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绝对搞错了,我伯父当时存的是三千万美元,我清清楚楚看到的,绝对不可能是三千美元。”叶家亲属质疑道。
2002年,叶家子女筹齐资料,前往银行准备提取伯父叶木莲3000万美元的巨额遗产,却遭到工作人员的否认。
那么,这场纠纷是如何产生的,为何账目资金会缩水到仅有万分之一,这背后究竟有着什么缘由?上世纪30年代,国内局势动荡,民不聊生,家家揭不开锅成为常态。
而处在沿海地区的福州有独特的机遇,当然许多当地村民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下海,漂洋来到其他国家谋生,其中南部的印度尼西亚就是选择之一。
故事的主人公叶木莲正是其中之一,他随父亲跑到印度尼西亚一边求学一边工作,希冀有一天赚取足够的钱财就重返回国。
彼时的印度尼西亚百废待兴,正大力发展农业,叶木莲瞅准发展机遇,将多年的积蓄拿出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从事农机业务。
为获取政府支持,博得客户信任,叶木莲将自己的中国国籍改成印度尼西亚国籍,并顺势改名为“王贤能”。叶木莲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赚得盆满钵满,不久便将业务版图拓展到汽车市场。
身为海外侨胞,乡土观念深重的叶木莲在异国土地上,只要碰见说乡音的人就不会不遗余力地帮忙,例如他资助许多华人的小孩上学念书,为许多贫困华人家庭提供工作机会。
渐渐地,叶木莲的美名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人圈子里传播开来,大家都认可这位靠谱的同胞。1960年,在众多华人的一致尊崇下,叶木莲被推举为华侨总会代理主席兼秘书长,可谓一时风头无量,财富名气双丰收。
这时的叶木莲已经实现了自己初来印度尼西亚的目标,尽管内心十分牵挂国内的家人,但现实事业的繁忙让他脱不开身回国,于是他退一步,想了许多办法联系自己的亲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辗转叶木莲寻找了亲人,由于早年生意上的操劳,叶木莲一直没有结婚,也就没有子女,为此他将侄子侄女视为自己的亲生子女。
叶木莲得知亲人如今仍住在破旧的茅草屋中,便托人寄回去4万块钱帮忙修缮重建,当侄子叶和全结婚时又寄去大笔的礼金。
随着年龄的愈来愈大,叶木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与日俱增。1980年,叶木莲终于下定主意,收拾家当,变卖所有在海外的资产,荣归故乡。
回来的时候叶木莲带着一台在当时极其昂贵和稀缺的大彩电,这轰动了全村,大家纷纷知晓这位海外的大人物回村了,毕竟当然能掏出4万元的巨款修建房屋简直是天方夜谭,他们早就想亲眼目睹他的光彩。
叶木莲成为全村的焦点,他的大彩电不外如是。村民们围在这个奇特的事物面前拍拍打打,尤其当屏幕中闪现出画面时纷纷惊叹叫好。善良大方的叶木莲对此来者不拒,欢迎村民们观看电视。
回村后的叶木莲面临着一个问题,他携全部财产回国,资金众多,安全性低,难以保管,遂与兄弟商量,带上侄子一同前往银行存钱。
叶木莲前后两次前往银行办理业务,由于已经更换了国籍,无法像一般人一样使用存折,只能通过申请海外通讯代理保管业务。
具体而言,即为便利华侨,委托国内银行办理储蓄的一种业务。当开户后,受理人的存折由银行代为保管,若想取钱,个人直接手持回执单,前往银行签字领取即可。
因为相信政府,叶木莲把绝大部分积蓄存进银行。由于数额较大,他分两批存入,第一次为2000万美元,第二次为1000万美元。
当时银行为保险起见,在叶木莲的首肯下将这两笔存款进行合并处理,并留存一张叶木莲的照片以示证明。
由于国外还有一些余事尚未处理清楚,叶木莲在存钱后不久再次离开中国,期间不断联系亲人,称自己事情处理完毕即可回国。
可惜天不假年,1987年叶木莲身患重病在印度尼西亚逝世,财产由母亲继承,后在母亲去世后又立遗嘱,由叶木莲的一众侄子共同继承财产。此时留下一个合法性的难题,因为银行方面表示叶木莲的存款只能由合法继承人继承。
彼时侄子们需要办理公证证明自己与叶木莲的血缘关系,同时还要提供叶木莲的配偶和子女情况。由于相关材料都滞留在印度尼西亚,他们几经周折,花费十余万资金,历时数年才从印度尼西亚提取到有关资料。
尽管代价不菲,但侄子们一想到可以获得叶木莲3000万美金的资产,深觉值得。于是,2002年他们穿戴整洁前往银行提款,经过层层手续,提交一系列材料,正当满心欢喜地准备迎接天价财富时,一瓢冷水狠狠地浇在所有人头上。
账目上的数额不是3000万美金,而是3000美元!叶家亲属表示强烈质疑,但银行方面坚定地表示否认,双方一度僵持不下。愤愤不平的众人只能先返回家中,经过商议后决定一纸诉状状告银行。
在法庭上,银行方面拿出复印件,虽然时间等都与此前一致,但上面赫然显示叶木莲的存款为3123.75美元。
侄子叶和全详细回忆当时的存钱情景,叶木莲在票据上的字体采用的是繁体字、简体字以及印尼字的组合,而银行的复印件上只有简体字。
另外可疑之处在于,存款公章上应该盖的是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原华侨营业部,而非中国银行福州分行的业务公章。
银行却提出叶木莲的遗产需有印尼司法部门办理的遗产公证书,以此让法院驳回请求。2016年叶家再次提起上诉,但都由于合法继承性的问题无疾而终。
至此此事仍未有结果,由于时代的久远相关资料变得模糊不清,难以证明,这也促成了现在无奈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