前的树下呕吐不止,个个吐得一塌糊涂,最后每人喝了一大碗白开水,才稍微好了一点点,之后又难受了好几天。我敢断定,那个腊洑汁肯定是放时间长了,已经变质了,我们一家四口应该是食物中毒了,现在想想,还有点后怕。

近几年,偶尔和老母亲谈及这两次晚饭的事,她说我都记不得了,你还记这么清楚,那时候实在是没有办法呀,缺吃少穿,家里没有啥余粮,农村人咋敢浪费粮食。我听了之后,也只是一笑了之。
现在,条件好了,再也不缺吃缺喝了,但我对食物仍然有着一种近乎偏执的感情,只要能吃就不能浪费,只要没坏就不能乱扔,妻子和女儿经常说我抠门,我也笑着坦然接受,没有经历过我的经历,怎么能够明白我的执念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