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778 年-865 年),字诚悬,唐朝中期官员、书法家、诗人。
柳公权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祖父柳正礼、父亲柳子温都曾为官。他自小聪慧,擅长书法,在二十九岁时就进士及第,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柳公权曾担任秘书省校书郎等职,后被唐穆宗召见并封为翰林侍书学士,负责为皇帝书写诏书。他在书法上的造诣极高,以楷书见长,初学王羲之,后来又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等唐代名家的特点,自创了独树一帜的“柳体”。
柳公权的书法风格骨力劲健,结构严谨,被后世誉为“颜筋柳骨”。他的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作品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
柳公权不仅在书法上有卓越成就,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作为。他曾担任工部尚书、太子少师等职务,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柳公权于咸通六年(865 年)逝世,享年八十八岁。他的书法和政治成就使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称为“柳少师”。