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垒磊
在上周的文章评论里,有位小伙伴说了,说自己的家人经常熬夜打麻将,都送过几次医院了,每次回来都能好一阵,然后就又开始了,很痛苦。
她说“管”是为了家人的健康,但我一听就知道,这种“为了他人”就不是人的本质目的,让她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她说因为家人健康出问题,最终都得自己善后,很麻烦;我说如果你直接说“再出问题就不管”呢?她说家人知道自己不会真的不管,而且自己确实狠不下心不管,怎么破?
这个事情我可以类比一下,如果你爸一直偷你的钱,拿你的钱去吸毒嫖娼赌博,他知道你有钱可以给他善后,知道进了局子也可以给他捞出来,所以不管你怎么说,他都做,那么请问你怎么办?
不要说什么“不忍心”,这些都是同一类事情,我可以把底层逻辑给你说清楚,你所谓的不忍心,其实根本不是,只不过是成本的支出,暂时还没有到达让你忽视“道德评价”的阈值罢了——你爸欠钱10万,你有两亿,你想着算了,帮他还掉,为什么要帮?你可以说是因为家人,因为这那,但本质上其实是你希望获得一个“孝顺”的评价,你希望回报从小建立起的情感,有人是在意自己对外展示的形象,有人是追求内在的自我认同,但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这个钱对你来说不是问题,所以你才去追求精神消费。但你爸看你这么爽快,转头又去澳门欠了2个亿呢?爱谁谁,让老登坐一次牢就老实了。
就这么简单,本质上它就是个成本和收益的关系。你不可能为另一个人无限兜底,因为另一个人的行为是他自己的事,你无法控制,你有再多的存量,也是有限的,而他能造成的问题,是无限的,以有限奉无限,这个命题本身就错了。所以不用扯什么情感,不忍心,这些都是表象,真相是对方拿捏了你的存量,拿捏了你能负责的程度,拿捏了你在心理博弈上的临界点,所以有恃无恐——所以被拿捏者是不是活该?是活该,心理漏洞被人抓住了,你那么要那个东西,而人家可以提供给你那个东西(有能力成全你的孝,也有能力剥夺你的孝),而你的存量又被人知道了,所以人家不多不少,就刚好卖你那个价格。没办法,谁让你要,底牌又给人看呢?但凡你不要,你说我就不孝,无所谓,我开心我乐意,那没准一早就治好了这个通宵打麻将的病,所以这个病是不是有一部分原因也跟你的漏洞有点关系?
期望某些跟自己关系紧密的人变好,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但期望归期望,如果在法律上对方的行为并不需要你承担连带责任,那你最多也就能停留在期望,再多走一步,就是干涉,就是强迫,就成了“私欲过重”了——你要的变好,不一定是别人要的。
人最多就只能管理自己的行为,比如你想给孩子兜底,那就自己变得牛逼一点,毕竟他的上限,真的不是读书可以决定的,读书,学历,都只是保一个很低的下限,其他得看你啊,他出生在哪里,在哪里接受教育,直接决定了他的求学难度;他的爸妈是谁,有多少存款,有多少生意,有多少资源,直接决定了他的赚钱难度。而我们大多数人,是把easy模式留给自己,把hard模式留给别人,说是一场接力赛,其实在内部还在拼命地动着零和博弈的歪脑筋。
但尽管如此,你能给任何人兜的底也都是有限的,搞不清状况的父母一有俩臭钱就喜欢跟孩子说“爸妈能给你兜底”,你兜你马呢,他爬上屋顶去刺sha特朗普你兜一个试试?他长大了变性然后登报跟你脱离亲子关系你兜一个试试?永远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管这个人是你的亲人还是挚友,聪明人都是反脆弱的,比如马斯克在意自己的大儿子变大女儿吗?在意跟他脱离父子关系吗?无所谓的,爱变性不变性,我大把孩子,认识你谁?而你整天都倾注精力在某个人身上,干涉他人命运,试图让他人活成你想的样子,一旦这个人某天完全脱轨,你能不被影响吗?你这就叫脆弱——一旦你过度投入到自己无法把控的事物上还没有plan b的时候,就已经输了。
万事万物,你都得让自己有得选,而对于没得选的事物,就必须不在意,就这么简单。强迫别人改变,可以视作是一种无能狂怒,因为这代表了你没得选,又在意,于是主动权就自动递到了别人手里,别人就能在你的底线附近随意拿捏你,这不是病是什么?
不要试图改变别人,也不要试图让别人配合你,强者会构建出有利于自己的环境,然后让别人自己做选择——即创建一些“配合你则更有利”“不配合你则要付出更多代价”的条件,接着就不用管了,做不做是人家自己的事——做则符合了你的期待,不做,也不要有什么失望,你可以立刻选择自己的plan b。至于不停劝说,不停道德绑架,不停人身控制,说了又不做,威胁了又食言,反复横跳,这些都是弱者行为,弱者的一大特点就是“做什么都需要别人的配合”,总是求诸外,而非求诸己,那么被到处拿捏就是自找的。
(完)
.............................................
我是蔡垒磊,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